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赋能人大工作
作者: 陈金彪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的学习思维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4月18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深化“数字浙江”建设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强调要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劲动力。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浙江省人大机关聚焦人工智能开展学习交流,既有意义,也有必要。
4月23日,浙江省人大机关以“立足本职岗位,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自身工作效能”为主题,举行2025年一季度干部论坛。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出席论坛并讲话。
乘势而进,在科技浪潮中把准坐标方位。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人大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努力学习前沿科技知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打开“脑洞”,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与人大履职相结合的实践路径、载体抓手,推动人大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逐新而行,在数智赋能中推进履职创新。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决策辅助、智能建模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要把人工智能作为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的有力武器,将其运用到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中。可以运用人工智能强化立法全流程数智管理,构建系统科学的监督评价体系,拓宽民情民意收集渠道,完善代表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人大履职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向高而攀,在知行淬炼中提升素质本领。人大工作者要拓展格局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形成与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的素质能力。比如,提高创新应用力,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运行机制和应用场景,不断提高技术素养和实操能力;提高价值研判力,探索“AI发散+人工聚焦”的工作模式,紧扣人大理论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启发,强化人的深度思考;提高综合实践力,持续提升适应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本领。
强基而立,在迭代变革中建设数字人大。数字人大建设是人大工作创新的一项基础工程。要夯实数据底座、深化智能分析、强化闭环执行、突出实战实效,把数字人大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推动人大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大潮中,相信全省各级人大及8.7万名各级人大代表必将积极主动拥抱科技创新、拥抱人工智能,以“继续当好先行者”的姿态,汇聚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强大合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jrd20250501.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