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数字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作者: 何莉 侯庆海[收稿日期]2023-07-2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数字经济驱动齐齐哈尔全面振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22266);
黑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课题“数字经济对黑龙江省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2022B11)
[作者简介]
何莉(1963),女(达斡尔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侯庆海(1981),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研究员,从事数字经济、区域发展研究。
[摘 要]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省内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打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并且在数字基础建设、大数据产业与平台经济、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黑龙江省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困难、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程度不够、数字人才缺口较大等问题。因此,应在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破除企业数字化转型部署、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融合、优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等方面持续发力。
[关键词]黑龙江省;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数字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1;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308(2023)05-0085-07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自2016年10月9日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五次在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实施大数据战略、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来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更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黑龙江省在贯彻中央发展数字经济战略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强省战略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深入研究并解决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全面振兴龙江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进入新时代以来,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其在重组生产要素、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经济格局方面显现出强大力量。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占GDP比例达到41.5%。[1]黑龙江省正处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政策环境、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产业与平台经济、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政策环境
黑龙江省立足本省实际,最早于2017年以制造业为突破口,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随后在2018年出台了《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力图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平台、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19年为将数字经济打造为黑龙江经济新的增长极,出台《“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明确了黑龙江省工业智能化转型、农业数字化先导、生态旅游全域智慧化和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北向开放门户的四大定位,为黑龙江省数字经济的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2021年又出台了《推动“数字龙江”建设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黑龙江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细化了数字技术在产业经济中推广应用的具体措施,并专门对数字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专项规划,推动了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2022年黑龙江省继续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扶植力度,出台《黑龙江省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了对数字企业、数字产业的政策扶持具体措施,为省内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打造了更加优良的政策环境。
(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22年末,黑龙江各地已累计开通5.6万个5G基站,5G终端用户数已经超过千万,5G网络已实现县级以上地区和城市的全覆盖;三次产业领域已经能够做到5G应用的接入和覆盖,工业互联网建设有了充分的通信能力支撑。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形成了以中国移动哈尔滨云数据中心、中国联通哈尔滨云数据中心、黑龙江信息港云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其中,中国移动哈尔滨云数据中心是中国移动集团在全国布局的三个超大型跨省数据中心之一,中心支持一百二十多家国内互联网知名企业和省内三十多家政府机关单位的数据日常稳定运转;中国联通哈尔滨云数据中心是由中国联通集团按照国际标准投资建设的大型数据中心,是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也是国资委批准的黑龙江省内唯一的中央企业境内共享数据中心,2020年被评为中国联通五星级数据中心,是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通过黑河和抚远双出口,实现对俄直连;黑龙江信息港云数据中心是省内最大的电信级、中立多线路民营云数据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服务平台,同时聚集联通沃云、浪潮云等资源,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定制化云数据服务,在网络优化、系统优化、抵御黑客和病毒入侵、故障应急响应处理等方面具有超强实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使黑龙江大数据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有了充分的载体支撑,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初步显现。
(三)大数据产业与平台经济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大数据中心建设的一类地区,因全年气温较低,满足了数据中心建设的冷却需要,充足的风能、光伏等清洁资源使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得到有效保障。省内集聚建成运营数据中心超30个,为大数据产业链延伸和数字平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华为、百度、腾讯、奇安信等头部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入驻龙江,带来了一大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项目;黑龙江省已建成的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哈尔滨)创新创业基地、哈尔滨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哈尔滨启智新经济产业园、大庆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中国云谷”等大数据产业集群,吸引、培育孵化了一批大数据关联企业,这些企业逐渐成为黑龙江省发展数字经济的中坚力量;“俄速通”对俄供应链运营商、“易淘科技”农村电商等大量数字企业积极在黑龙江省拓展业务,有效带动了数字经济上下游产业联动。黑龙江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脉络日益清晰,数字经济平台数量的增加为黑龙江省发展数字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四)产业数字化转型
黑龙江发达的农业、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旅游业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北大荒集团下属农场中有6个农场实现全程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农业生产,建设了一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样板农场;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是国内首条电机制造自动化生产线,以往复杂的加工流程经数字技术赋能后,效率提升1.5倍,成为省内装备制造业生产的智能示范车间;大庆石化实现一体化智慧生产管控,实现油田和工厂管理全部上云,降低了企业运营维修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稳定、便捷、高效的运营环境;飞鹤乳业大数据驱动创新应用已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环节发挥重要价值,尤其是飞鹤的智能供应链在2022年荣获ROI-EFESO工业4.0中国奖;黑龙江旅游投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新媒体数字营销矩阵及“黑龙江礼物”官方平台,整合快手、微视、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资源,利用短视频、网红直播带货的电商类销售模式,在线宣传冰雪文化,推广冰雪景区,销售冰雪装备和旅游商品,成功将“冰雪旅游”打造成为黑龙江省旅游名片。目前,黑龙江省累计认定数字化车间222个,涉及装备、食品、医药等多个行业领域,这些行业数字化改造后,生产效率普遍提高20%以上。一系列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和相关产业技术项目的落地,促进了数字产业的聚集,提升了数字产业上下游协作能力。
二、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作为老工业基地、粮食生产基地,传统产业基础扎实;依托山水冰雪区位等有利条件,文旅等服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这些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使产业数字化转型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但是,在数字经济促进黑龙江经济转型换挡、提速增长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少问题。
(一)基础设施仍有完善空间
数字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高,对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就越强,因此可以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决定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黑龙江省要实现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进一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虽然黑龙江近几年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很快,但是从基础设施的数量、质量、水平上来看,与发达地区的差异仍然非常明显:《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黑龙江省的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0.3%,处于全国的中上等水平,但是拥有域名数量仅为北京市的4.44%;2022年黑龙江省建成并投入使用的5G基站数量为5.6万个,但同年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5G基站数量均超10万个[3];黑龙江省千兆宽带、IPv6等数字设施覆盖率虽然明显提高,但是尚未对全部地区形成覆盖;企业数据中心、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数量、云计算中心的数量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指标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与数字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黑龙江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障碍重重
第一,传统老牌企业的思维固化影响产业数字化进程,很多传统企业对数字经济发展趋势认识不全面,未能将企业业务与数字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对传统经营方式过度依赖的现状使这些企业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中未能占据先手;第二,相同行业内不同企业数字技术运用能力差异较大,形成有效合作的数字化基础薄弱,不同行业企业数字技术基础参差不齐,难以形成集成式的关联产业集群共同发展,企业之间的数据开放、整合、利用意识不强,难以突破“信息孤岛”效应;第三,数字核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活动过于依赖政府和外部科研机构,企业对数字经济关键技术的研发经费投入占省内GDP比例较低,未能形成产、研、应用的良性循环;第四,本地现有大数据企业多数停留在数据存储领域,在数字经济产业链条中处于附加值较低位置,高端数字经济企业的数量和对产业的引领作用明显不足。
(三)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程度不够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是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环节,借由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深度应用,传统产业提高了信息数据采集效率、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促使实体经济呈现出更加高级的产业态势。黑龙江省虽然运用政策助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明显,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但数字技术与三产之间的融合程度仍然有待加强。第一产业中虽然打造了一大批农业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工程,但是在成果推广转化方面仍大有作为,全省农业数字化生产的普及率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二产业高端集群的规模和数量仍然不高,重点工业企业数字技术应用仍然停留在工业企业内部的车间、生产线层面,研发、管理、服务方面的拓展不够,以重点工业企业为依托的数字产业集群尚未真正形成;第三产业数字平台经济发展不够快,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数量较少,数字技术在第三产业中的应用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
(四)数字人才缺口仍然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黑龙江省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3 448人,超过了全国半数省份。但是2018年—2022年每年1/3以上高校毕业生外省就业和每年40%以上的硕士博士流向外地的现实状况,使黑龙江省数字经济的人才供应严重不足。[4]数字经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加剧了人才的跨区域流动,黑龙江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的数字人才向数字经济发达地区聚集加剧,再加之黑龙江省本身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缺乏对外来数字人才的吸引力,导致黑龙江省内的数字人才缺口较大。其中,数据分析、数字制造、数字营销领域的人才数量远不能满足省内发展数字经济的要求;高端数字人才、数字管理人才、初级数字技能人才数量方面也存在明显短板。数字人才缺口大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也使数字经济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呈现疲软的态势。
三、黑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对策
数字经济对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竞争力跃升、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实现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的目标,需要抓住数字经济的时代机遇,尤其要在数字农业、数字制造业、数字贸易等领域实现突破,把数字经济发展与黑龙江省优势资源整合起来,从四个维度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