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推动人大财经工作走深走实
作者: 丁妤
本届伊始,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和主任会议领导、联系领导的直接带领和指导下,省人大财经委梳理总结以往好的做法经验,积极谋划创新提升思路举措,从聚焦 “四个紧扣”、凝聚“四方合力”、构建“四大体系”、加强“四督联动”、实现“四性提升”等五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全省人大财经系统一体遵循的“五个四”工作规则。规则实施以来,各地人大立足人大财经监督职能,研究提出具体有效的落实举措,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推动人大财经工作走深走实。
注重系统谋划抓落实
全省人大财经系统坚持“四个紧扣”要求,聚焦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人民群众所思所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主动谋划,制定落实“五个四”工作规则、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和架构图,明确任务举措、关键抓手、责任人员、时间节点、保障机制等,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省人大财经委逐条对照规则要求,将今后五年和本年度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分解,明确重点工作和关键抓手;湖州市人大锚定一批重大议题、重点工作、重大课题、重要立法、重要制度,细化了“30+N”项重点工作,精准绘制“543+N”工作构架图;嘉兴市人大紧扣法定命题、党委主题、创新专题,谋划了“一个目标”“三个结合”“十大专项行动”的“1310”工作体系作战图。还有一些市县人大以“小切口”做“大文章”,如温州市人大深化部门预算分项审查,绍兴市人大深化拓展民生实事项目财政资金绩效监督工作,舟山市人大探索推进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查监督新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规则真落地、见实效。
注重项目化、清单化抓落实
全省人大财经系统聚焦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和关键领域,突出主责主业,将各项工作细化、实化,形成统领全局、分工明确、操作性强的任务清单。
宁波市人大在全省率先启动助力三个“一号工程”专项行动,从行使好法定职权和践行好全过程人民民主两个维度,梳理出50项具体任务;湖州、金华、丽水等市人大在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之上,根据省市最新决策部署和工作需要,及时动态增加N项重点工作。各地强化力量整合,注重统筹安排,凝聚各级人大、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相关部门等“四方合力”,推动重点工作协同联动,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注重建立健全机制抓落实
全省人大财经系统强化监督协作,落实“四督联动”要求,探索建立与相关监督方式高效联动的工作新模式。各地纷纷成立由常委会分管联系领导为组长的工作推进小组,由财经委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财经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落实的工作专班,健全调研督促、协同推进、评估提升、总结评价、宣传推广等工作机制。
省人大财经委为加强对十二项重大任务和十项重大工程实施情况监督,构建常态化监督机制;杭州市人大在健全市人大、市人大代表、区县级人大工作协同机制的基础上,谋划借助更多更有效的监督手段,深化拓展预算审查监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台州市人大为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建立跨层级联动、跨工委协同、跨系统衔接、跨年度跟踪机制;衢州市人大为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建立联合市监委、市府办、市审计局,开展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专项督查机制等,推进人大财经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注重创新试点抓落实
全省人大财经系统以“四性提升”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做实做精规定动作,做新做特自选动作,推动工作实质跃迁。省人大财经委建立创新工作试点机制,就相关重点工作联合部分市县人大开展探索实践,如委托金华市人大开展开发区整体发展情况综合评价;以嘉兴市人大为试点,创新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体系等,充分发挥市县人大优势和专长,打造更多创新典型,待成熟后推广。宁波市承接市县两级人大财经核心业务,工作力量下沉,在全省率先打造财经议事站试点建设,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路径。嘉兴市以南湖区为试点,建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人大监督评价体系,运用监督评价指标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绩效评估。各地还充分利用数字化改革成果,积极谋划构建数智“四大体系”,创新行权履职方法手段,推动人大工作多跨协同、量化闭环、系统集成、规范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