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实效性
作者: 徐恒潮实践中发现,只要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同心协力、勇于探索、寻求突破,人大监督工作一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坚持问题导向,把百姓“微需求”作为人大监督着力点。能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解决多少问题,是衡量人大监督实效的重要标准。发现问题是第一环节,也是监督的重要着力点。要发挥人大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善于发现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把群众反映强烈合理的“微需求”变成工作的“小切口”。通过“小切口”推动一类问题的解决,群众的民生关切得到积极回应,政府的亲民为民之风更加优化,民生服务品质实现有效提升。
坚持民主导向,把群众“真智慧”作为人大监督突破点。从群众的“金点子”,到代表的好建议,再转化为政府的硬举措,这一过程中有代表走访群众的用心用情,有部门联系代表的常来常往,有人大常委会监督推动的久久为功。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出发点,把民生关切作为着力点,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真正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满意”。
坚持实效导向,把真正“解难题”作为人大监督关键点。推动政府及部门办理落实好人大监督意见,必须实实在在,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讲究方式方法,一方面要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中,与政府及部门一起去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要加强跟踪监督,以闭环的监督理念、刚性的监督手段推动“小切口”落实落地,防止工作打滑空转。对于看准的“小切口”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地抓下去,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坚持价值导向,把聚焦“小切口”作为人大工作新支点。要激励人大代表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出更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并推动议案建议得到高质量的落实和办理。要激励人大干部以聚焦“小切口”为契机,坚定干事创业、有所作为的价值导向,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各项工作实效。要激励政府勇于探索创新,打造政务服务特色品牌,彰显民生温度。
(作者系建德市人大办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