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起点
作者: 孔祥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就是依靠农民、解放农民并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过程。因此,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的一个重点应该在“三农”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郑有贵研究员的著作《百年“三农”: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聚焦中国百年“三农”发展,是从“三农”角度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的重要参考资料。
全书条理清晰、内容全面、重点突出,高度概括了百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三农”领域奋斗的伟大成就。这是该书的第一个特点。
自始至终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是该书的第二个显著特点。《决议》第六部分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其中最突出的是坚持人民至上,这也是该书的主题所在。党在“三农”领域百年奋斗的最大历史经验,就是坚持为农民着想,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
党在成立初期,就明确提出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就组织农民协会,实行一切权力归农会,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到了土地革命时期,随着根据地政权的建立,有条件满足农民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的期盼,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实行了制度化的减租减息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正是由于党抓住了土地这个“三农”问题的“牛鼻子”,获得了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和支持,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改革,也就是简单到把土地承包经营权给农民,就带来了农业形势、农村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的“三权分置”改革,必将带来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这个判断放在百年的大历史中依然适用。
该书作者对当代现实“三农”问题有深刻理解,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书中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有独到见解。这本专著不仅仅着眼于党的百年“三农”奋斗史,更是立足现实,从百年历史中汲取能量,目的在于解决现实问题,为实现党的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寻找行动方案。该书的最后一部分从学理上看不仅仅属于当代史范畴,更是对党在两个百年交替时期所遇到问题的一种解答。这样的视野,只有集历史和现实知识于一身的学者才有可能具备。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作者在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该书除了一些史料需要查阅相关文献外,大部分都来自作者亲自调研的结果,书中的照片三分之一以上也都是作者在各地调研时亲手拍的。这是该书的第三个特点。也可以说,该书是经济史学、农业经济学、农村发展学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
(《百年“三农”: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郑有贵 著,东方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
本书系统梳理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三农”问题及其破解之策,历史地、辩证地解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政策的演变过程,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大“三农”政策演变中的“疑点”问题,是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政策选择的简明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