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油食品安全现状及现阶段粮油食品安全趋势与展望
作者: 吴新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油安全是国之根本、民之命脉,确保国家粮油食品安全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稳定发展的保障,是粮油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国家粮油食品安全的根基。
根据《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超过 9 7 % ,其中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以及乳制品的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87亿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例行监测总体抽检合格率达到了 9 7 . 7 % 。
然而,尽管整体情况良好,粮油食品安全领域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方面,部分生产源头存在原料把控不严、卫生条件不达标的情况,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在加工与经营环节,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谋取利益,存在使用过期原料、以次充好等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此外,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等问题也时有发生,给粮油食品安全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粮油及农副产品储备概况
(一)粮食储备概况
我国拥有庞大且较为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包括战略储备、备荒储备、后备储备以及周转储备。截至2023年,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达到7亿吨,粮食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远高 1 7 % - 1 8 % 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908.2亿斤,比2022年增长 1 . 3 % ,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小麦、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实现百分之百自给,为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由国家、省、市、县四级构成,基本以原粮为主,中储粮总公司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管理分为直属粮库和委托省市县原有粮食系统管理两种模式。
(二)食用油的储备概况
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油脂油料储备体系,通过进口和国内收购逐步完善储备油脂油料的规模和结构,不断增强保证供应和市场调控的能力。2021年,我国进口大豆9654.5万吨、豆油112.1万吨;进口油菜籽264万吨、菜籽油215.4万吨;进口棕榈油634.5万吨,主要进口来源地包括巴西、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油料自给率低是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高的根本原因,当前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油料综合保障能力。2023年油料产量达3863.66万吨,同比增长 5 . 7 3 % 。国家在油料储备方面也在加强建设,以保障食用油的稳定供应。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食用油需求的增加,食用油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三)西方国家粮油储备的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粮油储备体系相对成熟,注重多元化储备和市场机制的运用。以美国为例,美国粮食储备以农场主个人储备和政府储备为主。农场主凭借自身仓储设施储备大量粮食,同时政府也会通过相关政策调控粮食储备规模,以应对市场波动和保障粮食安全。欧盟国家也十分重视粮食储备,在共同农业政策框架下,通过干预收购、公共储备等方式稳定粮食市场,确保粮食供应稳定。在油料储备方面,欧美国家同样积极布局,保障食用油的供应安全。
(四)储备综合水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
1.储备结构方面:我国储备结构相对单一,原粮储备占比较大,而加工成品粮储备相对不足,在应对突发情况时,成品粮供应可能无法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发达国家在原粮储备基础上,更加注重成品粮以及各类粮油制品的储备,储备结构多元化。
2.储备技术与管理信息化程度:我国虽然在仓储条件上总体保持世界较先进水平,但在部分基层粮库和油库中,储备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慢,智能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先进的仓储技术,如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同时管理信息化程度高,能够实现对储备粮油的实时精准监控和高效调配。
3.社会储备参与度:我国储备粮体系的承储主体主要是政府组建的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地方政府建立的国家储备粮承储企业,包括社会企业、农民在内的社会储备粮成分非常缺乏,社会投资于国家储备的比例还非常低;发达国家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粮油储备,如美国农场主个人储备在国家粮食储备中占重要地位,形成了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储备格局。
4.储备成本控制:我国储备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投资主体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主,在仓储设施建设、维护以及储备粮轮换等方面成本较大;发达国家通过多元化的储备主体和市场化的运营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储备成本。
世界各国储备粮油的趋势
1.储备多元化:各国不再单纯依赖原粮储备,逐渐增加加工成品粮和各类特色油料的储备,以满足不同消费场景和市场需求,提升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2.技术创新驱动:持续加大在储备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智能仓储等新技术,减少粮食损耗,提高储备粮油质量和管理效率。
3.国际合作加强:面对全球粮食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各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安全挑战,通过建立跨国粮食储备协调机制、共享市场信息等方式,增强全球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4.重视可持续发展:在储备粮油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采用环保型仓储材料和节能设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储备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彰显粮油储备新的思路和发展
我国是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如果我国粮食出了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拯救中国”,这是保障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1.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加强种业创新,培育优良品种,突破油料“卡脖子”技术,提高油料自给率;同时,将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于粮油储备管理,如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实现对储备粮油从入库到出库全流程的实时监控和精准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科学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zh20250720.pd原版全文
2.优化储备布局:结合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区域特点,进一步优化粮油储备布局,在粮食主产区和交通枢纽地区合理增加储备规模,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同时,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偏远地区的储备网点建设,确保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供应粮油。
3.促进产业融合:推动粮油储备与粮油加工、物流、销售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鼓励储备企业与加工企业合作,实现原粮与成品粮的高效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与物流企业协作,优化运输路线,降低物流成本,保障粮油供应的及时性。
4.提升应急能力: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和配送中心,配备专业的应急保障队伍和设备,确保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保障粮油供应不断档。
中国粮油食品安全要有自己的名片
(一)品牌建设
1.培育本土知名品牌:鼓励国内粮油企业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挖掘地域特色和产品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粮油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如黑龙江的优质大米品牌、四川的特色菜籽油品牌、河南的芝麻油品牌等,以品牌带动产品质量提升和市场拓展。
2.强化品牌监管:建立严格的品牌认证和监管机制,加强对粮油品牌的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督,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权益,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优质、安全的粮油产品。
(二)质量标准
1.完善标准体系:结合国际先进标准和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粮油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涵盖从种植、收割、储存、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细化各项指标要求,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标准执行:强化对粮油生产经营企业执行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推动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经营,提高粮油产品整体质量水平。
(三)特色产品
1.发展绿色有机粮油: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粮油产业,推广绿色种植和加工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生产无污染、高品质的绿色有机粮油产品,满足市场中高端需求,提升我国粮油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挖掘传统特色粮油:深入挖掘我国各地传统特色粮油产品,如山西的老陈醋、山东的小磨香油等,传承和创新传统工艺,加强品牌包装和宣传推广,将传统特色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丰富我国粮油食品名片的内涵。
粮油食品安全的趋势与展望
(一)政策法规要不断完善
1)国家将继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将显著强化食品追溯体系建设、风险监测力度以及违法惩处强度。
②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对粮油食品安全的监管将更加严格和全面,有效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有效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科技赋能监管效能全面提升:
1)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粮油食品全链条追溯领域,实现从种植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实时监控。
②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三)产业转型升级要加速:
1)在粮油食品产业中,将加速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2)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进一步提升粮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将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粮油食品安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②通过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动出口食品满足国际市场的严苛要求,将提升中国粮油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五)增强消费者意识觉醒:
1)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粮油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也将更加严格。
②消费者将更加关注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和质量认证等信息,推动粮油食品产业向更加透明、可追溯的方向发展。
(六)应对潜在风险与挑战
1面对全球粮食安全形势的严峻挑战以及国内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的现状,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保障粮油食品安全。
②通过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措施,将进一步提升国内粮油食品的自给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粮油食品安全在储备、发展思路和打造名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等挑战。未来,需要持续加强粮油储备建设,创新发展思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粮油食品安全名片,确保14亿人口的粮油安全,推动我国从粮油大国向粮油强国转变,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系河南省首垦集团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zh2025072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