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举措

作者: 张承先 胡伟喜 王圣礼

越南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举措0

越南拥有广阔的自然环境,包括森林、水道和海洋区域,动植物种类繁多,约12000种植物和数百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且位列第16名的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越南是全球野生动植物贸易主要目的地和中转站。

一、越南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现状及特征

(一)现状

越南环境部表示,2009年大约有4500吨野生动物通过越南走私。2012年7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越南是全球涉及野生动物犯罪最严重的国家。2015-2020年,越南共有 552起野生动物贩运案件。从2018年1月至2019年底,野生动物贩运查获量增加了 44%;2015 年至2019年贩运野生动物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查获百分比保持在 86.7% 不变,2020年上半年,贩运野生动物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查获百分比跃升至 97% 。

(二)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特征

1.犯罪主体多元化。一是普通公民个体。一些越南普通民众受利益驱使参与到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活动中。如2024年3月中旬,来自兴安省富居县的阮友河(NguyenHuuHa)因非法贩运392只以龟类和蛇类为主的野生动物被抓获;4月15日,高平省宝乐县的赵阿莱(Chao Alai)因非法贩运416只以龟类、巨蜥、蛇类为主的野生动物被抓获,其受雇于人运输野生动物以获取1500万越南盾报酬。二是跨国犯罪组织。跨国犯罪组织利用越南的地理位置和贸易通道,进行跨国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使越南成为野生动物走私的重要中转地。一些国际犯罪集团将非洲的象牙、犀牛角等濒危野生动物制品,通过各种渠道运输到越南,再转运至其他亚洲国家牟取暴利。他们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从事大规模的非法捕猎、交易、运输等活动。2018年1月和3月,科特迪瓦当局在“象牙终结”行动中,在Eagle(鹰)-科特迪瓦和Eagle国际的技术支持下,成功捣毁了一个由越南籍国际走私犯冯新雄(PhungTanHung)领导的跨国野生动物犯罪网络。行动中共缴获 469.15公斤象牙和 578公斤穿山甲鳞片。三是本国执法人员。据《纽约时报》2019年报道,越南存在公园护林员参与偷猎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现象,这些本应保护野生动物的人员监守自盗,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捕猎,严重破坏了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四是企业及相关从业者。部分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可能会参与到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活动中,如一些涉及传统医药、工艺品等行业的企业,对野生动物制品有较大需求,从而刺激了非法捕猎和交易行为。另外,运输、仓储等行业的从业者也可能在明知是非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情况下,为犯罪行为提供便利。

2.衍生的犯罪。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还会衍生出诸多的其他犯罪。一是走私犯罪。犯罪分子为获取高额利润,将非法猎捕或采集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如象牙、犀牛角、穿山甲鳞片等,通过各种渠道走私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据越南海关数据,2023年3月查获7吨从安哥拉走私的象牙。2024年3月查获近1.6吨来自尼日利亚的走私象牙,二是腐败犯罪。为了逃避执法部门的打击,犯罪分子可能会贿赂海关人员、警察等执法人员,以获取非法利益,导致执法人员的腐败,严重影响了执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使得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更加猖獗。部分地方官员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提供庇护,或者在执法过程中故意不作为,甚至干扰执法行动,以保护犯罪团伙的利益,这种腐败行为不仅助长了犯罪气焰,还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三是洗钱犯罪。通过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所获得的巨额非法收益,需要通过洗钱等手段使其合法化,犯罪团伙会利用各种金融渠道和复杂的交易方式,如注册境外账户、利用合法生意掩饰、现金购买资产等,将非法所得混人正常的经济活动中,掩盖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从而能够自由支配这些非法收益。四是枪支犯罪。在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犯罪分子通常会使用枪支弹药等非法工具进行猎捕,这就涉及非法持有和使用枪支弹药的犯罪行为,不仅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严重威胁,也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持有枪支弹药还增加了犯罪分子在面对执法人员时暴力抗法的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社会动荡,进一步加剧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和复杂性。五是偷越边境犯罪。一些犯罪分子为了牟取暴利,会通过不法手段,将在其他国家非法获取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运输到越南,或者将越南的濒危物种偷运至其他国家。如2023 年4月25日,宁柏田在河内内排国际机场入境时被查获携带大量违禁濒危物种制品,包括3根总重量为9.76公斤的白犀牛角、1根重量为2.06公斤的黑犀牛角和37件总重量为4.71公斤的非洲象牙制品。这些制品很可能是通过非法手段偷入越南边境等手段被运输至越南。

越南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举措1
越南菜场里的野生动物买卖

二、越南打击治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举措

(一)完善法律法规

1.细化相关法律。2020年7月23日,越南政府签发了关于野生动物管理紧急措施的第29/CT-TTg号指示。该指示强调,加强落实越南法律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以及有关国际条例。根据2018年1月1日生效的《刑法典》第244条规定,非法持有、运输和交易0.05公斤以上的犀牛角和初犯情况下2公斤以上的象牙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非法贩运象牙制品的数量,对个人最高处以15年的监禁。越南不断完善和细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对各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使执法更具可操作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sjc20250410.pd原版全文

2.填补法律监管空白。一方面,加强网络交易监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非法交易转向网络平台。根据“工业和贸易部第1341/tmdt-ql号公函”以及《越南刑法典》第199条的规定,越南加大了对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力度,要求网络平台运营商对涉及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交易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删除违法交易内容,同时向执法部门报告相关线索,填补了网络交易监管的空白。另一方面,加强物流运输监管。根据《关于濒危、珍贵和珍稀森林动植物管理的法令》,针对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通过物流、快递等方式运输的情况,越南要求物流和快递企业严格执行货物检查制度,对运输的物品进行详细登记和检查,核实货物的来源和性质,严禁运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同时,加强对物流和快递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认识和识别非法运输的能力。如2020年,越南海关在对一批申报为“工艺品”的出口货物进行查验时,发现异常。经开箱仔细检查,发现里面藏有大量濒危鸟类标本以及活体幼鸟,涉及犀鸟、朱鹦等多种国际濒危保护鸟类。

(二)强化执法侦查

越南为打击治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细化执法部门分工,强化内在沟通联系,多管齐下,力求从根源上遏制此类犯罪行为。

1.执法部门架构严密。

公安部。设立了专门负责环境、野生动物保护的警种或小组,明确规定了内设机构涉及环境、野生动物保护和打击犯罪的职能。一是治安侦查局,负责对一些可能影响环境和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侦查和打击,如非法狩猎、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等行为。二是经济犯罪侦查局,负责侦查和打击与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相关的经济犯罪行为,如非法走私、贩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通过追踪资金流向、调查交易网络等手段,切断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经济链条。三是森林公安。越南公安部没有明确将其列为单独的警种,但实际工作中,森林公安负责对森林区域内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巡逻、检查和打击,包括非法砍伐森林、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行为,间接保护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另外,各地方公安部门也会参与环境保护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如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本地区内的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市场、非法捕猎窝点等进行清理和打击,处理涉及野生动物保护的突发事件等。

自然资源与环境部(MONRE)。其中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监督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状况,其下设的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局执行日常监管任务。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局主要构成部门:一是政策法规与规划司。负责制定和完善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等;组织编制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等。二是生态系统保护司。承担各类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的保护和管理越南宁平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与保护中心的梅花鹿工作。组织开展生态系统的监测、评估和修复等工作。三是物种保护司。负责对濒危物种、珍稀物种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物种保护名录和保护措施等。组织开展物种资源的调查、监测和评估等工作。四是保护区管理司。负责对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各类保护地的建设、管理和监督等。指导保护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等工作,确保保护地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五是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组织开展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项目,争取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等。负责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相关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提升越南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影响力等。六是科学技术与监测司。组织开展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为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等。负责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数据管理等工作。

越南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举措2

农业与农村发展部(MARD)。负责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事务,参与制定相关法规并监督执行情况,下设的林业总局承担着森林内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职责。林业总局内设机构涉及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体有如下部门:一是法律司。负责制定和审核与林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处理林业法律事务等。二是森林管理与保护司。负责承担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森林资源调查、监测、规划等,组织实施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和生态修复工程等。三是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司。负责组织和指导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制定防火预案,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火灾扑救等。四是林业违法案件调查与处理司。负责依法对各类林业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维护林业生产秩序等。

林业总局有下列直属分支机构:一是区域I森林保护局,总部位于广宁省,负责该区域内的森林保护和管理工作。二是区域ⅡI森林保护局,总部位于清化省,承担相应区域的森林保护职责。三是区域III森林保护局,总部位于胡志明市,负责胡志明市及周边地区的森林保护工作。四是区域IV森林保护局,总部位于多乐省,负责对该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

国防部边防部队司令部。直接负责边境地区的巡逻和检查,阻止非法越境运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

海关总局。加强口岸监管。对芒街、老街、同登、老挝边境、柬埔寨边境等口岸以及河内内排国际机场、胡志明市新山一国际机场的进出口货物进行严格检查,防正走私物品入境或出境。

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各省市政府设立相应的环保机构,配合中央部门开展本地的保护工作;乡镇一级则设有基层护林员队伍,一般每个乡镇配有 10~50 名不等的护林员。

2.执法部门合作机制。

建立联合工作组。由公安部牵头,会同海关总署、林业部、环境部、农业农村发展部等部委组成专项工作组。该联合工作组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会议,交流近期收集到的情报信息,包括可疑人员动向、非法交易线索、新出现的走私手法等;每季度召开一次大型研讨会议,深人研究应对策略,依据形势变化调整执法重点、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打击行动精准高效,切实保护越南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免受侵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sjc2025041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