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作者: 陈海燕[摘 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日益成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领域。上海市普陀区在整体推进楼宇党建的进程中,运用“善治理”思维,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等,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融入社会治理,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楼宇党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政治功能;组织功能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4)05-0093-05
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社会结构的演进,产生了一批以快递员、外卖员、网络主播、电竞手、网约车司机等为主的新就业群体,并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单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日益成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领域,是新时代进一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和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标志着“两新”组织党建向“三新”组织党建转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对上海提出期望,“要把握超大城市特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上海在着力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进程中,正积极推动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面对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迫切需要探究健全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的途径和方式,以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为上海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现代化的新路提供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导。商务楼宇是城市新兴领域的集中地,上海市普陀区依托“党建+善治”模式引领楼宇党组织打破业态之间的壁垒,将楼宇党组织、楼宇物业、楼宇中企业、公共管理等不同部门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织密服务体系,提升楼宇治理水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发挥阵地作用,
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的政治功能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必须适应技术更迭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路径。
(一)结合治理形势,直面党建挑战。新时代,上海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大量的新就业群体不断涌现出来。新就业群体总体上呈现“三低三高”的特征,“三低”表现为就业门槛低、受教育程度低、发展意愿低,“三高”表现为人员流动性高、职业风险高、生活压力高,这造成了新就业群体归属感不强,利益诉求也越来越多元,使得新业态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些具体的困难与挑战——党员流动性高导致组织覆盖难,党员人数相对较少致使工作覆盖难,党建阵地缺乏实体支撑和资源保障,党员和新就业群体参与党建活动的动力明显不足。新兴领域一些基层党组织在思想认识上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执行党章党规党纪等方面要求不够严格,党员思想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作“弱化”和“边缘化”倾向比较明显。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拓宽城市基层党建的视角,将新就业群体凝聚起来。
(二)建强实体阵地,实现政治覆盖。面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形势和基层党建的新要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政治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兴领域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普陀区建强基层党组织的实体阵地,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组织互联、途径互通、功能互补,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有效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亮身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稳步提高新就业群体入党的比重,为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2022年11月,上海首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在普陀区万里街道成立,这个4000平米的共享空间以园区的形式呈现,聚焦新就业群体关心的学习生活、社会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打造成具有社区生活功能的集成空间,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通过打破固化的、僵化的思维,整合多种资源和多元力量,改变单兵作战和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吸引新就业群体参与到基层治理,推动“三新”组织党建蓄势赋能提升。
(三)延伸治理触角,发挥政治引领。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优势转换成引领发展的优势。普陀区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将党建作为“定海神针”整体推进楼宇党建,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将政治触角不断延伸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商务楼宇、街区、园区中。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广泛性和特殊性,普陀区在突破传统思维、地域限制、既有模式框架等,从物理空间范畴扩展“三新”组织党建的途径,从社会空间不断延伸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功能,基本形成了以楼宇党建为主体、嵌入到园区党建、融入到社区党建、扩展到城市基层党建的基本格局,不断扩展基层党建的基本功能,增强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重点商务楼宇的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站点定期举办思想荟、新就业群体先进个人分享会、白领午间沙龙等活动,鼓励新就业群体的优秀员工向党组织靠拢,以文化育人,以思想引领人,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五建”(即楼宇党建、园区党建、社区党建、“三新”组织党建、区域化党建)融合作用,积极探索建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选派新就业群体党建指导员,组建新就业群体讲师团,助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组织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二、创新组织架构,
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的组织功能
当下社会治理的要求是各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是新时代对党和政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面对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新要求,以及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普陀区创新基层党建模式,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优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组织架构,将楼宇党建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形成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示范效应和整体效应。
(一)创新组织设置,实行楼宇党建“一楼统管”模式。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共有90幢商务楼宇,其中30幢重点商务楼宇占区内重点商务楼宇比重的1/3,12幢亿元楼占全区亿元楼宇的41%,是普陀区商务楼宇密度最高的区域。近铁城市广场因外卖服务企业“饿了么”总部等互联网公司入驻,成为新就业群体集中的“竖起来的社区”。但是,多年来近铁城市广场存在“一楼两管”的客观情况,南、北座根据行政区划分别由两个街道进行管理,给两个街道、近铁城市广场、楼宇企业带来了诸多不便,对外事务通常要走两遍流程,不同落税政策加重了企业负担,日常重复管理极大地浪费了公共资源。为了改变因“分立而治”带来的管理困扰和不便,普陀区按照“一盘棋”谋划,统筹兼顾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之间的关系,由长风新村街道统一管理近铁城市广场,长征镇做好协同配合工作,实现了“一楼统管”模式。为对楼宇经济和楼宇治理加强党的领导,成立近铁城市广场楼宇党委,创新党组织设置,优化楼宇党委组织架构,自上而下形成“街镇党(工)委(社区党委)——楼宇党委(党总支)——楼宇企业党组织——楼宇党员群众”纵向传导链,使党的领导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二)完善组织功能,实现楼宇党建由点及面推进。以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然而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在劳动关系、利益表达、舆论环境等方面产生风险挑战。普陀区充分发挥我们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组织优势,以近铁城市广场为“试验田”,探索成立楼宇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楼委会”)。“楼委会”由街道职能部门、楼宇产权方、物业管理方、入驻企业代表、市场监管、公安机关等组成,探索党建、治理、营商“三位一体”的商务楼宇自治模式。2020年11月,近铁城市广场会同阿里本地生活打造党群服务空间“近铁e站”(寓意“离你最近,感情最铁”),成为上海首个集楼宇党建、网监服务、外卖骑手驿站于一体的党群活动共享空间。“近铁e站”党群服务站紧邻地铁13号线2号口,被穿梭于地铁和广场的外卖小哥等称为“打工人”的“休息学习加油站”,切实将党群服务、企业服务、物业服务送到离员工最近的地方。
在长风新村街道近铁城市广场试点基础上,普陀区用系统思维有序推进商务楼宇发展,将“楼委会”向全区推广。2023年,又成立了环球港楼宇党委和长风湾楼宇党委。楼宇党委书记由街道专职党群工作者担任,设立5—7名委员,一般由楼宇内党组织负责人和街镇党建指导员担任。居委会、楼委会、园区委员会等党组织建设的加强,对逐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楼宇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增长引擎起到了促进作用。
面对新就业群体希望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获得便利条件,以及加快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普陀区着力为他们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社区食堂、胶囊公寓、机动车充电桩、体育运动场等,打造政务服务窗口、零工市场服务站、青年加油站、同心书屋等服务平台,提供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等专业服务,极大地满足了新就业群体的不同需求。采取“五联”工作法(即组织联建、阵地联用、活动联办、服务联抓、问题联解),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不断延伸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的服务功能,贯通居民区党群服务站、楼宇党群服务站、园区党群服务站之间的横向联系,切实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多元服务,促进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生活,打造功能性党建服务阵地,激活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的内驱力。
(三)提高覆盖质量,探索楼宇党建同心圆式组织体系。加速推进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新就业群体就业方式灵活多样、行业联系相对松散、规模体量比较大,新业态党建工作在有效覆盖、思想引领、自治管理等方面就要结合自身特点。以“饿了么”平台总部驻地近铁城市广场为例,普陀区根据外卖平台的经营模式、就业方式、职业群体特征等具体情况,积极探索与“饿了么”平台相适应的组织机制、党建活动和工作方式,2020年,在“近铁e站”中成立“蓝骑士e站”,构建以“蓝骑士”为中心的党建同心圆。在近铁城市广场楼宇党委的指导下,依托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同心圆”志愿志队伍,有效引导新就业群体成为城市的宣传员、信息员、巡查员,促进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都市生活圈和城市治理圈。通过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建平台的作用,“近铁e站”党群服务站为楼宇党员、职工、“饿了么”蓝骑士等,量身定制推出暖“新”益、1°空间、“For U”伙伴日等活动载体,打造集聚思想引领、技能提升、生活关怀于一体的综合阵地,着力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针对性。
在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工作中,普陀区注重分类施策,总结既有“两新”党建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开展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鼓励“三新”党建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新就业形态作为一种非典型的新兴就业形态,主要依靠互联网平台作为技术支撑,需要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新业态健康发展、发挥新就业群体作用等方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理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关系。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具有低组织化的特征,因此不能满足于通过搭建平台和提供服务阵地推动党建工作,而是要把“支部建在平台上”,促进党建工作从“搭建平台”向“平台党建”转变,促进强组织与强阵地有机统一。2021年,“饿了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蓝骑士党支部,由“饿了么”党委统一管理。按照一方隶属、双重管理、多方参与,探索形成“1个蓝骑士党支部→10个物流服务商党小组→350余个配送站党群阵地→外卖骑手”的同心圆组织体系。由普陀区委组织部牵头指导,通过做实新阵地、服务新群体、创新协商机制、助力蓝骑士发展,积极打造蓝骑士党建同心圆。截至2024年9月,累计有60余名外卖骑手递交入党申请书,已发展4名骑手党员。平台党建促进了新就业群体有效融入党建平台,充分挖掘和吸引优秀新就业群体加入党组织,有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优秀职工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健全治理机制,
强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赋能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