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关于伟大建党精神思想内涵的论述研究

作者: 齐卫平

[摘  要]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百年奋斗实践的历史产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心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毛泽东不仅以身体力行的毕生实践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出了光辉榜样,而且以丰富的思想形成伟大建党精神内涵各要素的理论阐述。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代表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人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奋斗到最后一滴血、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是一个重要问题等方面为理路,展开对毛泽东论述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内涵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从而为奋斗新时代新征程的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精神动力。

[关键词]毛泽东;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命运;人民利益;勇于奋斗;党性

[中图分类号]  A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3)05-0011-08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时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成为流淌在中国共产党血脉中的红色基因,贯穿党一百多年奋斗实践的全过程。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杰出代表,毛泽东不仅以身体力行的毕生实践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出了光辉榜样,而且以丰富的思想展开伟大建党精神内涵各要素的理论阐述。从毛泽东大量的相关论述中可以感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对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作出的凝练性概括,建立在党的百年持之以恒的实践基础上,有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厚积淀的思想渊源。研究毛泽东精辟论述的丰富思想,对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价值和精髓要义,在奋斗新时代新征程的实践中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人

坚持真理代表了中国的命运

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历史上常常有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事实:“我们党在一九二一年成立的时候,只有几十个党员,也是少数人,可是这几十个人代表了真理,代表了中国的命运。”这个论述把掌握真理与改变命运直接相联系,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也鲜明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扭转乾坤的奥秘所在。真理指引航向,理想照耀征途;真理决定命运,理想绘就前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伟大建党精神树根立魂,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体现信念的坚守。伟大建党精神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执着,形成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中国命运的根本力量,演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先进中国人探寻真理、追求理想的结果,是近代中国革命拨正前进方向、选择正确道路的收获。毛泽东青年人生轨迹的改变与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相联系,因缘于真理和理想的追求。他在党内和会见外宾的讲话中回顾自己的经历,曾数十次谈到五四时期从一个小学教员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情况,说“因为中国当时的情况实在太惨无人道,三座大山压在我们头上。我小学教师当不成了,就走上了共产党这条路”,“我原来是个小学教员,过去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个共产党,也没有想过要进共产党。后来被压迫的环境迫使我们成立了共产党”。这样的选择体现出探寻真理、追求理想的志向。正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力量驱动,激励着那个时代许多先进知识分子毅然放弃舒适生活而走上革命之路,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1959年5月,毛泽东会见外宾时说:“我们只相信真理。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我都没有见过,相信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有真理。”如果我们把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寻找救国救民道路视为探寻真理、追求理想的历史过程的话,那么,中国共产党就是代表真理的先进力量形成的标志。“一九二一年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改变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改变了方向。我们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的任何其他政党都比不上的,它最有觉悟,最有预见,能够看清前途。”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有觉悟”“最有预见”和“能够看清前途”的政党。

毛泽东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品质。他指出,共产党人“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只有靠真理才有用,“才能争取革命胜利,其他都是无益的”。“所谓真理就是在我们斗争实践中被证明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东西,它适合人民的要求,使我们取得斗争的胜利”,“认识了的真理就一定要坚持”,“凡是真理都应该坚持”。“我们相信真理,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只要真理在我们一边,我们就什么都不怕。”谁掌握了真理,谁代表着真理,既不是由哪些人说了算的,也不是靠自己标榜就能成立的,关键是坚持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统一,从具体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认知,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实践中形成伟大建党精神。

毛泽东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相统一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认同马克思主义就是普遍真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入发展中,不断增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党一贯遵守马列主义的原则,因为它是普遍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定要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这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奋斗历程上,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另一方面又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自觉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入发展,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为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毛泽东强调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必须随时修正错误的思想。他指出:“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真理和错误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真理排斥错误,但不等于掌握了真理就隔绝了错误的发生。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作为普遍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终结真理,发现、认识、揭示和运用真理永远处于发展的动态过程。从党史看,中国共产党发生错误的症结可以主要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脱离客观实际,二是脱离人民群众,两个原因互为因果,脱离实际必然脱离人民,违反人民利益必然脱离最大的实际。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人“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又随时准备修正错误,没有什么行不通的”,“犯了错误就要改正,叫作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与修正错误相联系,深刻揭示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指出了为真理和理想而不懈奋斗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他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空前伟大而又空前艰巨的事业。不艰巨就不能说伟大,因为很艰巨才很伟大。”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决定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和魂,守住这个根和魂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追求、揭示、笃行真理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既需要长期探索的付出,又面临曲折性和反复性的磨炼。实现远大理想的事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可以完成的,既要经历漫长的奋斗过程,又要付出艰辛努力。党的事业“空前伟大”和“空前艰巨”不仅代表着它的无比神圣,更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贯穿于历史实践的全部奋斗过程,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是党的事业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历史实践表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守真理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两个结合”实践的过程中孕育滋养,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置于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首要地位,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代表中国命运的机理。毛泽东关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辟论述,鲜明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恪守的准则,为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中国共产党人

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

1925年12月,毛泽东在为广州创办的《政治周报》撰写的发刊词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革命的问题,他简明扼要地回答:“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这个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两个核心词语的答案,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作出了明确阐述,为确立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奠定了思想基础,包含着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内涵的思想因子。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得到鲜明体现。从历史资料可以明白一个道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绝非偶然,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决意从事建党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改造中国,把遭受苦难的中国人民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解放出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以改造社会的志向表达了心系人民的情怀。1921年暑假中,他寄居在湖南湘乡驻省中学学生宿舍自学,立志做一个改变社会的革命青年,表示“我将以一生的力量为痛苦的人民服务,将革命事业奋斗到底”。这样的志向和情怀,决定了毛泽东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奉献给伟大事业的奋斗轨迹。

毛泽东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他指出:“从前我当小学教员时,只是靠教书吃饭,没有想到要搞共产党,共产党是后来因为人民需要才成立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他指出:“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方向,是使中华民族起死回生的完全正确的方向。”总之,“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共产党并不要谋求自己的私利,它所谋求的只是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全民族的利益、劳苦大众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就是一个原则,为中国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解放!”这些突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直接论述,鲜明揭示了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内涵之义,谋人民幸福、谋民族复兴的思想充溢其中。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内含着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逻辑关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为中国共产党各种革命精神生成和发展的内在元素。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话语表达在毛泽东的论述中有丰富的体现。第一,指出为人民服务就是福祉人民。“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共产主义,具体讲就是平时说的为人民服务。”“要让历史证明,我们不仅能够领导好革命战争,而且也一定能够领导好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第二,指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来源。“我党没有人民,便等于鱼没有水,便没有生存的必要条件。”“我们没有别的本钱,只有一桩,就是老百姓。”因此,必须充分相信人民群众,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向人民学习;必须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汲取无穷力量;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由此确立党的群众路线和优良作风,使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任何政党形成显著区别。第三,指出谋人民幸福、求民族复兴关系到能否赢得民心,决定着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人“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他们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民族与人民的要求。”第四,指出党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以满足和实现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我们采取的行动,必须符合公众最大的利益。”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是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不正确的标准。这些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形成的话语,闪烁着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