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历史决议与伟大建党精神

作者: 齐卫平

[摘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产生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伟大建党精神渗透在其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之中。党的百年奋斗成就,都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密切相关,都在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的历史过程中实现,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实践力量的成果转化。“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实质,反映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基因,展示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大功能。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必须永远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

[关键词]历史决议;伟大建党精神;百年奋斗;发扬光大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22)02-0010-07

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年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整个实践作出全景式的历史叙事,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为我们提供了一部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生动教材。第三个历史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实践进行全面总结,将伟大建党精神渗透其中。深刻学习和领会第三个历史决议,应与提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结合起来。

一、第三个历史决议为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生动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个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建党精神正是由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力量而支撑的。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中,伟大建党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厚的革命精神成为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辉煌和奇迹的精神标识。

政党是近代社会结成的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精神作为上层建筑的观念形态,塑造政党的政治品格,体现政党的价值取向,规定政党的担当作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先进政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政党定位,对中国共产党形成什么样的精神具有决定意义。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党的性质宗旨,是社会和人民认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窗口。把握和理解当代中国道路的选择与发展,必须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深刻解读其历史必然性,及其孕育在奋斗历程中并不断丰富和扩充时代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

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和实质,首先必须厘清其概念。在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概念正式提出之前,党在总结历史实践经验过程中,就已经提出过很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等。与这些以具体区域、事件、人物和行为进行命名不同的是,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总提炼,具有党的伟大精神的精髓涵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不是只就某个区域、某件事、某个人或莫个群体而言,而是对整个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出的总体精神的揭示。由此,认识伟大建党精神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伟大建党精神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重大概念,虽是抽象概括,但却又是建立在对各种革命精神的具体凝练上。第二,伟大建党精神是贯穿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综合概念,它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就已形成,并伴随党的奋斗实践的全过程,并具有引领未来的功能。第三,伟大建党精神是具有源头地位的起始概念,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都以其为发端。第四,伟大建党精神是滋养各种革命精神的母体概念,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具有统领意义。

第三个历史决议有三处直接论述了伟大建党精神,指出“党在革命斗争中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然而,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又是对党的伟大精神的全面展示,第三个历史决议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画面。

党的百年历史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不懈奋斗史。为真理而斗争、为理想而奋斗,贯穿于党的全部历史实践之中。自创建起,党就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的追求,把坚持共产主义作为理想的目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雨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逃脱”。党的百年历史实践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走过了一百年的奋斗历程。

党的百年历史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不懈奋斗史。“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百年历史实践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凝聚起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

党的百年历史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不懈奋斗史。曲折探索中的坚忍不拔,艰难险阻中的不折不挠,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采。“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党的百年历史实践写照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

党的百年历史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不懈奋斗史。忠诚于党和忠诚于人民相统一,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事业就将一事无成。“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以对党的绝对忠诚体现对人民的热爱,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真谛。党的百年历史实践呈现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

总之,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革命精神的发展史,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的党的百年奋斗发展历程,也正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历程。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着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伟大建党精神在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必须继承且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结果

及时研究和总结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重要经验。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这两个决议“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作出历史决议,在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上的意义是一样的。但与前两个历史决议着重解决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不同,第三个历史决议聚焦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总结,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这不但有利于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前进力量,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更是聚焦当下与未来,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从历史叙事的展开看,第三个历史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所取得成就的总结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总体层面上的概括,即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四个伟大成就”成为党的百年奋斗标识性成就的总概括。二是各历史时期层面上的概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出分阶段的历史叙事,结合4个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总结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取得的成就,用4个“向世界庄严宣告”的标志性话语加以揭示。三是重点层面上的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创新实践取得的重大成就作出全面总结,从13个方面展示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突出党的十八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发生的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这3个层面的总结,体现历史整体与发展阶段、宏观与微观、纵向与横向、历史与现实、总体与重点、中国与世界相结合的历史叙述方法,为我们全面认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提供了宽阔的视野。

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全部成就,都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密切相关。首先,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强大支撑。“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全部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其次,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第三个历史决议分别用了4组对应的词概括各个历史时期伟大成就,即“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这可以说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化表现。

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在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的历史过程中实现。党的事业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接力跑中推进,在循序渐进发展中积累奋斗成就。不同历史时期应对不同环境,解决不同问题,完成不同任务,形成不同实践,推动“源头”的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滋养出各种革命精神。2021年9月29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46种革命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这46种精神分布于党的创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各个历史时期。革命精神谱系的完整性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的持续性,与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的成就交相辉映。

党的百年奋斗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实践力量的成果转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决定精神对实践的意义,任何社会实践的背后都有人的精神体现,精神力量的无穷在于实践能量的转化,在环境恶劣、条件困难以及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凭借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取得成功。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是奋斗实践淬炼出的精神产品。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为伟大建党精神打上了深刻的实践烙印,党员干部在生动的实践创造中形成各种具有独特内涵的革命精神,赋予实践以强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干成了许多过去想干而没干成的大事,创造出了一系列人间奇迹,正是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实践力量的结果。

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以辉煌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绘就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美丽的画卷。“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第三个历史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作出全面总结,从中可以看到党和人民怎样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怎样创造出奇迹,而始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则是党的百年奋斗不断取得成就的力量源泉。

三、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结晶

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继承好、发扬好,在深入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创造新鲜经验,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第三个历史决议“总结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1965年7月26日,毛泽东在接见程思远时曾诙谐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吸取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继续前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的历史文献中有很多关于经验总结的资料,既有针对历史发展中某一个阶段的,也有针对实践过程中某一件事情的;既有对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失败教训的总结;既有体现党的建设经验的,也有体现国家治理经验的,等等。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是党始终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实践举措。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