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语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也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形成于协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所特有的政治实践和创造。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高度重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确立75周年。民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对于参政党明确自身历史定位和职责使命是非常重要的。

本期《团结》围绕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主题,约请来自高校和社会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本质特征、制度特点和运行特色,其在人类政治文明中的价值意义,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其传播话语体系的发展和构建等多个角度加以论述,以资读者学习参考。

深入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民革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在本期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民革要把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来,从学习领悟全会精神中坚定历史自信,从继承弘扬优良传统中把握历史自觉,在服务改革的履职实践中增强历史主动。

同心同德创伟业,团结奋斗续华章。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团结》编辑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