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联络站里听民声

作者: 周牧云 陈裘超

宁波:联络站里听民声0

走进浙江省建立最早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一面宣传墙格外醒目,上面贴满了该站从2005年建成至今的历史照片。

这些照片是记录,也是见证。如今遍布各个城乡的代表联络站,正是从这里的一街一隅起步,经过19年的发展,成长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为民履职的重要阵地和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

探索创新:搭建代表与群众“连心桥”

“以前,在闭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存在联系群众不够紧密、听取民声不够充分等情况,代表接待选民、收集社情民意没有固定场所,群众有事想找代表,也不知道去哪里找。”海曙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钱军说。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如何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密切?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为民代言的主体作用?为破解这一难题,2005年白云街道探索建立首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地点就定在白云街道旁边的一间工作辅助用房,并明确每周四为代表接待日。

“有了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周边群众遇到问题就会来联络站向人大代表反映。”钱军时任人大白云街道工委副主任,参与并见证了联络站的“起”和“兴”。她回忆说,联络站建成后不久,就帮助辖区内居民及时解决了房屋失修、野狗野猫扰民等一批民生问题,很快就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好评,同时街道辖区内的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也得到明显提高。

如今,19年过去了,联络站虽已易址,但它承载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没有改变,一台电脑、一张办公桌和几把椅子,简单朴素,却刚好架起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

依托这一“桥梁”,宁波各级人大机构组织人大代表常态化进站接待选民群众,创新开展“代表督事”“代表夜聊”“双员接待”等活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细化成一条条朴实的意见诉求,原汁原味地汇聚到这里。代表们及时把群众呼声反馈给人大及政府,共同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并将进站收集到的社情民意,梳理转化成建议、批评和意见带上人代会,为民代言、助力发展。

据统计,2017年至2023年,宁波市各级人大代表走进联络站接待选民群众共18.6万余人次,收集意见11.2万余条,推动解决各类问题2.1万余件。

迭代升级:构建“线上+线下”民情感知网

2005年6月,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建立代表联络站,后逐步向全市、全省推广。

2014年,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2018年,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十余年探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市深入推进代表联络站硬件标准化、制度规范化、活动常态化和联络信息化建设。

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下发指导意见,要求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开展主题接待活动、流动式接待活动,认真处理人民群众意见。同年10月,宁波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工作推进会召开,进一步谋划推进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

2022年,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以数字化改革推动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 培育打造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指导意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印发相关实施意见,构建基层单元建设“1+X”支撑性政策体系。

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联络站运行绩效评价指引,全面深化代表联络站建设,持续打造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人大代表联络站星级评定办法,深入推进“双下沉、四提升”工作。

经过19年推广完善,历经多次“版本更新”、迭代升级,代表联络站建设更加规范、功能更加齐全、作用更加明显,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法定“主阵地”,也成为浙江人大工作的一张“金名片”。

特别是近些年的数字化浪潮,为代表联络站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2022年,宁波市人大率先打造“浙里甬人大”综合数智应用,数字赋能持续迭代升级代表联络站,深化拓展“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同时,推行代表码、活动码“两码”,推动国家机关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双联”机制渠道更畅通,打造遍布城乡社区的代表履职服务网络。

目前,全市各级人大全面推行“一站一码”“扫码进站”,线上线下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2023年至2024年5月,宁波全市各级人大代表通过扫码记录的履职超20万人次,代表活跃度从之前的43.5%提升到现在的80%,通过“代表码”收到群众扫码反映诉求4.8万余条,通过“活动码”收集代表和群众意见建议1.2万余条。

深化拓展:打造助力基层治理“新引擎”

如何进一步发挥基层单元作用,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和运行提质增效?近年来,宁波市人大以纵深推进代表工作“四建设两提高”为契机,聚焦乡村振兴、法治化营商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人大核心业务、工作力量下沉,通过建立健全“代表联络站+”机制,因地制宜深化拓展代表联络站功能。

“我们白峰街道以助力乡村振兴为重点升级打造代表联络站,更好发挥联络站的平台优势和代表的专业优势,今年已经提出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议18条,推动了太平‘知青村’、上阳‘啤酒小镇’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招商落地。”北仑区人大代表周宁说。

鄞州区东吴镇以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依托代表联络站这一平台载体,聚焦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五个方面,组建生态文明建设议事员和观察员队伍,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实施细则、生态文明建设议事点议事规则等制度方案,探索生态环境部门定向联系进站工作机制,体系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层民主实践。2023年,共收集各类生态问题建议174条,推动破解镇区工业固废混倒、建筑垃圾清运难等问题63个。

“共享法庭进站”“立法直通车入站”……一个个更具特色、更加专业的基层站点迭代建成,进一步提升了代表联络站的凝聚力、感知力、服务力。

“作为代表联系群众、民主民意表达、人大业务下沉的重要平台载体,目前全市已建成156家代表联络站,实现了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构建了上下贯通、全域协同的架构体系。”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汪沂说,代表联络站正在以生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形式,为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