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市市长陈志伟:传承红色基因,推动老区高质量发展
作者: 李国良3月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河南省开放团组会议上,介绍了老区群众的生活变化及信阳的发展情况。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信阳时指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更好生活。如今,信阳在产业、乡村、生态和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产业方面,坚持走绿色发展路子,以新能源产业为突破口,全市创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 3 . 7 % 、 9 . 2 % ,装备制造等六个产业集群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产业生态逐渐形成,明阳集团7.5兆瓦风机发电机组成功下线,新能源装机占比 6 2 . 8 2 % 。
乡村建设方面,依托独特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94万公里,高速旅游公路、“四好农村路”均达1000公里左右,建成一批露营地等,油茶面积发展到140万亩,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80.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8 . 4 % ,总书记调研过的“老家寒舍”成为网红打卡地。
生态方面,森林覆盖率 3 6 . 2 1 %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宝朱鹦栖息地,鸟类种类丰富,创建一批美丽河湖,空气质量稳居全省首位,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民生方面,坚持把八成左右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18个,新增技能人才55.19万,年均新增就业7.92万,教育质量保持全省领先,三级医院整治17家,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代办模式,累计支出困难群众“五金”80.17亿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zh20250618.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