服务引导民营企业高质量 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熊杰 殷利明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新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江苏省工商联站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充分发挥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三性合一”的机制优势,服务引导全省民营企业响应时代倡议,勇担时代使命,踏上时代征程,奋力谱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篇章,为建设文明互鉴的“朋友圈”、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人类的“幸福路”积极贡献智慧力量。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企业家大会上,江苏民营企业签约项目数位居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首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江苏省工商联有效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协同政策制定部门开展涉企政策宣传解读,提供精准有效服务密切相关。

一、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探索

强化思想引领,增强“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动力。江苏省工商联坚持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融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融入促进“两个健康”,融入工商联事业改革发展,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讲求实效。一是注重教育引导。抓住工商联换届、常执委会、业务工作会议等契机,组织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一带一路”工作纳入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凝聚力量,集智聚力共建“一带一路”。多次聚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主题,邀请江苏省有关部门领导专家授课辅导,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基本理论学习,把握共建原则,熟悉框架思路,搞清基本内涵,为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理论指引、行动指南。二是注重工作引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意见》《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规划》,每年制订“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工作要点,明确重点任务和标志性工作清单,协同工商联系统落实“一带一路”相关工作,激发民营企业参与热情。三是注重宣传引导。通过“苏商天下”微信公众号、《新苏商》杂志等媒体,营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浓厚氛围。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联合《新苏商》杂志共同开展“丝路十年 苏商向前”主题宣传,以“十人十会十企”为代表,展示江苏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和有关商会的共建工作,讴歌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巨大成就。

搭建开放平台,创新“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抓手。江苏省工商联着眼工作有抓手、沟通有渠道、服务有质量的目标,采取借助政府资源、建设委员会、团结商协会等方式,构建共建“一带一路”的综合服务体系。一是构建政府资源协同平台。在与江苏省级50多个部门和机构创新构建“1+N”工作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深化拓展与省发改、商务、外办、贸促等对外合作部门,以及银行、信保等金融机构合作,建立涵盖服务国际化民营企业的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市场开拓、资源供给和制度保障的综合服务体系,形成部门合力更好服务“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二是成立国际合作委员会工作平台。为引导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好地参与开放强省建设,按照工商联指导、企业家主导的原则,成立江苏省工商联国际合作委员会,开展政策咨询、调查研究、交流合作等工作,引领江苏民营企业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目前,委员会已集聚120多位头部国际化民营企业负责人。三是建立海外江苏商会工作联系平台。着眼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顺应海外苏商抱团发展的内生需求,研究制订海外江苏商会工作联系办法,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拓展延伸服务民营企业。目前,已与安哥拉、澳大利亚、秘鲁、德国、菲律宾、加拿大、柬埔寨、肯尼亚、马来西亚、美国、墨西哥、日本、西班牙等13家海外江苏商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海外江苏商会主动服务,在解决民营企业走出去不熟悉海外市场环境、缺少商业和人脉资源、应对困难和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全国工商联的充分肯定。

开展重点服务,提高“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效益。江苏省工商联紧跟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推动国际经贸往来,开展“两送一防”专项服务行动,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一是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交流。举办“江苏省总商会国际合作联谊会”“海外商会江苏周”等系列经贸交流和洽谈活动20余场,全面开展“一带一路”投资政策解读,推介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项目。促进中非民间商会交流,协助举办“江苏企业走进东盟活动”,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全国工商联RCEP经贸合作工商高峰论坛和RCEP系列专题培训中小企业专场。每年围绕“一带一路”主题组织企业家学习培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互学互鉴互促。二是做好“一带一路”风险防范工作。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举办“一带一路”风险防范专场活动,深入开展全省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面临风险情况调查研究,掌握基本情况,了解企业需求,研究加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风险防范化解的对策建议,为服务引导江苏民营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针对国际地缘政治格局调整和局部地区冲突,及时排查了解驻有关国家(地区)江苏民营企业面临的风险,系统梳理困难问题,研究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研究成果获省政府内参刊发。三是探索“一带一路”合规建设。制订《江苏民营企业境外合规建设专项服务行动方案》,组织全省民营企业家(企业高管)近千人次参加全国工商联主办的“合规月月谈”线上视频课程学习。采取上下联动、走访座谈和书面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调研走出去民营企业境外合规建设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针对性措施,形成报告提交有关部门。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水平。一是加强工作机制建设。积极发挥江苏省工商联作为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作用,为全省共建“一带一路”献计献策、贡献力量。按照“年有部署、季有计划、月有安排”的思路,建立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工作机制,定期汇总分析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情况,梳理典型案例,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切实做到情况清楚、工作规范、服务有力。二是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方法,在苏商E家智慧工商联信息化平台嵌入“一带一路”工作模块,支撑“一带一路”业务工作。连续三年开展“一带一路”数据库建设,录入企业数据700多家、项目数据400多个,切实掌握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基础信息。组织开展“平安丝路网”和手机移动客户端推广使用,累计提交注册备案表近200份。三是加强业务能力建设。聚焦形成省工商联系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工作合力,按照“三年基本轮训一遍”的目标思路,每年组织13个设区市、部分县(市、区)工商联联络条线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集中培训,认清重要意义,理清方法思路,部署重点任务,掌握工作要求。

二、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经验启示

方向正确,积跬步才可行千里。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成就表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成功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经典案例,是解决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繁荣、走向幸福、走向光明的绝对真理。民营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争取了战略主动和时代机遇。服务引导民营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以“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政治要求,肩负起“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担当使命。

目标一致,汇小溪方能成江海。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历程表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跨文明、跨文化、跨制度、跨国家的时代创举,必须聚焦目标协调行动。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只有加强团结、密切协作,实现同频反应、同步行动、同向发力,才能有效应对瞬息万变的商场形势,处置万里之外的复杂问题,化解跨越文化的地区差异,帮助走出去民营企业抓机遇、解难题、促发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民营企业只有紧密合作,拧成一股绳,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机遇共创、成果共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步伐才会越走越快、越走越稳。走出去民营企业只有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积极整合自身产业优势,充分释放地区发展潜力,才能与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力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壮大。

载体优越,多交流赢得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工作表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全方位全领域全时空的国际合作新平台,充满希望,蕴藏机遇,只有架起可靠桥梁,才能深化交流合作。工商联系统联络条线干部是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首要载体,其能力素质影响“一带一路”工作效果,必须始终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标准,持续推进全省工商联系统联络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商协会是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充满生命力、吸引力和创新力,必须持续扩大海外江苏商会版图,积极构建“一带一路”江苏商会生态圈,为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交流合作的共享平台和纾解乡愁的精神家园。开展商务、联谊、培训等活动是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的直接载体,必须围绕金融、法律、投资、绿色和环保等民营企业关注的重点领域系统谋划、严密组织、增强实效。

履行责任,帮别人就是为自己。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实践表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互帮互助才能走得更远。工商联要不断引导民营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推动走出去民营企业与各国人民携手前行,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要不断引导民营企业坚决贯彻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重要指导原则,既为“工笔画”增点画线,添墨着色,也为企业国际化拓宽道路。要不断引导民营企业深入贯彻协调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普惠平稳发展,注重弥合贫富鸿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民生领域合作,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公益事业投入,满足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愿望。

三、服务引导民营企业高质量

共建“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

持续加强思想引领。坚持用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蓬勃历程,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充分了解共建“一带一路”在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差异,开辟各国交流的新路径,搭建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断坚定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信念。坚持以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合作成果,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这个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作用,挖掘机遇,点亮希望,放飞梦想,向着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坚持以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经验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坚持合作共赢、坚守丝路精神、坚行人间正道,为应对全球风险和挑战,以及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贡献苏商力量。

持续构建平台载体。进一步扩大海外政商“朋友圈”,巩固深化与老朋友的联系,拓展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工商社团联系,为民营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开展国际合作提供可靠渠道和有效帮助。进一步加强与司法、律协、银行、风投等部门机构合作,围绕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在金融、法律方面的需求,加快构建金融、法律服务专家队伍,完善工商联+信保+金融的金融服务圈。进一步凝聚海内外苏商力量,持续扩大海外江苏商会数量,改进工作联系办法,提升商会办会水平,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扩大省工商联国际合作委员会规模,完善工作机制,分区域、按行业、沿着产业链设立专项委员会,聚焦共建“一带一路”主题创新活动形式,提升活动质量,增强委员获得感。

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以“八项行动”为牵引,扎实开展“苏商丝路行”品牌活动。深化苏港、苏澳合作,加强对台交流,主动与江苏省商务厅、贸促会对接,扩大对外经贸交流渠道,组织企业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论坛、会展等活动,帮助企业抢抓发展机遇。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拉对话、中国—东盟民营企业家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家级重大经贸交流活动,拓展企业商域,维护企业商脉,增加企业商机。持续加强并扩大与重点国家和地区驻华机构的交流合作,联合有关设区市工商联开展“境外代表江苏行”活动,为促进中外商协会和工商界交流对话和务实合作储备资源。以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企业境外合规建设、海外投资经营风险防范等课题为重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部门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供依据,服务引导更多民营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熊杰: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殷利明: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

责任编辑:梁曙霞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