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携手一体化 共绘新画卷
作者: 陈勇杰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近年来,嘉兴市人大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推动打通发展堵点、聚拢创新要素、提升发展能级,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大场景”里的人大声音
2023年4月26日,嘉兴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推进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决定》。决定开篇明义,号召全市各级机关部门和全市人民坚定不移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推进高质量的首位战略,在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中实现新突破,以法治之力保障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今年上半年,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嘉兴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市域总体城市设计等方案的汇报,提出意见建议,推动规划与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相衔接,以规划引领城市抢占发展制高点;听取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投资情况的汇报,推动“大干交通、干大交通”,为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有力的交通支撑。
认真执行《关于深化长三角地区人大工作协作机制的协议》,参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人大工作交流会并签署共建协议,高质量承办第二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人大工作交流会,倡议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人大代表企业联盟……在携手高质量一体化的“大场景”中,嘉兴市人大有为有位,不断推动“蓝图规划”变为“现实画卷”。
示范区里的人大力量
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这片由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组成的2000多平方公里的热土,成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高质量推进示范区建设,离不开高水平法治护航。嘉兴市人大主动参与长三角地方人大协同立法和政策衔接,紧密对接上海市、省人大区域协同立法工作计划,加强示范区立法工作研究。
2023年7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嘉兴市西塘古镇保护条例》。条例明确三省一市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在西塘古镇享有旅游、文化等有关便利服务,充分凸显对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古镇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进一步擦亮一体化制度创新的底色。这也是嘉兴市人大开展区域协同立法的一次有益探索。
绿色,是示范区发展的鲜明底色。示范区内河网密布、湖荡纵横,有47个跨界水体。如何加强跨界水体联保共治,做好“水”文章?位于示范区内的嘉善,使命在肩。
嘉善县人大主动作为,坚持把监督重点聚焦生态文明领域,协助推进喷水织机专项整治,督促县政府深入开展剿灭劣Ⅴ类水行动,就固废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全方位“回头看”……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嘉善县人大交出了助推示范区绿色发展的高分答卷。
毗邻线上的人大“联盟”
“浙沪共同打造了山塘美丽乡村,各地游客日渐增多,建议两地政府努力共创4A级旅游景区。”
“建议加强制度保障,让景区内两地的商户和居民更好实现增收。”
这是平湖市与上海金山区“浙沪毗邻人大代表联络室”内代表接待群众时的情景。2022年9月19日,平湖市广陈镇人大与金山区廊下镇人大跨行政区域人大特色基层单元——浙沪毗邻人大代表联络室揭牌,成为两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一体化让嘉兴与毗邻城市的互联互通更为密集,也为毗邻线上做好人大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2019年5月,嘉善县人大与青浦区人大、吴江区人大签署长三角一体化人大合作框架协议,并确立人大常委会主任例会、办公室主任例会等合作机制。嘉善西塘、姚庄两镇人大参与构建了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域镇(街道)人大互通联动机制,确立了以“素质共提、问题共听、矛盾共解、成果共享”为核心的四大合作任务。
2020年,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王江泾镇、塘汇街道,嘉善县天凝镇,吴江区盛泽镇等五个镇(街道)成立了“运河湾”区域人大工作联盟,助推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2023年4月,在人大的推动下,桐乡洲泉镇、德清禹越镇在两地人大助推下,出台跨界河道联合治理的工作协议,共同探索跨界河道联合巡河、联合清淤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两镇更好实现水生态环境的共建共治共享。
代表是推进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嘉兴市各级人大广泛组织人大代表参与主题活动、专题视察,提出议案建议,积极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先后提出了《关于聚焦聚力加快建设G60科创走廊,打造世界级创新轴、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强劲活跃增长轴的建议》《关于支持嘉兴机场口岸开放,打造全球航空物流枢纽的建议》等意见建议200余件。
嘉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玲慧表示,嘉兴市各级人大将持续聚焦“一体化”“高质量”,立足人大职能,发挥制度优势,为嘉兴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努力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