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擦亮“嵌入式”养老服务金名片
作者: 王茵 杨虹
每天中午,家住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的陈老伯都能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足不出户就能吃上新鲜热乎饭菜。住在庄市街道锦绣社区的周奶奶双目失明,自从家里装了“一键通”24小时呼叫铃,有需求只要动动手,社区“邻舍互助员”会第一时间上门提供服务。
家门口享服务是镇海“嵌入式”养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镇海区人大常委会聚焦解决老年人的“急难愁盼”,积极履职行权,持续探索“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全力支持镇海打造“乐养镇海”幸福民生品牌。
做深顶层设计
如何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区人大常委会将养老服务工作的“痛点”“堵点”,作为监督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深调研、落实建议。
2021年4月,组织调研组赴上海静安区学习考察居家养老服务先进经验,并积极推动区政府成立为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一系列扶持养老工作的政策文件。在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区政府于2021年11月发布《镇海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乐养镇海”民生幸福品牌成为镇海幸福新名片。
做实监督议题
2021年7月,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镇海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2022年7月,组织开展镇海区实施《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情况的专题询问,梳理筛选出11项问题,点对点与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对接。
“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还被列为述职评议对象,目的是借势借力推动评议对象不断改进工作。”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做细结合文章
2022年,老年助餐服务提升工程;2021年,老年护理照料中心建设工程……翻看近年来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年年有养老、事事贴民生。
区人大常委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候选项目,并引导人大代表把好项目“监督关”和“测评关”,切实增强监督实效,推动养老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细。
在人大持续监督下,目前镇海区已率先在宁波市实现建设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这几年养老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老年人感到很幸福。”在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年过八旬的孙大爷每次说起自己的老年生活,总是笑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