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浙江经济“半年报”

作者: 柴金

读懂浙江经济“半年报”0

近日,多个省份陆续公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其中,浙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20亿元,以5.6%的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积极因素增多”的良好态势。

如何解读这份浙江半年度经济“成绩单”?省人大常委会在广泛深入调研、充分研究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调研报告。

上半年,浙江交出亮眼“成绩单”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落实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的要求,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增长高于全国、领先东部,GDP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计划执行总体顺利,重点工作高效推进。全省“一盘棋”推进“8+4”经济政策体系建设,不断迭代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探索企业“最多报一次”改革,持续推动“两新”“两重”落地见效,工业领域设备加快更新。深入实施“千项万亿”工程,“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成效明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推动“民营经济32条”落地见效。

工业“压舱石”作用明显,重点行业企稳改善。上半年工业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连续6个月累计增速保持在8%以上。从地区看,11个设区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正增长;从企业看,1—5月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7.8%,保持连续正增长且增速高于全国。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出口保持向好态势,消费总体平稳。1—6月全省外贸出口稳居全国第二。其中,5、6月份出口连续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增速高于全国,消费总体增长平稳。

财政金融运行平稳,持续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04.7亿元,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0.9%,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15.1%。稳妥有序推进化债工作,红色风险市县已清零。上半年完成15只专项产业基金组建投资决策,规模扩充至650亿元。企业捐赠税前抵扣和“无感智享”落地见效,惠及12549户企业。

民生保障不断改善,重点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将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用于民生,支持缩小“三大差距”,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省域探索。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长1.27%,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低于去年同期。

下半年,浙江准备这么干

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是也应该清醒看到,我省经济运行“进中承压,困难挑战和不确定性仍然很多”,主要表现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外贸外资持续平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市场预期仍然偏弱,民间投资活力不足;居民消费不旺;服务业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下滑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稳价面临挑战;等等。

对这些挑战和问题,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牵引,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十项重大工程”,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努力为全国大局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着力巩固回升向好态势,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科学研判形势,精准靶向发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好《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相关配套政策高效落实。精准实施“8+4”经济政策体系,常态化开展“四大”调研服务活动,聚焦政策实施效果,推动问题解决,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省建设,大力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双一流 196”工程、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强化协同创新,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骨干和带动作用。加强谋划布局低空经济、智能物联、数字经济等创新领域的发展路径和抓手,拓宽平台经济发展空间,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大力促进投资消费平稳增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以调促稳、以稳保调” ,持续稳定巩固工业投资,加快“两重”“两新”政策落地实施,扎实推动企业技改升级。着力提振民间投资,放开相关领域准入条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不断激发消费潜能,聚力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高品质服务消费有效供给,使人民群众愿意消费。

全力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以制度型开放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打好“稳拓调”组合拳,指导帮扶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加强境外投资的风险提示和窗口指导,积极应对物流价格上涨问题,解决外贸结汇问题。推进外资稳量提质,做好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提升境外投资综合服务水平,谋划推动新一轮数字自贸区建设。

统筹发展与安全,妥善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摆脱经济对房地产投资和税收的传统路径依赖,支持不同群体合理住房需求,消化存量住房。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理念。建立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机制,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持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聚焦缩小“三大差距”,通过畅通经济循环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积极探索分配制度改革新路径。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大力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高质量高标准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保护好资源环境,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切实维护环境安全。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社会安全和谐稳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