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持续展现票决制工作风采

作者: 陈瑶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宁海萌芽生长的15周年。

15年来,从两个小镇摸索前行,到票决制全省推广,再到浙江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宁海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践行为民办事、为民履职初心使命,持续放大票决制工作成效。

探索起源

早年,宁海的乡镇民生实事项目年内开工率只有6成,很多实事甚至多年落实不了,拖成了“心事”。与此同时,乡镇人代会职能发挥不明显,代表开完会就散了,一年下来,一些代表甚至都互不认识。

人大代表来自各地各行业,如果能充分履行职能,作用不可低估。如何使乡镇人代会在会前、会中、会后有职可履,有事可做?同时,如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在为民办实事方面的作用?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2008年,宁海县人大在力洋镇和大佳何镇试点施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一改原来“由上而下”为“由下而上”,全程由人大代表参与征集、票决、监督、评价。

提起票决制的起源,不得不提到力洋镇老客运站的改扩建项目。力洋镇是宁海东部的交通枢纽,早在2006年,为解决镇区停车难、停车乱等“顽疾”,计划改造客运站,但因政策处理问题,项目一度搁置。

票决制的实施让事情出现了转机。2009年1月15日召开的力洋镇人代会增加了一项议程:人大代表投票决定当年度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客运站改造项目得票数第一。

项目能否顺利实施意味着票决制是否成功。“票决的项目群众呼声高,而且是我们选出来的,不能砸在自己手里!”事实证明,票决制的“能量”超乎想象。当时全镇近70名人大代表,齐心协力做相关村民工作。客运站改造项目从投票确定到征迁完成,只用了两个月时间。这也成为票决制诞生后解决的第一个民生问题。

票决制的实施,探索出一条民生实事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新路子。一字之差,迈出了浙江基层民主建设的一大步。2010年8月16日的《民主与法制时报》时评认为,宁海票决制工作是基层民主推进、乡镇治理变革的“破冰之举”。

提档升级

试点工作的成功,坚定了宁海县人大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的决心。在宁海县委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10月,《中共宁海县委关于推行县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通知》下发,票决制工作提档升级至县级层面。

原宁海县中医院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仅13亩。人多地少、车多路少、患者多病床少,让迁建中医院的诉求一直十分强烈。票决制的提档升级,也让县中医院迁建工作迎来契机。

经多方呼吁,宁海县中医院迁建于2013年被票决为县民生实事项目。但项目却面临许多困难,其中之一就是项目土地征用,涉及桃源街道大屋村、竹口村的80多亩地、160多户人家的征用、搬迁。

“如此大规模的征用、搬迁让我们心里都没底。”然而在票决制的巨大威力下,征用、搬迁进展却异常顺利,中医院如期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也是截至当时宁海票决产生的体量最大的民生实事项目。

截至2022年底,宁海县共征集到县级民生实事建议项目713个,提请人大会议票决候选项目149个,票决确定115个,总投资127.67亿元。

持续深化

作为票决制的发源地,多年来宁海县人大持续发力,确保票决制项目征集范围更广、民意基础更实、监督程度更深、群众满意率更高。

在项目征集方面,进一步突出和强化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征集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代表主题实践活动中的“主菜”地位。2022年,各乡镇(街道)通过人大渠道共征集到项目线索308件,形成候选项目133件,票决(荐)确定正式项目97件,其中过半数的项目为人大渠道推荐,总投资额达到约18亿元。

在项目筛选论证方面,各乡镇(街道)已然形成党委严格把关、人大主动参与、政府科学论证的民主氛围,上级政策性、指令性项目不列入本地候选项目,票决落选项目当年不上马等要求得到了较好落实,有效解决了票决制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等问题。

在项目联系监督方面,各乡镇(街道)主动对标市县民生实事项目联系监督模式,分解落实代表联系监督责任,每季度了解一次工程进展情况、每半年听取一次专题汇报、每年至少开展两次视察,实行代表联系监督意见闭环化处置,有效充实和丰富了闭会期间人大工作和代表活动内容。

在项目满意度测评方面,宁海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民生实事项目人代会期间“线上”满意度测评,取得了“测评对象全员参与、测评结果全部有效、测评过程省时省力”的改革成效。

如今,在省、市人大的重视支持下,发源于宁海的民意征集、审议票决等做法被吸收应用于全省民生实事项目数字化应用场景。票决制工作持续深化、全面开花,已然成为浙江人大工作一张“金名片”,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典范。

相关链接

票决制大事记

2008年,宁海县力洋镇和大佳何镇试行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

2009年12月,《关于全面推行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指导意见》出台,实事工程代表票决制在全县各乡镇全面推行。

2012年10月,《中共宁海县委关于推行县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通知》下发,票决制工作提升至县级层面。

2013年12月,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全市乡镇推行票决制工作。

2016年7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浙江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将宁海的票决制经验做法写入法规。

2017年,宁海县在全省率先启动开发“已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过程代表监督系统”。同年3月,全省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现场交流会在宁海召开。

2018年,全省所有设区的市、县(市、区)、乡镇都在本级人代会上实施了票决制,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

2018年8月,“宁海县人大常委会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获得“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奖”特别奖。

2022年3月,全国人大修改地方组织法吸收票决制经验做法。

2022年9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浙江省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规定》,并于10月1日起施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