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善治好“枫”景

共绘善治好“枫”景0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来到“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市枫桥镇,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谆谆嘱托,饱含深深期许;殷殷期盼,指明努力方向。浙江省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善治善为、善作善成,坚定当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践行者、示范者和推广者,共同谱写助力基层治理的新篇章。

傅海林:“枫桥经验”护旗人

骆慧琳 郦建龙

枫溪江潺潺流过诸暨市枫桥镇,江畔古树参天,山色灵秀。闻名全国的“枫桥经验”,正是在这个千年古镇诞生。

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的“班长”,省人大代表、枫桥镇党委书记傅海林始终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工作的“第一议题”,全力做好“枫桥经验”护旗人,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摸索出了一条以治理优驱动发展优、以发展强支持治理强的枫桥路径。

基层治理是“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平安稳定是“枫桥经验”作用发挥最直观的成果,实现“基层安”是傅海林的心头大事。

到任第一时间,傅海林就提出了“优化信访生态”的目标。他规范运行制度,深化班子成员接访、“日会商、周分析、月清零”信访督办等制度,实施重点案件“揭榜挂帅”,探索“赋分积分考核”,深挖细查信访办理背后的党性作风问题,旗帜鲜明亮明信访处置“四个态度”,全方位压实信访矛盾化解责任。

“看得见的没人管,管得了的看不见”是基层治理的“痛点”。为此,傅海林把镇社会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突破口,由10支力量常驻中心,3支力量轮驻,6家平安类社会组织入驻,全面承担社会风险研判、矛盾纠纷调处、重大应急管理等八大职能,实行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同时,配套实施隐患事件“源头式”、日常事件“服务式”、应急事件“警务式”、重要事件“变革式”、疑难事件“专班式”的矛盾纠纷化解“五事分治”工作法。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工作效率提升了,平安指数上升了。

傅海林还在枫源村探索三事分议模式,即重大事务“三上三下”、日常事务“问议办评”、应急事项“即时即处”,以事务运行规范化推动矛盾纠纷减量化。制度实施以来,枫源村72项村级工程实现零矛盾,群众的满意率达100%。

作为人大代表,他积极走村入户,倾听各方声音。当地村民向他反映,枫桥经济进入了瓶颈,亟需探寻发展新路径。

傅海林经过多方调研问计,认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新时代枫桥经济应当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枫桥经验”文化内涵,带动枫桥全域共富。

为用好资源,把经验变经济,傅海林把目光聚焦在研学产业上,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搭建了“枫桥经验”研学平台。同时深挖本土“和”文化,以枫桥学院为核心串点成线形成精品线路,积极推进紫薇山、三贤文化馆等重大项目建设。在他的助推服务下,两年来,12个重大项目在枫桥生根开花,为当地打开共富新路径的同时,也为“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注入无限活力。

宋惠清:当好社区居民的“老娘舅”

田甜

“垃圾车作业过早,噪音扰民。”“邻居私装监控引发纠纷。”“小区公用设备平台被占用。”在绍兴市人大代表,上虞区百官街道大通社区的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宋惠清的办公室里,放着好几本“民情本”,上面细致地记录了每一位居民反映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社区的“大管家”,宋惠清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充分履行代表职责,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要义,积极收集民情民意,化解社区邻里矛盾纠纷,助力基层善治。

楼上漏水楼下遭殃,空调水滴滴答答影响休息,邻居搭出个凉棚影响采光……社区里的纠纷,看似琐碎,却是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宋惠清依托网格建立10个“党员领航服务站”,线上在党员领航服务站设置人大代表意见码,线下勤跑、勤说、勤记、勤做,每周固定时间到党员领航服务站与小区居民聊天,了解情况,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着力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居民遇到矛盾纠纷,心情肯定不好,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发现关键问题,推动解决。”宋惠清从调解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她摸索创设了“社区事务四方会议”平台,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讨论,关乎居民的大事小事都拿到平台上晒一晒、议一议,再提交居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善用巧用群众力量,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共享。

因为与群众离得近,最能听到民意、看到民情,宋惠清结合工作实际,提交了关于要求加强对房产规划和装修设计监管、关于要求加强对业委会管理等建议,均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转化成增进民生幸福感的有力举措。

吕月眉:让基层治理有“温度”

黄慧凤  赵开浪

慈眉善目,和蔼可亲,一见就油然生出亲近之情,这是很多人对金华市人大代表吕月眉的第一印象。这位年逾古稀的代表,多年来热心慈善事业,用心传承发扬永康“龙山经验”,帮助百姓排忧解难,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吕大姐”。

30年前,吕月眉和丈夫因企业改制下岗。1997年,她创办了金属材料公司,靠着自强不息的韧劲和踏实肯干的拼劲,把企业做大做强。致富后的吕月眉心怀感恩、广结善缘。与3名失学儿童结对,鼓励其求学;为生命垂危的女中学生送去医疗费,带去希望;给8名下岗工人送上困难补贴,送去温暖……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吕月眉心里很踏实、很满足。

也正是因为这份初心,吕月眉当选人大代表后,积极履职为民,当好百姓的“暖心人”“贴心人”。

2019年12月,永康市人大常委会、永康市人民法院共同成立了“龙山经验”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探索新时代人大代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这个联络站就像是吕月眉的孩子,从成立到成为永康人大工作的一个品牌,她都参与其中,为其建设、发展、完善献计献策。很多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的代表都说,“吕大姐是我们的引路人、领头羊”。

2023年,永康市推进南苑区块城市更新,相关项目涉及6000多户人家,人口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元、矛盾隐患颇多,给基层治理带来了一系列考验和挑战。吕月眉主动参与,每天奔忙在不同的签约网格点中。一次,某征迁户因签约协议不规范,涉及的赔付内容并未在合同中体现,从而与亲戚发生了纠纷。吕月眉接手调解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展暖心服务,最终让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截至目前,她已帮助化解矛盾纠纷32起,有力推动了该区块城市更新项目的顺利实施。

作为连任四届的金华市人大代表,吕月眉的热心和较真都是出了名的。永康市已先后启动两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但由于赶工期等因素,造成不少管道质量差、污水终端检测不合格。吕月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带头进村入户,深入调研,牵头起草了一份客观全面、对策精准的专题报告,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遗留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聚代表力量,解群众忧愁。”吕月眉表示,将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尽己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基层治理增添温度和能量。

何国华:汽车城里巧解千千结

蒋本辉  胡晨艳

“谢谢,谢谢,多亏了你们,我这问题才能解决得这么快!”车主陈先生激动地从何国华手中接过车钥匙,仔细地对自己的轿车进行验收。

“不客气!你们双方能协调好,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何国华说。

这样的场景,时常在湖州东部车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上演。

何国华是吴兴区人大代表、湖州东部汽车产业园支部书记兼总经理、东部车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主任。他是深耕汽车城的“老娘舅”,巧解千千结,为大家排忧解难。

何国华推动成立了东部车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该中心围绕“收集民情诉求、排解百姓忧难、协调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四大工作重点,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环环可追溯”。

截至目前,东部车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已成功调处各类纠纷485件,开展法制宣教102次,调解款项990万元,实现汽车消费纠纷处理在一线、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何国华常常一边倾听大家的“吐槽抱怨”,一边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认认真真记下一条又一条“鲜活”的民情民意。

今年年初,何国华了解到产业园入驻企业职工住宿问题亟需解决,于是在高新区助推三个“一号工程”政企恳谈会上,提出了为东部汽车产业园区职工提供人才公寓的建议。不久,这一建议得到落实,100套户型面积不等的人才公寓,为园区内职工筑起了一个个暖心的“家”。紧接着,何国华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协商,推动建设园区食堂,解决了园区500多名职工的吃饭难题。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园法治营商环境,让企业在园区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司法服务,何国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链接多方资源,推动东部车城法护营商联治中心揭牌落地运营。

随着一件件实事的落地,产业园也越来越红火,何国华履职为民的脚步还在继续。

张银儿:海陆联动解民忧

阴冠平 邹佳慧

她在渔船上“亮”出二维码,第一时间处理海上纠纷;紧跟旅游发展春风,将自己老宅打造成优质民宿,带动周边民宿行业发展;依托民宿引流效应,为渔农产品销售打开销路,提高渔民收入。她是岱山县人大代表、渔嫂张银儿。

岱山县岱东镇是一个渔农旅融合发展的乡镇。近年来,岱东镇人大融合渔船上的二维码、“东海渔嫂”代表工作室、“民情民生大家说”,积极打造具有海岛渔区辨识度的“海陆全覆盖,代表双联系”品牌。

张银儿依托这些载体,利用扎根渔区的优势,全方位收集民情民意,调解渔民反映比较集中的海上矛盾、劳资纠纷,回答渔事咨询等。

去年以来,张银儿积极融入海上全天候“亮码”平台,不仅将她的代表码“亮”在自家民宿,更是“亮”在了渔船上,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渔民诉求表达零距离、全天候。

今年4月,临近伏休期,有渔民在海上扫码反映:伏休期渔船进港时受僵尸船的影响,导致停靠困难,容易发生纠纷。建议相关部门能提前协调,让渔船安全进港停靠。

张银儿收到反馈后,积极向上反映,并通过“民情民生大家说”主题活动,就岱东伏休期渔船停靠问题听取了渔嫂的意见建议。梳理汇总意见后,张银儿通过“镇长有约”数字化平台约见镇长,协商解决方案,相关部门表示将共同整治渔港综合环境,为归港渔船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

今年以来,张银儿帮助渔民解决了工资调整、伏休期渔船靠港等10余件“关键小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