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征荒诞关税中方坚定捍卫自身权益

作者: 张帅

自2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就不断加码对华贸易措施,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近期,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征收额外所谓"对等关税”,遭到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强烈不满,引发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后暂缓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但仍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保持 10 % 的“基准关税”和对中国 12 5 % 的高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一再升级,中方先后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坚定捍卫自身权益,有力回击经济霸凌,坚决维护多边主义。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 84 % 关税。

美国发动“关税战”损人更害己

美国“关税霸凌”由来已久。长期以来,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将自身利益置于国际规则之上,1930年,美国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将美国平均关税大幅度提升至 59 % ,全球经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肆意挥舞关税大棒打压眼中的对手,也是美国的一贯做法。早在2018年以来,美国以“中国存在强迫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盗窃等问题”为借口,对中国发起 美加征荒诞关税中方坚定捍卫自身权益0 调查”,连续7年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301关税。今年2月、3月,美国又两次对中国输美产品全面加征关税。2017年以来,美方还频繁使用 美加征荒诞关税中方坚定捍卫自身权益1 调查,以国家安全之名,行贸易限制和谈判施压之实。2017年至2021年共发起8起 美加征荒诞关税中方坚定捍卫自身权益2 调查”,包括钢铁、铝、汽车及零部件、移动式起重机等。调查频率之高、针对产品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不仅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法权益,还违反了美国的国际义务,破坏了多边贸易体制。

美东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其中对华加征关税税率高达 34 % 。

北京时间4月4日,中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 34 % 关税。同时,中方还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起诉,并出台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等多项举措。

《纽约时报》刊文称,国际社会正在担心,特朗普的举动会加深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自2月10日以来,中国多次宣布反制措施,包括对自美国进口的煤炭及液化天然气加征 1 5 % 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及皮卡车加征 10 % 。自3月10日起,对美国鸡肉、玉米及棉花等部分商品加征 10 % 至 1 5 % 关税。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4日发布公告,宣布自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 34 % 关税。

美加征荒诞关税中方坚定捍卫自身权益3

除了关税外,中方还采取多项非关税措施应对,包括对谷歌、英伟达及部分在华美资企业启动反垄断调查,将多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及“不可靠实体清单”;同时限制贸易往来,暂停进口美国原木和部分农产品许可,并限制稀土等关键资源对美出口。

美东时间4月8日,美方在原所谓“对等关税措施基础上,宣布对中国有关产品再加征 50 % 关税,即对中国产品加征的关税税率上升至 8 4 % 。

北京时间4月9日,中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 34 % 增加到 8 4 % ;同时还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对赴美中国游客发布风险提示,发布留学预警等。

美东时间4月9日,美方继续对中国产品加税至 12 5 % ,并对其他各国超过 10 % 部分的“对等关税”暂缓90天。

北京时间4月11日,中方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 12 5 % 。同时,在世贸组织追加起诉美进一步提高对华关税措施。

在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公告中明确指出,“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同一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对华轮番加征畸高关税已经沦为数字游戏,在经济上已无实际意义,只会更加暴露出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搞霸凌胁迫的伎俩,并沦为笑话。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但是,倘若美方执意继续实质性侵害中方权益,中方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

一些境外媒体认为,“中国有理有据反击美关税霸凌”。彭博社称,“任何认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会简单地接受打击或急于安抚白宫的期望,都是痴心妄想”。

美股下跌、民众抗议、超市抢购美国政府声称加征关税是为了缩减贸易逆差、振兴制造业、增加就业岗位,但现实却给了这种说法沉重一击。

权威人士指出,美国政府相关举措严重影响其公信力,系列关税政策将加剧美经济滞胀风险,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显著增强,其宏观经济治理将面临失效失序。美国发动“关税战”损人更害己,最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近日,不少企业不再默默承受因关税增加的成本,而将其明确标注在消费收据上,从而引发美国网友开启了“网络对账”模式,抱怨这笔钱花得“冤枉”。

“最终这些成本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副总裁乔纳森·戈尔德直言,许多依赖进□原材料的小企业,面临成本剧增、生存艰难的困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zh20250710.pd原版全文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显示,“对等关税"实施后,在其他国家采取反制措施的情况下,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涨幅将扩大至 2 . 1 % ,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成为关税的最终“买单”者。

中国应对贸易摩擦有韧性多方表明反对美“关税霸凌”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彭博社专栏作家大卫·菲克林在4月6日发表的评论中指出,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度,中国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时可能有更强的韧性。

菲克林在文中分析称,通过数十年布局,中国已构建了足够抵御贸易战冲击的经济体系,而且由于中美两国贸易商品结构差异,中国受影响程度远比美国要小—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手机、家具等消费品,关税直接增加美国消费者的成本;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多为芯片等中间产品,普通消费者所受影响有限。此外,中国在出口市场多样化方面占据优势,而美国消费者难以找到替代供应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助力中国提升全球影响力。

美加征荒诞关税中方坚定捍卫自身权益4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中美贸易额为6883亿美元,同比增长 3 . 7 % ,中国仍是美国第一大逆差来源国,但对美出口占中国货物总出口的比重,已从2018年的 1 9 . 2 % 下降至 1 4 . 7 % 。同时,东盟早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墨西哥则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国,加拿大紧随其后,中国位列第三。

《人民日报》4月6日刊文指出,美国内不少产品对中国依存度较高,当前美国不仅在很多消费品上离不开中国,很多投资品和中间产品也需要从中国进口,有若干品类依存度超过 50 % ,短期内在国际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来源。

“中国早就在为当今这个混乱的世界做准备了。”此前,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指出,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加快推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自主发展进程,有效降低了其自身受到美国制裁和出口管制等外部束缚时的脆弱性。不仅如此,中国还大力推进人民币结算体系建设,在国际经济舞台上逐步增强自身话语权与影响力。

美国滥施关税也引发全球反对。9日,法国和俄罗斯政府官员就美国政府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表明反对立场。

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埃里克·隆巴尔9日表示,对于美国关税的回应将是有分寸且极其强硬的。但法国的核心自标是要为所有产业争取利益,让市场回归自由、让关税恢复至接近零税率的水平。隆巴尔表示,法国将与欧盟伙伴共同制定第二阶段应对方案。法国负责对外贸易的部长级代表洛朗·圣-马丁当天表示,目前欧盟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因美国全面征收关税而愈演愈烈,关税战对每个人都有害。因此,在欧盟委员会的授权下,法国必须继续与美国政府进行对话和谈判。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9日就美国全面征收关税政策表明俄方立场。扎哈罗娃表示,白宫最新关税决定,违背或破坏了世贸组织基本原则,这表明美国不再认为自己受国际贸易法规范的约束。俄罗斯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针对美国政府所谓“对等关税”的措施,巴西社会各界人士表达了担忧和批评,认为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破坏了国际贸易规则,不利于全球经济发展。

在美国政府日前推出的所谓的"对等关税”的方案中,美国政府对巴西产品征收 10 % 的关税。而在此前不久,美国政府已经开始针对巴西钢铝产品征收 2 5 % 的关税。美国政府的做法引起了巴西社会舆论的批评和不满。

秘鲁前国会议员、经济学家何塞·利纳雷斯·加洛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实施的关税政策无法带来任何好处。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4月9日下午,国务院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座谈会强调,“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座谈会传递出的另一个清晰的信号是:内循环和扩内需,成为未来经济工作的重点。

座谈会强调,“要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并“希望广大企业家厚植家国情怀,积极应变局促发展,做强做优做大企业。这是疫情结束后,公开报道中,国务院座谈会为数不多地强调:“要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9日,中国政府发布近3万字《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方对相关问题的政策立场,重申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都是机遇而非威胁。

面对美方的多变易变、极限施压,中国没有关上谈判大门,但也不会心存侥幸,而是做好了应对冲击的各种准备。正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所言,中方的立场是明确一贯的,谈,大门开,但对话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等方式进行。打,中方也将奉陪到底,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多位专家表示,2017年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以来,中国始终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斗争经验更丰富,发展底气更足了。任何外部冲击都改变不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基本面,也改变不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稳定趋势。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zh2025071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