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名士之乡有了首部“人才法”
作者: 裘玮 蔡佳
3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通过《绍兴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省内首部关于人才发展促进的综合性地方法规;是绍兴立足地方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关于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部署要求,全力助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的具体行动;是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先行,充分发挥立法引领作用,为助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贡献智慧力量的重磅实践。
多年人才工作,为何“一朝”立法?
海需舟船方可渡,山有行路才能进,这些都取决于人的作用。奋进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尤其要抓好人才这个“关键变量”,更好激活人才引领驱动这一关键引擎。
2023年8月,绍兴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后,常委会法工委会同市委人才办等相关部门(单位)对草案进行集中修改。其间,常委会领导着重阐释了“此时此刻”为人才工作立法的动机和原因:
近年来,人才发展越来越注重优化“大环境”,构建“大生态”。随着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不断深入,绍兴探索推出了一系列促进人才发展的政策与举措。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实施“名士之乡”英才计划,打造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人才编制“周转池”,推广应用“绍兴人才码”……这些特色做法有力推动全市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数量明显增长。
“要通过地方立法固化好的经验模式,为绍兴落实‘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人才生态’夯实法治‘主梁’。”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说。
“大人才观”是今年“新春第一会”反复提及的一个词。“这一观点强调了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体现了‘人才不问出处、人人皆可成才’的特点,要求我们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落实人才工作。”市委人才办一位参与条例起草的工作人员说,“我们需要一部权威的法规来进一步突破当前制度层面的瓶颈和束缚。”
放大格局天地宽。跳出绍兴综览全省乃至全国,人才战略布局始终牵引着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从这一角度看,立法的紧迫性更为强烈,而条例中关于“加强与其他地区间平台协作、项目合作、要素流动、生态共建,融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等内容,正是对这一重要意义的直观注解。
首部综合性“人才法”强在哪?
条例共五章四十八条,除总则、附则外,就人才的“引进与培育”“评价与使用”“激励与保障”三大方面作了专章的规定,其中还明确将每年的9月25日所在周,定为绍兴人才周。
多位参与条例制定、修改、审议的市人大代表认为,这部聚焦促进各类人才发展的综合性法规进一步平衡了人才工作制度的灵活性和约束性,体现了绍兴不惮打破传统思维限制,致力于让不同类别的人才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和岗位上发挥出最大潜能,努力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科学的支持。
市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对此作出专门解读:“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督促下,整部法规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内容的操作可行、具体明确。”以资金保障为例,条例要求各级政府要将人才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明确人才专项投入一般不低于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百分之三,“这体现了法规的刚性”。
兼顾灵活性,条例规定“各级政府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具有突破性技术的顶尖人才或者团队等,可以在引进程序和支持政策等方面一事一议”,强调了人才引进更要突出以人为本,注重实际能力、契合发展需求。
“原议案稿中,该条文并没有明确‘一事一议’,只点明‘优先支持’,大家讨论并参考其他设区市地方立法后,最终决定将‘优先支持’改为‘一事一议’,同时明确‘各级政府’为‘一事一议’的主体。”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人员进一步强调了“一事一议”在本法当中的创新价值。
一位来自科研院校的市人大代表认为,条例明确了各级政府要建立不唯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要素的评价体系,明确了科研人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离岗创新创业,“这些都是促进人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如何展现绍兴立法特色?
2023年,绍兴在全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提升至23位,加快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奋力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市域范例的路径越走越清晰。
“立法的底气更足了。”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说,“不但要立法,还要立一部具有绍兴辨识度的地方性法规。”特色立法,是绍兴人大立法工作的“金名片”,在影响深远的“古字系”立法牵引下,制定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的过程,也是系统梳理和总结绍兴“名士之乡”发展历程与绍兴人才工作的一个过程。
“9月25日是绍兴名士之一鲁迅的出生日,也是毛泽东同志提‘鉴湖越台名士乡’的重要日子,这个日期是独属于绍兴精神内涵的一部分,是构成绍兴名士文化的重要元素。”市委人才办有关人员“揭秘”了将9月25日所在周定为绍兴人才周的缘由。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才周的社会传播力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除了文化属性外,如今的绍兴活力四射,正经历着产业结构创新变革、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时刻,呈现出产业发展带动人才集聚、人才集聚助力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产业链与人才链相互融合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基于此,绍兴创新“人才特派员”“越商精英人才培育”“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等特色人才工作,旨在加快打造产才共融发展新局面,相关举措在国内尚属首创。而这些内容均以新的制度规范出现在条例当中。
“法规的稳定性可以确保‘绍兴经验’的扩散传播,以供其他地市复制、借鉴。”绍兴市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表示,希望借由这部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开创性的市域人才发展促进条例,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让各类人才在高质量发展大舞台上各尽其才、大显身手、奋发进取、竞相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