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结 》杂志2023年总目录
(排列顺序:期数·页码·题目·作者)
“五一口号”75周年
3-04 奋力建设高水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政党(郑建邦)
3-09 踔厉奋发新征程 筑梦伟大新时代(何报翔)
3-12 踔厉奋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刘家强)
3-13 努力为多党合作事业作出民革贡献(李惠东)
3-14 砥砺初心使命 矢志复兴伟业(田红旗)
3-15 坚守合作初心 提高“五种能力”(王 红)
3-16 自觉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冯 巩)
3-17 回望来时路 永葆赤子心(吴 晶)
3-18 当好新时代赶考路上的答卷人(欧阳泽华)
3-19 为谱写民革新篇章贡献绵薄之力(谷振春)
3-20 在重温历史中铭记合作初心(陈星莺)
特 稿
2-03 坚定不移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实践者
推动者维护者(郑建邦)
2-08 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何报翔)
2-14 积极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全力助推中国
式现代化(田红旗)
6-03 矢志不渝跟党走 坚定不移为民情
——深切缅怀周铁农主席(郑建邦)
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1-03 凝聚共识,担当作为,努力开创参政议政
工作新局面(于干千)
2-16 “四个坚持”赋能参政议政(蒋涤非)
2-18 团结奋斗 勇毅前行 努力开创参政议政
工作新局面(何秉群)
3-21 奋力书写新时代参政议政的精彩答卷
(张 弓)
4-03 踔厉奋发新征程 履职尽责建新功
(夏先鹏)
4-05 团结奋斗,砥砺前行,为新疆发展贡献
民革力量(宋亚君)
4-07 重任在肩,唯有团结奋进,开拓创新
——民革安徽省委会主委马传喜访谈
(武 骏 张燕燕)
5-03 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
状态履职尽责(王新军)
6-10 同心同向聚共识 参政履职谱新篇
(熊 皓)
新时代 新作为
1-06 以“中山博爱之家”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陈 元)
1-09 低谷突围夯基础 砥砺奋进有作为
——民革遵义市直属第三支部这些年的
进取(杨 澜)
1-12 李荣凯,新征程人民调解路上的追梦人
(贾 硕)
1-15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记全国模范检察官吴小红(赵 凯)
1-18 叶琼穗:愿做点亮法治的那束光(周丽玲)
2-22 为您讲讲“同心·法律服务团”的事
(李 然 王修文)
3-24 用书画架起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
(牟洪建 杨 桦)
4-11 作一道光,帮助青少年心灵健康成长
(王 洪)
4-15 在南充,我们这样传承中山精神(王晓贤)
5-06 一个民革示范支部的成长纪实(张若昕)
5-08 沈秀伟,用小小银针托起人间大爱
(钟美芬 潘闻起)
6-13 点亮孩子希望的那一抹“检察蓝”
——记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何可
(李媛媛)
6-16 巩雪桦,深耕土壤修复,只为沃土良田
(王占江)
本期话题
1-22 用时间银行形成新的社会合作机制(蔡 俊)
时间银行的作用和价值
时间银行的分类、应用和挑战
时间银行的中外实践
1-31 陈体标:时间银行应该是一种市场机制
(张 栋)
2-25 夯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职教基础(刘 晓)
2-30 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市场回报
(许佳佳 李桂荣)
2-33 县域中职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短板与对策
(房风文)
2-36 王烽访谈:职普融通是职教改革的核心内容
(张 栋)
3-28 “人口人才化”需以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为中心(穆光宗)
3-31 老龄化的经济影响多角度分析(李建民)
3-34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应对(汪 伟)
3-38 人口变动与中国经济增长政策思考(王智勇)
3-43 低生育率背景下多元化生育支持公共服务
体系的构建(吴 帆)
3-47 龚六堂:大力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是开启未来
经济增长的钥匙(张 栋)
4-19 留守儿童的发展挑战及制度化应对(刘志军)
4-24 流动儿童帮助:从社会公益到公共政策
——基于北京蒲公英中学办学实践的思考
(由 颖 陶传进)
4-29 “双减”政策背景下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
与应对(付卫东 杨雅雯)
4-33 成长与发展:留守儿童保护的实践路径
(黄 君)
4-35 后脱贫时代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
(叶碧欣 樊 颖)
4-38 魏佳羽:每一个儿童对社会都是宝贵的,
而且越来越宝贵(张 栋)
5-11 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意义(张 军)
5-16 共同富裕背景下第三次分配的实现与促进
(黄晓瑞)
5-19 医养结合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优化
(雷雨若 韩 娜)
5-23 西方福利国家的“新社会风险”及启示
(冉 昊)
6-21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思考与政策
建议(闫金定)
6-24 当前基础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战略路径
探讨(单光存)
6-28 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路径探索
——以河北省为例(张永强)
6-31 校企合作应纳入高校成果转化评价
(沈 健)
6-34 王桂林访谈: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和关键
是企业(张 栋)
民革前辈故居与故事
1-36 依托八个方面,努力讲好李济深故居故事
(邓富学 徐 燕)
1-39 故宫博物院景仁榜上的民革人(牟洪建)
2-39 用心用情,做好民革党史教育基地服务工作
(刘 斌)
2-43 一张豹皮的故事(刘先正)
3-50 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朱蕴山纪念馆十周年记(王 静)
3-54 一根手杖,半部人生,道不尽一片丹心
(朱 灿)
4-41 精神不老去,故居展新颜
——关于王昆仑故居的保护和利用
(黄展宏 丁 昱)
4-44 追求光明、革命奋斗一生的丁超五(丁建发)
5-27 千年古镇的红色基因永放光芒
——朱学范故居的那些记忆(张玮玲)
5-29 朱学范与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的筹备
——从一张珍贵的照片谈起(余思彦)
6-38 在黎里,有个民革党史教育基地叫柳亚子
纪念馆(蒋思远)
资政群议
1-43 我国信用服务机构现状、问题和发展
(杨 超)
1-47 社会信用体系数字化的浙江经验(陈海盛)
1-51 民主党派助力基层治理的实践和方向
(韩景慧 倪秀珍)
1-54 用数字建设夯实智慧社区基底
(原 珂 卢云龙子)
2-46 “双减”背景下教育焦虑的成因与纾解
(付卫东 马沁雪)
2-51 第三次分配视角下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
思考(邢宇宙)
2-55 我国委托监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路
(万 方)
4-48 中国网络交易信用治理路径研究
(孟卫军 林 啸 陈海盛)
4-52 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难及建议
(陈浩然 肖 爽)
4-55 国企改革:财务可持续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张洪铭)
5-33 我国银发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黄石松 胡 清)
5-37 增强律师行业税收政策适配度的思考
(漆亮亮)
5-41 强化环境与健康风险隐患监管的建议
(王 欣)
5-46 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难题,
助推乡村振兴(张 颖)
5-50 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
——从“贵州村超”谈起
(杨秀爱 戚化怡)
6-41 电子竞技运动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鲍 同 张秀智)
6-44 AI虚拟主播行业快速扩张的风险及应对
(李碧珍 徐殿秀 胡良艳)
6-48 中医药走向海外市场的困境和建议
(王 影)
两岸观览
1-56 台湾地区关公信仰及两岸关公文化交流概述
(王承丞)
3-58 两岸婚姻政策、制度比较概述(曾嘉斌)
4-57 台湾地区城市道路的“大陆地名”(王承丞)
5-55 台湾地区妈祖信仰杂谈(吴承祖)
6-52 捷运连接的台北地下生活圈(杨大川)
读史有鉴
1-60 苏北生态衰变与张謇的修复实践(马俊亚)
2-59 明清运河成本与苏北生态变化(马俊亚)
3-61 淮域的“奇才剑客”与王朝肇建(马俊亚)
4-60 织布曾经最江南(马俊亚)
5-60 淮女何以当户织?(马俊亚)
6-54 江苏南北不“散装”
——近代劳动力市场的梯度转移(马俊亚)
文化纵横
1-65 《孟子》何以入“经”(李广良)
2-63 名家的精神(李广良)
3-64 世上谁知真荀子?(李广良)
4-63 读《韩非子》笔记(李广良)
5-64 《离骚》片论(李广良)
6-59 《吕氏春秋》与“杂家”的“大智慧”
(李广良)
人文地理
1-68 舞动大年的面具(焦虎三)
2-67 两千多年前曾经来过的“井”(焦虎三)
3-68 盐道古渡福宝镇(焦虎三)
4-67 “深山故宫”报恩寺(焦虎三)
5-67 鲁苏人的“还山鸡节”(焦虎三)
6-63 茶马古道上的“背子”(焦虎三)
画院风采
2-72 民革中央画院
3-72 民革天津画院
4-72 山东中山书画院
5-72 民革河北中山书画院
6-69 民革重庆市中山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