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为多党合作事业作出民革贡献

作者: 李惠东

民革中央这次中心组集体学习,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的形式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化政治共识,提高思想认识,十分重要,很有意义。再次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统战故里”李家庄,深受感动、深受教育。下面,结合这次参观学习,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了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坚定了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自信。

75年前,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协商建国序幕。中共中央“五一口号”迅速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为新政协运动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基础。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稳定全面发展的合作格局,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但其基础则是“五一口号”铸就的。

回顾和总结我国多党合作的光辉历程和成功经验,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一致认同,从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并成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

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民主实现、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利益维护等方面发挥出突出的制度效能,在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独树一帜,显示出蓬勃生机。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推动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并使其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让我们对这一制度既满怀自豪,又充满信心。

第二,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刻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象征。这里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赴京赶考”的出发地,是中共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我们从历史中产生共鸣,切身感受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宝贵经验。70多年前,中共中央在西柏坡运筹帷幄,描绘新中国的宏伟蓝图。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毛泽东主席在会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向全党提出了“三个务必”的要求。“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坚定的战略自信和高度的战略清醒,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自警自励的政治智慧和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

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克服一切困难和风险挑战的自信,增强了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共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必将成为现实,我们必将继续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我们一定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继承“五一口号”背后所蕴含的伟大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革前辈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把多党合作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和作用,努力为多党合作事业作出我们民革应有的贡献。

(李惠东,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责编 魏国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