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童代表”的自述

作者: 孙心悦 焦程

一位“童代表”的自述0

春山茂,春日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围绕浙江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目标,宁波市北仑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打造“红领巾民主学堂”校园实践样板,通过“童视角”民主课程、“童参与”民主渠道、“童议事”民主实践三条路径,有序引导中小学生参与民主法治建设,培育树立广大少年儿童的政治认同和制度自信,以生动的基层校园实践展现最真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你好!我是来自北仑区小港中心学校的“童代表”。你问什么是“童代表”,别急,听完我的介绍,或许就有答案。

我眼中的民主什么样?

我的校园内有一块“微”字石刻,一人高的石头上只刻了一个字——“微”。“尽精微而致广大。”展示厅内“童眼看民主”美术作品、走廊上的宪法日宣传画……从细微处着手,民主法治精神点滴浸润我们的心田。

“两会是民主的盛会。”“我们要共同努力,推进校园更民主。”不远处教室内传来热烈的讨论声。今年3月初,恰逢全国两会召开,我们开了一场以两会为主题的特殊的班会。我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满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和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好建议。全国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反映民意、共商国是,是我学习的榜样。

升旗台的四周是学校的宪法园。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学校会开展宪法大讲堂,宣传宪法精神,让同学们知道宪法与生活息息相关。

如果我遇到问题,除了问老师,还能向点点请教。忘了告诉你,点点是一个智能机器人,“站”在红领巾民主学堂外的大厅。它可厉害啦,不仅能回答很多宪法问题,还会播放视频。看,它正在直播全国两会的新闻!

所以,别小瞧我是一名小学生,我对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可有不少了解呢!我们在宪法的保护下阳光成长,要做尊法、守法、懂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宪法大讲堂、“童眼看民主”主题讨论活动、人大代表进校园主题宣讲,这些都是学校“童视角”民主课程体系的开展方式。

很多小朋友不喜欢法治教育,认为法治教育过于理论化,缺乏趣味性,缺少实践途径,但“童视角”民主课程体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我可喜欢学校的民主课程啦!最实用的要数四年级的课程,我学习如何当一名优秀的“童代表”,如何当好小小议事员。

“401班徐派:相互尊重,理解信任,让我们用双手共建平等和民主的桥梁!”“402班贺宣博:这是我们的集体,我们用民主一起守护集体。”“504班吴雨彤:一次次公平公正的投票,美好从此发生。”……

这是我们“童代表”的宣言,表达了同学们对民主法治的理解。在我的眼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举起的每一只手,参与的每一次发言,就是让每个人的声音都被听见。作为“童代表”,同学们将信任和责任交给我,我要用一颗真诚的心以及实际行动努力为大家服务。

民主活动,我参与

说起我们“童代表”的由来,不得不提到小港中心学校宋海浩校长,他同时是北仑区人大代表。2018年,同学们跟宋校长说,如果校门口有个大帐篷就好了,上下学就不怕淋雨了!为此,他向区人代会提交了《建设学校风雨连廊的建议》。如今,风雨连廊已成为北仑区很多学校的标配。

这件事让宋校长觉得,蹲下来听听孩子们的声音很有意义。2020年起,学校每年邀请人大代表进校园开展“大小代表圆桌派”活动。2022年,学校试点建设“红领巾民主学堂”,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校园实践”。

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了常态化沟通机制,在原有的校长信箱、校长热线、学校公众号基础上,设置线下“童代表”意见箱,公布“网络意见箱”二维码等,鼓励我们积极参与校园管理,引导我们正确表达合理诉求。一日一次“影子校长”,一周一次班级轮流值周,一月一次意见征集,参与校园建设的过程,也是我们学习如何进行民主管理的过程。

我们的班级里有一个“悄悄话”信箱,同学们把自己的心里话和各种建议都投进信箱里,老师收取后就会帮我们答疑解惑,给我们回音。

“书法课用的墨水会弄脏洗手池,能不能换成水写布?”“学校门口石墩子影响同学上下学安全,如果拆除就好啦。”……我们的建议涉及学校教学工作、学生身心健康等多方面。这些建议都为着同一个目标,让学校变得更好。

我有一个小发现:同学们提出的合理建议,基本都会被采纳。这也让大家参与的热情更加高涨。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全过程人民民主及宪法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就能在“红领巾争章”活动中获得一枚“民主章”。这枚章的图案,是507班的蒋雨彤同学自己设计的呢!一只只举起的小手,象征着敢建议、敢发声的每一位同学,托举起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灿烂明天。

北仑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相关负责人向我们介绍,2022年,区人大对教育“双减”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数据显示,学生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关注,但近视、睡眠时间偏少、超重肥胖等问题不容忽视。以往,多从社会、学校的角度来考虑破解这些问题,如今也要俯下身子,听听孩子们自己的想法。

我想,如果我们“童代表”的发声,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帮助,甚至助推社会发展,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校园事,我们自己议

“哎!课间餐又吃饼干。”去年,我时常听到同学们这样抱怨。

作为“童代表”,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才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能不能有热乎的伙食呢?”与班级同学们讨论后,我将这项建议投入了建议箱。2023年初,经公开征集、民主投票,“增加课间餐品种”被列入学校2023年十大“校园民生实事”项目!

每一项“校园民生实事”的办理情况会在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清楚列明项目负责人、办理进展等情况,方便同学们进行“民主监督”。童代表监督小组会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反馈至校行政团队。

目前,经过对同学们的课间餐用餐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已将优化的食堂供餐方案提交总务处老师,学校课间餐加入了呼声最高的肉包、茶叶蛋。同学们吃得很满意。

听来学校宣讲的人大代表说,我们国家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对此我深有体会。

十大“校园民生实事”项目从产生、实施到监督、测评,我们“沉浸式”体验全过程人民民主,真切感受到在校园里“人人都是主人翁”。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抽象模糊的概念,而是真实的、可触摸的。

目前,学校成立了“红领巾理事会” “童代表”议事厅等议事平台,将每月15日作为固定“议事日”,邀请学校相关负责人、家长代表、人大代表共同议事。

爸爸妈妈夸我变得更自信了。林潇妈妈是小港中心学校家委会成员、红领巾民主学堂导师。她发现,红领巾民主学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改变,“在家里,常常听到孩子们问,爸爸妈妈,可不可以这样做?孩子们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很惊喜”。原来,在学校、家庭和人大的关心下,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我们心中萌发、渐渐长成参天大树,我也变成一个具有民主意识和素质的大孩子了。

你问什么是“童代表”,听完我的介绍,或许你心中已有答案。“童代表”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社区,是我们每一位阳光成长的孩子,是民主法治精神的种子,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美好未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