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护航自贸区舟山片区开放提升

作者: 阴冠平

舟山:护航自贸区舟山片区开放提升0

建立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提升我国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片区的重点任务之一。

普陀区虾峙镇东白莲岛上,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油品储运项目建设正酣,27座储油罐已拔地而起,正在引领着整岛破茧重生。2023年4月6日,舟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超登上东白莲岛,调研东白莲油品储运工程,详细询问项目进度和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西白莲岛、金钵盂岛、六横岛、金塘岛……今年3月以来,张明超密集调研,结合监督项目和审议议题,积极研究助推功能岛开发建设,构建7类大宗商品和临港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实现“一岛一功能、多岛强功能”,助力自贸区建设再提速。

这只是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助力三个“一号工程”的缩影。省委“新春第一会”召开后,舟山市委聚焦“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件大事,明确今年的重要指标、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大工程“四重清单”,舟山市人大常委会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为契机,牵头开展“四重清单”活动,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深入新材料产业园、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就营商环境、要素保障、岸线规划等问企业所需、解发展难题,为自贸区开放提升注入人大力量。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充分体现了舟山元素,如推动油气全产业链发展,扩大油气加工领域投资开放,明确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可以以产能预售、订单交易等方式开展场外交易,等等。在条例护航下,舟山片区始终坚持首创性、差异化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舟山特色、浙江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制度创新成果。

2023年4月25日,舟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开展《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商事审判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报告两个实施方案,全力落实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省人大常委会部署要求,积极履职行权,为推动油气全产业链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根据方案要求,今年5月起,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将以上下联动方式,分5个执法检查组对自贸区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检查,为推动自贸试验区提升发展、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今年6月,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商事审判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的报告,其中,突出自贸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情况、完善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合作机制等内容,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根据2023年监督工作计划,舟山市人大常委会还将重点围绕“十四五”功能岛规划、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建设,打造高端石化产业集群、临港先进制造集群等海洋经济产业链,听取和审议相关工作报告和建设情况;重点围绕自贸区注册企业主体需求,着力解决审批过杂、干预过多、监督不力等问题,重点攻坚办事难、融资难、招工难、成本高等顽疾开展监督,为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发展集聚合力、建言献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