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 厚植生态底色 保护“都市候鸟”

作者: 张敏娇 姚轲 古静 曾芳洲 李沁

南昌 厚植生态底色  保护“都市候鸟”0

南昌,江西省省会,地处长江以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水陆交通发达,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生态优美、水资源丰富,拥有“一江十河串百湖”的发达水系网络,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29.78%,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南昌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

近年来,南昌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共抓长江经济带大保护为统领,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南昌成了世界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

“都市候鸟”    灵动的城市名片

梅岭葱翠如屏,横亘数百公里,如今的南昌,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这是每一位南昌人真真切切的感受。近年来,人们发现,白鹭、白鹤、灰鹭等候鸟留在了这座繁华的都市,他们的选择为南昌市生态环境质量打出了高分,这背后离不开南昌市公安打击生态环境犯罪的决心以及悉心的守护。

今年4月,位于新建区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迎来了一批新的“住客”——数千只鹭鸟。站在紫金桥畔,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派出所所长王国荣如数家珍般地说,公园内生态环境优越,拥有广袤的原生林,园区内水域面积广阔,且周边有稻田和湿地,为鹭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鹭鸟选择在“海昏侯”家成群筑巢就是看中这里的生态环境,相较于去年,候鸟的数量增加到了3000余只。

湖面和林间,白鹭成群栖息,开始筑巢繁育,偶尔鹭鸟展开洁白的翅膀掠过湖面,这一壮观的景象为遗址公园增添了一道灵动的风景线。

去年,民警偶然发现鹭鸟在此安家,于是在候鸟季节加强了巡逻和引导,让前来观鸟的爱鸟人士能看到候鸟,拍得好照片,同时也不能打扰到候鸟。据悉,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派出所民警和景区保安员会通过车巡、步巡的方式,进行常态化巡查。在大量游客追寻历史时,主动把警务工作融入景区服务中,民警辅警成了游客的贴心人、守护者。

位于南昌城东青山湖区的天香园景区是南昌人在市区的后花园,园内湿地、湖泊、原始沼泽错落有致,杉木、榔榆、柘树等乔木成群,形成了乔、湖结合的天然群落。每年春天,这片“城市绿洲”都会吸引夏候鸟迁来筑巢繁殖, 成千上万的候鸟在此云集,有白鹭、灰鹭、夜鹭等30多种,数量最多时可达20万只,呈现出都市中特有的生态画卷。

为了守护这些可爱的“精灵”,给候鸟迁徙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栖息环境,南昌市公安局青山湖分局湖坊派出所的民警根据候鸟迁徙的特点,采取集中巡查、重点监控及空中无人机区域巡查等多种方式,对景区及周边候鸟迁飞停歇地、集群活动区进行定时动态监管,严防发生投毒、网捕、下套、猎捕等违法犯罪行为。

2023年4月,景区工作人员向湖坊派出所报警求助,称在景区内发现捕鸟网、打鱼网若干,怀疑有人潜进景区内进行捕猎。针对这一情况,湖坊派出所民警立即开展侦查,通过分析研判和调查走访,成功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同时,为切实防范相关事件再次发生,派出所协助指导景区加强技术防范,通过增设摄像探头、设置防护网、加装围墙电网、增加巡护班次等措施,“人防”+“技防”双管齐下,让鸟类等珍稀动物在天香园可以“住得安心”。

为了守护候鸟和舌尖上的安全,围绕“捕、售、运、食”等环节,派出所应景区的要求,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各大农贸市场、酒店餐馆、经营摊点等流通领域不定期展开地毯式突击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切实保障候鸟迁飞安全。

天香园作为候鸟迁徙的栖息地,在每年春天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夏候鸟,它们大多飞至景区内休憩补给,然而总会有那么几只落足于城市街角。除此之外,美丽的天香园中,还有诸多珍稀的动物,调皮可爱的动物们也时不时想“离家出走”。近年来,派出所每年会接到群众的求助,称自己见到、捡拾到各类动物及鸟类。为了给动物们一个更加自然和谐的成长环境,派出所也与景区达成了默契的“合作”协议,将群众捡拾到的各类动物送往天香园“寄存”,在园区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民警会根据规定将符合条件的动物送往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不符合条件的就将让其在天香园“安家”,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更是人类的好朋友,很多鸟类随季节南北方迁徙。候鸟迁徙的季节,我们在欣赏万鸟云集壮观美景,体会自然生命美丽神奇的同时,更要承担起保护候鸟的责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湖坊派出所社区民警凌志说道,“捕猎候鸟是违法犯罪行为,城市中有这么一片候鸟的聚集地,是公民共有的财富,我们一定要珍惜保护。”

生态修复   让绿的底色更加鲜亮

南昌市新建区在鄱阳湖区范围内。打击生态环境犯罪,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是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聚焦的任务之一。

“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精准打击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为推动新建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南昌市新建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吴建军说。

“在水域资源保护工作中,我们立足犯罪重点时间、重点区域、重点水域,构筑‘空中无人机巡航、江面快艇巡查、岸边机动车巡逻、全线视频巡控’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环保执法与司法审判衔接机制,联合各环资执法单位纵深推进‘联席会议+联合会商+联动作战’打击整治模式,形成全面禁捕的强大合力,有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水上警察大队大队长熊清华说。

2023年8月3日,新建公安联合区农业农村局、法院和检察院在鄱阳湖朱港农场段举行收缴渔具集中销毁活动。此次集中销毁的涉案物品均是2023年以来被收缴的违法犯罪渔具,其中包括各类网具、电拖网、地笼、打窝船、皮划艇、钓具等共计1000余件。

“电鱼要严禁!武斗竿、笼壶也属于禁渔工具!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法。” 2023年11月21日,在赣江水域昌邑段,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联合新建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活动现场,“捕鱼者”变身“保护赣江志愿者”,在民警的带领下给围观群众进行普法宣传。随着一袋袋鱼苗倒入江中,一尾尾活蹦乱跳的小鱼正式入住“新家”。

为维护好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深入推进江豚、白鹤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保护工作,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大力推进生态修复治理,探索建立“增殖放流+鱼类转运+碟型湖关水”生态修复新模式,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推动形成“共抓大保护、协同大治理”的生态保护机制。

新建公安分局坚持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执法理念,定期与农业农村局、检察院等相关部门会商,通过以罚促教的方式,科学运用生态补偿资金,对重点区域展开增殖放流,放流采取“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放流模式,鱼苗均为赣江水域珍稀鱼种、本地鱼种,选种高度标准化。通过投放鱼苗净化水质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达到“以鱼养水、以鱼净水、以鱼护水”的生态效果。2023年以来,新建公安共开展增殖放流活动5次,放流1.2万余尾鱼苗。

“鄱阳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湖中有湖’是其显著特征。丰水期时,湖水流进碟形湖,鱼虾也进入湖中;枯水期湖水退去,碟形湖中留下部分水和鱼虾。蝶形湖关水可以保持重点区域的水位,为候鸟留出了活动空间和口粮。” 昌邑派出所所长喻铭介绍道。

为切实维护好鄱阳湖生态资源,昌邑派出所根据秋冬季枯水期鄱阳湖部分水域水位持续下降的特点,探索创新渔业资源保护模式。在当地政府的协作配合下,提前对湖区重点水域进行截流,开展碟型湖关水,持续保持重点水域水位,防止水涸鱼死的情况发生,同时为每年来湖区过冬的20余万只候鸟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针对冬季部分湖区边缘水域容易干涸的特点,新建公安联合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涉水单位,全面摸排辖区临近干涸水域的鱼情,科学评估后通过人工抢救转运的方式,将临涸水域的鱼类放归湖区,进一步维护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2023年以来,共抢救转运鱼类4000余尾。

候鸟救助   让藏蓝守护更有温度

鄱阳湖中有两座小岛,一个叫南山,一个叫矶山,两座小岛共同组成了南矶山。南矶山地处东亚至澳大利亚水鸟迁飞线路之中,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每年入冬,多达310余种几十万只天鹅、白鹤、雁、白鹳等候鸟在此越冬。

每年丰水期,四周水面上涨,南矶山就会成为一座湖中“孤岛”,记者跟随派出所的巡逻艇登上了这座“小岛”。在这里,有一个特殊的派出所,它是距离南昌城区最偏最远的派出所之一,它的辖区面积最大,但辖区内的常住人口最少。这里的民警除了要完成户籍、治安等日常工作,还多了保护湿地候鸟、鱼类的任务。这个派出所叫南矶派出所。

刚登上南矶山,南矶派出所所长刘万里指着湖边的一条“断头路”说,枯水期,这里就是一条公路了,从岸边开着车就直接可以到达南矶山。枯水期和丰水期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使得不同时节民警们的任务有着各异的挑战。

2023年11月10日上午,刘万里带领两名新民警到鄱阳湖岸边巡查熟悉情况。 “那只水鸟不对劲,似乎被困住了,赶紧过去看看……”由南矶派出所、分局水警大队和区农业农村局南矶渔政中队组成的候鸟护飞队像平日里一样在湿地周边巡逻,当巡至白沙湖水域附近时,从不远处传来阵阵异常的鸟叫声。队员沿湖察看,在白沙湖水域一处隐蔽的河汊水岸边,发现有两只水鸟被隐藏在水中的渔线缠住。民警见状立即上前解救。

“我们不仅是派出所民警,还是‘生态警长’,通过近些年的打击和宣防,南矶山湿地的非法狩猎警情大幅度下降。”南矶派出所民警朱东捷说,时不时来湿地走走转转,或是车巡步巡,或是无人机巡,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渔业素来是南矶乡的传统产业。过去在湖里捕鱼、捞龙虾,一年收入高的能有几十万元。2020年起,鄱阳湖实行全面禁捕。南矶派出所民警的主要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前是保障渔民捕鱼安全,维护码头市场秩序,而如今则是要帮助退捕渔民“洗脚上岸”。

南矶乡渔民众多,禁捕政策实施后,派出所的民警便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政策,其间遭遇过群众的埋怨、不理解,但民警没有放弃,坚持向退捕渔民深入讲解退捕政策,并帮助协调生活困难的退捕渔民领取相关补助。此外,民警还帮助有意向开办农家乐的退捕渔民申请办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让他们走向了另一条致富路。

日常工作中,新建公安将保护野生动物,筑牢生态屏障,缔造美好环境相融合,逐步探索建立了市民、民警主动发现,接力救助,协助放生的保护工作机制。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参与救助野生动物30余次。

远山碧水,蓝天白云,芳草青青,鸟语花香……漫步在赣鄱大地上,一幅幅山水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古静)

Nanchang: Migratory Birds’ Home

Written by Zhang Minjiao, Yao Ke, and Gu Jing,

Correspondence by: Zeng Fangzhou and Li Qin

Situated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Nanchang City, the ca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 lies at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Ganjiang and Fu rivers, to the southwest of Poyang Lake. With well-developed water and land transportation, Nanchang takes pride in its location amidst many rivers and lakes. It boasts a beautiful ecology and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featuring an extensive water network with streams and lakes covering 29.78% of the city's total area. Nanchang is recognized as a National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one of the National Cleanest Cities, a National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a National Forest City, a National Garden City, and an International Wetland City.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