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火药桶”又被引爆

作者: 杨晨

风云突变,中东重开战!当地时间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空军对伊朗境内数十个与核计划和其他军事设施相关的目标发动空袭。伊朗此次遭袭可谓损失惨重,但反击重拳也给对手砸得不轻,以色列国防部被夷为平地,核设施同样遭到袭击,重要经济油气设施也遭到打击起火,一批以色列军队高官和摩萨德官员有可能因为战损被换掉。

中国与中东各国有着比较紧密的经贸往来,战事一旦旷日持久,不仅会严重危害当地安全与发展,也将对我国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如能源成本上升:若冲突升级导致伊朗石油出口受阻,国际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将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出口贸易受限:中东消费市场萎缩及物流通道风险,可能抑制中国对欧亚地区的出口,加剧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风险。伊朗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中国在伊有大量投资项目,战争可能使伊朗项目因制裁或战火停滞,同时中国与以色列在农业技术、半导体等领域的合作也可能因压力受限;战争还将造成通胀压力加剧,制造业成本上升,影响中国出口企业利润;避险情绪还可能推动美元走强,人民币承压,等等。

当然,战端开启后,我国也可通过积极斡旋中东地区事务,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展现大国担当,投身中东和平进程,战后也可凭借自身经济优势与中东及相关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如果美国深度卷入中东战事,其军事力量与战略资源会被分散在中东地区,将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干预能力,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等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冲突一旦扩大化,还将引发中东国家对西方电子产品的不信任,中国制造的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品类出口订单或大幅增长,推动东南沿海制造业产能扩张。中东国家或将加速“去美元化”,中国与主要产油国的本币结算规模将同比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新突破口。

相关中国部门与企业应当充分重视化解战争带来的各种风险,有效规避各种损失,果断发现并抓住各种战略和发展机遇,确保中国海外人员和资产的安全。

以色列悍然发动对伊朗的袭击,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从目前伊朗对以色列的反击和报复异常猛烈与坚决就可以看出来,以军发动的这场空袭并未达到它想要的效果,截至目前,伊朗已经对以色列实11轮打击,密集的导弹与无人机连日来精准射向以色列的军政、安全设施和一批重要经济单元,令以损失惨重。多年前号称固若金汤的以色列国土已无安全可言,所面临的经济与安全危机一年比一年严峻,许多民众和生产资本因为缺乏安全保障而撤离以色列,欧美盟友在支持以色列问题上态度愈加暖昧。穷兵武除了造成地区生灵涂炭,没有给以色列带来任何好处,以军事装备和人员大量消耗,深陷战争泥潭,该国官方和民间每天都在严重不安中度日。

中东伊斯兰世界,有难以数计不畏牺牲的战士,有坚定的民族信仰和反抗意志,有广袤的国土纵深,也有欣欣向荣经济生态和稳定的国际合作伙伴,从近年来斗争博弈角度看,整个伊斯兰世界处在上升期而以色列则处于下行趋势,以冒险发动战争不能改变地区战略天平反转,却可能让其自身陷入更深被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gzh20251101.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内|国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