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关键词
编者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2年12月 8日在北京开幕,民革第十三届中央主席万鄂湘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奋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贡献民革力量”的大会报告。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实事求是和全面总结了民革过去5年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全面客观地总结了中共十八大以来民革全党在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加强自身建设实践中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对做好民革今后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推动全党对报告的学习,全面贯彻落实民革十四大精神,本刊特以关键词形式,摘登报告,方便大家理解。
关键词1 大会主题
大会全面总结过去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和中共十八大以来民革自身建设、履职尽责的基本经验,对未来五年工作提出建议,号召全党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自觉用中共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蓬勃生机。
关键词2 理论武装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确保各级组织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关键词3 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深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民革成立70周年等重要主题,开展知识竞赛、朗诵会、文艺汇演、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累计向中国美术馆捐赠15件作品,主办“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等系列美术作品展,弘扬民革光荣政治传统,讴歌伟大的新时代。
关键词4 孙中山思想与民革党史研究
持续开展孙中山思想与民革党史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与有关单位共同举办孙中山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学术研讨会,围绕“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李济深与人民政协”等主题举办学术研讨。大力开展“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活动。截至目前,民革中央共命名民革党员教育基地20处、党史教育基地19处,推动程潜公馆等5家民革前辈纪念场馆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组织编写《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史》和民革历史大事记,出版《民革与新中国的建立》《民革前辈与新中国》《民革前辈与新中国续编》等系列党史图书,印发《民革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资料选编》。《民革70年》和《辛亥之光》丛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建设民革党史展室,客观、真实还原民革的发展变迁,生动、立体展现民革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5 “大宣传”工作格局
建成民革中央网站手机端,打造联动微信矩阵,民革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增至12万人,订阅数在同类公众号中处于领先地位,“动动手指宣传民革”蔚然成风。开展“记录身边美好生活——民革短视频大赛”,用4K高清视频生动展示民革党员的新担当、新风采。《团结报》年度发行数量突破10万份,入选“全国百强报刊”,报纸及新媒体刊发民革新闻稿件30余万篇,网络点击量超过5亿人次,形成包括“学习强国号”“今日头条号”等19家载体的移动传播矩阵,多媒体阅报屏覆盖全国30个省80多个地市的民主党派大楼和重要场馆,传播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团结》杂志立足党刊定位,不断提升学术研究质量,加强对民革重点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解读。团结出版社连续入选“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在全国建立“民革书屋”335家。《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丛书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出版专题展”。
关键词6 人才基石与组织活力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共有民革党员158185人,比五年前增加30255人。五年来,共发展高层次人才315人,共有57位民革党员荣获国家级表彰,40位民革党员获评“民革榜样人物”。建立和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分层、分级、分类教育培训体系,共培训党员19万余人次。
15个省份实现了省辖市民革组织全覆盖。民革现有省级组织30个,地市级组织275个,县级组织51个,基层组织6907个。以党员之家建设和示范支部创建活动为重要抓手,两者相互促进,思想政治工作阵地作用日益凸显,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为自身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92%的支部完成示范支部创建达标任务,400个民革示范支部和400个优秀民革党员之家获民革中央表彰。全国已建成2436个民革党员之家,基本实现地市级组织全覆盖。
关键词7 重点调研由质量到成效的跃升
民革中央积极调动民革内外研究力量,结合社会法制、祖统、“三农”等参政议政重点领域,围绕热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点调研,共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调研报告73篇,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240次,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单位多次专程与民革中央沟通反馈办理情况,部分建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文件或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立法中得到吸纳,有的建议进入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项目库,有的建议被吸收进入相关规划并得到具体落实。
关键词8 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
五年来,民革中央参加由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或委托中共中央统战部主持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186次。民革中央领导同志参加重要国事、外事活动111次,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践成果。
在本届全国政协历次全体会议上均作了大会口头发言,并提交了30篇大会书面发言。向全国政协提交了163件集体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其中23篇入选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5篇集体提案和12篇个人提案入选十三届政协优秀提案。3件集体提案、 4件提案入选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100件有影响力重要提案。五年来,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11000余篇,报送3700余篇,900余篇被全国政协采用,多篇信息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和有关部委的认真办理。
关键词9 上下联动调研
与省级组织上下联动调研硕果累累。与吉林联合调研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北向新通道等课题。与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联合调研冰雪产业,助推冰雪产业和冰雪经济发展。与上海、江苏、安徽联合调研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化解“断链”风险问题。与湖北共同聚焦优化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开展联合调研。多次赴广东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与青海、甘肃联合开展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系列调研,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与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南、甘肃、青海、海南等地合作,围绕黄土高原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内蒙古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草种与畜种高质量发展、槟榔产业替代发展等课题建言献策。
关键词10 民主监督新探索
按照中共中央统一部署,2016年至2021年,民革中央对口贵州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提出“寓监督于帮扶之中,寓帮扶于监督之中”的工作方针,搭建“领导小组+工作小组+6个调研组+2个联络组”的“1162”工作架构,累计开展各类监督调研185次,足迹遍布贵州省8个州市的所有贫困县,召开各类座谈会、院坝会220余次,走访农户3000余户,访谈县乡村干部730余人次,在24个村开展了驻村调研,考察产业扶贫项目400余个、易地搬迁项目150个,向各级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340余条。调研形成监督报告9篇、专题报告3篇。2021年全面启动对口湖北省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提出“寓监督于保护之中,寓保护于监督之中”的新“双寓”方针,已组织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46次,提出意见建议240余条。
关键词11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联系党内外企业家先后在广西、贵州、内蒙古、吉林、湖南等地举办一系列助推地方产业发展的招商项目推介活动,累计签约投资超过1万亿元。分别与江苏、广东两省政协共同主办“中国实体经济论坛”,广邀经济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共谋实体经济振兴良策。积极发挥“三农”研究领域优势,连续五年与浙江省政协共同主办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莫干山会议。与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省政协联合主办“2021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2022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与河北、山西、四川、重庆、江苏、新疆共同主办康养产业(健康中国)论坛或大会,与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政协共同主办“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各级组织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工作,累计实施法律援助2.5万余例,开展法律咨询和普法活动3.7万余次。
关键词12 定点扶贫
下大力气做好纳雍县定点扶贫,共组织实施各类帮扶项目330个,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2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8520人次,帮助销售农产品4950万元,有力帮助纳雍县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活动中,民革共有8个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4个建言献策优秀成果和6个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受到表彰。
关键词13 帮扶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全党参与,重点结对”帮扶工作机制,组织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贵州8个省级组织结对帮扶纳雍县8个乡镇,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对口纳雍县推进产业扶贫。连续五年举办中山博爱夏令营,组织纳雍县842名留守儿童分批赴北京、上海等地参观游学。中山博爱基金会筹集资金1.4亿元开展近200个公益慈善项目。
关键词14 抗击新冠疫情
为缓解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巨大冲击,民革中央提出采用适度宽松和灵活务实的司法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报告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部分建议内容在后续出台的有关文件中得到体现。王玉英等9位民革党员获评全国抗击疫情先进个人,多位民革党员所在团队入选全国抗击疫情先进集体。民革中央画院举办12期抗疫主题网络书画展。中山博爱基金会驰援武汉等地近4000万元资金和防疫物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通过各种渠道捐款捐物累计达6.5亿元,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通过中山博爱基金会,向新冠疫情严重国家的侨社和我驻外使馆捐赠防疫物资,并致信慰问近百家海外侨社,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使命担当。
关键词15 涉台研究
万鄂湘同志发表署名文章《共济大业促统一 同心圆梦谋复兴》。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民革中央作大会口头发言《坚持“九二共识” 坚决反对“台独”》。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在会见台湾同胞、与海外侨界座谈等重要场合,多次重申民革政治立场,呼吁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弘扬孙中山精神,共同完成祖国完全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向中共中央报送“进一步做好当前形势下对台工作”等5篇建议,向全国政协提交涉台书面大会发言和集体提案27篇、社情民意信息300余篇。民革中央和民革福建省委会长期呼吁、共同参与推动的大陆向金门供水工程于2018年8月5日正式通水,“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从愿景变为现实。
关键词16 祖统工作活动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