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的实践逻辑与深化路向

作者: 代玉启 于小淳

摘要:系统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任务新变化和时代发展新要求,先后六次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注重对象范围的全面性与要求的针对性、调研的广泛性与督导的层次性、学习材料的系统化与媒介宣传的时代化、教育的连贯性与问题的导向性,形成了注重理论武装、锤炼政治品格、理论指导实践、强化制度建设等一系列基本经验。面向未来,党内集中教育要坚持守正创新,直面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锚定时代发展主题,依托技术创新发展,因应教育对象变化,以大党独有优势解决大党独有难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干部教育;党性教育;自我革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23)04-0004-0013

系统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持续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先后开展六次党内集中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呈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持续推进党内集中教育成为新时代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境遇与时代价值

自延安整风运动发端以来,党内集中教育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并在一次次探索和实践中发展完善。“在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也是一条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表明,党内集中教育是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举措,是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有效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先后进行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短短11年间就开展了6次党内集中教育,频度之密是党的历史上所没有的。新时代,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为党内集中教育的开展带来新的境遇。

新时代以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和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展现出强大韧性,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风险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面对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紧扣时代主题、紧跟发展大势开展党内集中教育,能够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清醒认识、准确把握“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新时代,我们的党情也发生许多新变化,党员队伍结构、党的组织体系以及所处的社会生态等都有所改变,必须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成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有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也面临长期而复杂的“四大考验”、尖锐而严峻的“四种危险”,这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考验,需要以党内集中教育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党自身执政的风险挑战,迫切需要推动党内集中教育创新发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二、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的运行机理与核心特征

在以往历次党内集中教育的基础上,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在面向对象及要求、主题确定与督导、学习载体与方法、教育效果与导向等不同维度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对象维度:范围的全面性与要求的针对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671.2万名。面对庞大的党员群体,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既要抓好“关键少数”,也要管好“绝大多数”,在教育范围上将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要求,精准施教,既对领导干部高标要求,又确立起广大党员的底线规范。

突出重点,覆盖全面。新时代延续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内集中教育的优良传统,基于特定主题和目标,有针对性地明确教育对象。在新时代六次党内集中教育中,除“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锚定党的领导干部为官之道及行为准则,仅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以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都是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党内集中教育。作为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更是直接实现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的拓展。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作为“关键少数”,在党内集中教育中自然成为重点对象。广大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绝大多数”,在历次党内集中教育中也成为重要参与者、推动者。

高标要求,底线规范。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普遍重视区别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既对广大党员提出普遍性要求,又对‘关键少数’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根据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总要求,从照镜正冠洗澡治病反对“四风”,推进“三严三实”解决“不严不实”,做合格党员,到守初心担使命,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再到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努力在铸魂、增智、正风、促干等方面取得实效,党内集中教育对党员干部的高标要求愈加突出,不断推动全党从做到政治合格向提升政治境界的更高层次迈进。

(二)组织维度:调研的广泛性与督导的层次性

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和各项显著成效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严密的组织体系密不可分。为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科学化,在党中央组织领导下,有关方面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从前期主题确定、目标制定到推动落实、督促指导等,党内集中教育的部署和组织在一次次实践探索中更加规范和系统。

广泛调研,务求实效。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历次开展党内集中教育都围绕确定的主题和目标有序推进。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继承这一传统,始终聚焦服务中心大局,对标党章党规、时代呼唤和群众期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党内集中教育的主题及目标任务。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良传统。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这一工作方法,明确提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以此为基础制定实施方案并逐步推动落实。从新时代首次党内集中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前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并带头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活动开展作充分的思想动员、工作准备和行动示范;到最新一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调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重要内容,党中央始终将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坚持问题导向和群众路线,持续推动党内集中教育走深走实。

精准施策,严督实导。新时代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注重加强政策研究指导,由各级领导小组派出督导组,到建立巡回指导组,逐渐强化分级分类指导,结合各级各地实际,提高精准施策能力,切实通过全覆盖、全过程的指导,从严从实开展学习教育。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次党内集中教育由中央组建指导组、省区市党委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等派出巡回指导组,逐渐拓展了巡回指导、随机抽查、下沉走访、座谈访谈等多种督导的方式。按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等原则,积极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检视整改的重点,更加具体、明确、严格地对督导工作提出要求,推动教育巡察整改落实标准化规范化。

(三)载体维度:学习材料的系统性与媒介宣传的时代性

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不断丰富学习资源,改进学习方式。在载体方法上的突出特点就表现在学习材料的系统化,重视理论书籍的学习,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读书学习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历次党内集中教育的学习材料要求经历了从未明确推荐书籍,到推荐部分重点书目,再到围绕教育主题专门编撰出版系列书籍的发展完善过程。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两本书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纳入学习计划,首次专门编撰出版主题教育的基本教材;到党史学习教育出版四本书籍(《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作为指定书目,内容各有侧重又融会贯通;再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列出书单(《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和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论党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书籍数量增多,明确各本书籍作为主题教育的权威教材、重要辅助读物、学习材料等不同地位,对各本书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要求……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充分注重读书学习,逐渐明确、指定理论书籍作为学习材料,建立健全丰富的内容体系,使读书学习成为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集体研讨和个人自学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

在宣传方式上,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注重运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也尤为注重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强调以新媒体新技术赋能党内集中教育的学习和宣传。在学习资源和传播内容上,新时代历次集中教育开通了相应官方网站,不仅将可供学习的理论书籍、党内法规条例等集中展示,并且开发了教育相关的专题片、经典影像等学习资源,汇集呈现各地、各部门特色、符合本地区本领域党员学习实际的内容,实现资源共享,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各种平台推送学习内容,引导党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在教育宣传和舆论导向上,新时代历次党内集中教育实施意见方案均明确、具体地提出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强调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作用,加强正面宣传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真正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四)效果维度:教育的连贯性与问题的导向性

与以往历史时期相比,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更加体现连贯性、高频次和长效性,取得较好成效。对于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实际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群众最担心的是教育一阵风、雨过地皮湿,最盼望的是保持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新时代历次党内集中教育之间衔接性更强,并逐渐形成长效机制。为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延展深化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调不是一次活动,要将其融入经常性学习教育之中,让“严实”成为终身习惯。自此,党内集中教育将“活动”二字隐去,发展成为专题教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党内教育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明确推进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作为“三会一课”基本内容固定下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调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党史学习教育也提出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中国共产党将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和深化党内经常性学习教育相统一,持续强化集中的思想淬炼和长期的政治历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