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店战役

作者: 高东广

清风店战役0

清风店战役“创晋察冀歼灭战新纪录,极为欣慰!”

——毛泽东

“请看塞上深秋月,朗照边区胜利花。”

——朱  德

清风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下,于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清风店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也是我军“围点打援”的光辉典范。此战役是晋察冀野战军转入战略反攻后取得的第一个伟大胜利,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王牌军第3军主力,给华北敌军以极其沉重的打击,对于夺取华北重镇石家庄、扭转整个华北战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党中央移驻西柏坡,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创造了条件,由此开启了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起点。

一、战役背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1947年夏,全面内战爆发一年后,国民党军总兵力从战争之初的430万人降为373万人,正规军由200万人减为150万人,由于整师整旅被歼和大批蒋军被俘,军队士气急剧下降。正规军248个旅中,有227个用于进攻解放区,其中华北、东北战场70个旅,山东、陕北和晋冀鲁豫战场157个旅,但大部分担任交通线和重要据点的守备,战略性的机动兵力仅约40多个旅,长江以南和西北新疆、青海、宁夏等19个省内只有21个旅的兵力。由于主要兵团都集中在山东和陕北战场,国民党军在南线的鲁西南、豫皖苏边直到大别山区兵力都极为空虚,各个战略集团也基本上处于被分割的状态,难以有效组织协同。

我军经过一年多的内线作战,总兵力已由127万人增加到195.4万余人,其中正规军(野战军和军区正规部队)103.5万余人,各军区非正规部队90.3万余人,华南游击队约1.5万人。与国民党军相比,总兵力为1:1.91,正规军为1:1.5,相对于战争之初的1:3.4和 1:3.5发生了明显变化,作战武器装备也有了很大改观,军队的素质极大提高,官兵斗志高昂,对战争的前景充满了必胜的斗志信心。由于不需要分兵把守后方供给线和城市,作战兵团机动兵力较为充足。

国民党军在数量和装备上仍居优势。由于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涌长时间侵袭我解放区,使生产遭到破坏,人力物力资源日益匮乏。党中央和毛主席准确研判战略形势并断然决策,立即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明确规定,“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同时,“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指向国民党军的薄弱要害——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江、淮、河、汉广大区域。这样既有获胜的把握,又能对全局产生决定性影响。为此,中央军委作出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又称刘邓大军)实行中间突破,先战鲁南,尔后跃进大别山;以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5个纵队(又称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地区;以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2个纵队及1个军(又称陈谢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在黄河、长江、汉水、淮河之间形成品字形阵势,协同作战,歼灭国民党军,重建中原根据地。另以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将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胡宗南集团钳制在西北战场并将其吸引至陕北;以山东解放军将进攻山东的顾祝同集团牵引向海边,掩护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与此同时,中央军委要求我军在东北、华北战场上积极展开攻势,从战略上策应转入外线的刘邓、陈粟、陈谢大军。

在华北战场,经过晋察冀军区部队的连续打击,国民党北平行辕被迫将其主力5个军收缩于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带,以1个军驻守石家庄地区,企图依托铁路线,确保平、津、保战略要地。9月中旬,因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秋季攻势作战,敌先后从晋察冀军区抽调第92军第21师、第13军第54师、第94军第43师出关增援,华北敌军兵力更为不足。敌为防我乘虚进攻,遂集中主力加强铁路沿线的防守,企图推持现状。其第16军主力及王凤岗匪部驻守大清河以北雄县(今河北雄安)、霸县地区(今河北霸州);第16军第22师及交警第11总队于平津间维护交通;第94军军部率第121师和独立第95师驻守涿县(今河北涿州)、涞水县、定兴县,其第5师第13团、14团驻守北河店、固城,第15团驻守徐水;新编第2军驻守保定;第62军151师、157师驻守天津;第3军驻守石家庄地区。

晋察冀野战军遵照毛主席“举行全国性反攻”的指示,决定集中野战军主力第2、3、4纵队和部分地方武装,乘敌兵力空虚之际,再向保定以北地区出击,围攻徐水,吸引敌军来援,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10月11日徐水战斗开始,至14日,徐水外围据点全部肃清。这时,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急调第94军的第5师独95旅,第16军的第94师、第109师及战车第3团,分别由涿县、霸县向固城、容城推进,来解徐水之围。晋察冀野战军以一部兵力继续围攻徐水,一部兵力钳制容城之第16军,主力集中求歼由固城南援的第5师等部。激战至17日,双方在徐水、固城、容城之间形成胶着对峙局面。此时,蒋介石认为我军兵力不足,已陷入被动,是与我决战的好机会,遂令驻守石家庄之敌第3军军长罗历戎率该军主力,立即赶到保定以北,妄图从南北两面夹击我军,与我决战,清风店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二、战役经过——昼夜奔袭百余公里围城打援歼敌王牌

1947年10月15日,石家庄第3军军长罗历戎遵照保定绥署主任孙连仲的命令,以第32师留守石家庄,亲自率领军部、第7师和第16军第22师第66团,携四天粮秣出发,准备经保定北援,夹击晋察冀野战军于徐水地区。野战军司令员杨得志等认为,第3军主力孤军远程北上,处于运动状态,有利于将其歼灭。遂于17日改变原来部署:以陈正湘率第2纵队伪装主力继续围攻徐水和抗击北面援军;以冀中军区独8旅及民兵尾随第3军之后,钳制与迟滞其前进,并阻止其后撤,为主力歼敌争取时间。杨得志等率6个旅的兵力于18日秘密星夜兼程南下,以一昼夜100余公里的惊人速度,于19日晨赶至方顺桥、阳城镇附近地区隐蔽待机。

敌第3军主力在我独8旅和冀中、冀晋军区地方武装以及广大民兵阻击、尾击、袭击下,仓皇疲惫,前进迟缓,18日才进至定县,19日8时继续北犯。敌原以为我军主力仍在徐水以北, 19日午后才得知我军主力已到达方顺桥以南地区,遂立即停止北进,在清风店附近地域组织防御,并请求北平行辕派兵接应。

19日晚,我军进到望都以南清风店附近地区,先后与敌接触,随即对敌进行迂回包围,第6旅、9旅分别进到北合、清风店附近地区,第10旅、11旅分别进到于合营、大小瓦房附近地区,第4旅及第12旅第35团进到西南合以南地区,第12旅主力进到东、西市邑地区,控制了唐河渡口,截断了敌人的退路,独8旅和3个民兵团在第12旅以东,唐河南岸小鹿庄、白堡、师村、齐堡一线布防,至20日凌晨2时,我各部队完成了对敌军的战役合围。

20日拂晓,我军乘敌立足未稳发起攻击,杨得志、杨成武、耿飚发布命令:北面阻援兵团应“用一切有效手段,求得在敌前进中歼灭其一部,大量杀伤消耗敌人,坚决阻敌南援”。待南面将敌第3军4个团歼灭后,“再放敌南来”;“南面各兵团,坚决歼灭北进之敌,集中兵力、火力,发扬‘三猛’战术。对北面不要顾虑,即使北面之敌进到望都,我仍要继续打下去,一直歼灭这股敌人为止”。由于敌第3军集中在以西南合村为中心的几个村子里,形成了梅花形的防御体系,兵力、火力均较为集中,因此,激战一天战果不大。

20 日晚,杨得志等决心将守敌分割,各个歼灭。遂以第10旅并指挥第11旅之第31团夺取南合营;第11旅主力攻击东、西同房;第9旅攻击高家佐;第4旅、第6旅攻击敌第3军军部和第7师主力据守的西南合。经21日一天激战,晋察冀野战军各部队攻占南合营、高家佐、东西同房,巩固了西南合村东北面和西南面突破口,为最后歼灭第3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此日国民党军出动飞机 10 余架次,在我军阵地和后方上空低空盘旋、扫射轰炸,被解放军用轻重武器击落、击伤各1架,6名飞行员被俘,此后,敌机就再也不敢低飞了,所投的粮食和弹药也大部分落在我军阵地上。

22日3时40分,晋察冀野战军集中5个多旅的兵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向据守西南合的罗历戎部发起总攻。罗历戎久盼援军未到,见大势已去,令副军长杨光还和副参谋长吴铁铮在军部指挥,自己跑到第7师指挥所与师长李用章组织部队突围,冲击多次均被击退。8时许罗历戎、李用章等被俘,其余各部也先后放下武器。11时30分战斗胜利结束。

围歼第3军的同时,晋察冀野战军阻援部队在保定以北地区与国民党援军展开了激烈战斗。10月18日,敌第34集团军总司令李文得知当面解放军主力已经向南,敌第3军陷入重围之后,立即指挥5个师19个团的兵力,企图绕过徐水,进到保定以南解围。阻击部队在“挡住敌人,保证保南决战的胜利”的口号鼓舞下,从19日拂晓开始至22日中午,与援敌展开了白刃肉搏,英勇地击退了李文集团的多次猛攻,将其阻止在保定附近地区,坚强有力地保证了清风店歼灭战的胜利。

清风店战役,晋察冀野战军共俘虏罗历戎以下11098人,毙伤6155人,共计17253人,缴获各种火炮72门、轻重机枪489挺、长短枪4512支及大量物资弹药。

三、历史意义——开启了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起点

清风店战役的胜利,进一步扭转了华北战局,掌握了敌我军事斗争主动权,不但拉开了晋察冀战场战略反攻的帷幕,也为党中央和毛主席进驻西柏坡,指挥著名的三大战役,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而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全面胜利的基础。

清风店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我军广大指战员的革命精神,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军心士气。罗历戎第3军,是国民党蒋介石嫡系部队、王牌中的王牌,是我廓清华北战场的主要障碍之一。我晋察冀部队始终对其感觉如鲠在喉,早就想消灭它,苦于它一直坚城固守、找不到下手机会。清风店战役,我军巧妙运用“引蛇出洞”“围点打援”等经典战术,成功将其歼灭,极大地提振了我军士气,极大地震慑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动摇了敌人军心,打击了敌人士气。

促进了华北战场敌我态势转换,为夺取当时的大城市石家庄奠定了基础。从解放战争初期到正太战役,晋察冀部队一直把夺取石家庄作为作战的重要目标。特别是正太战役中,罗历戎第3军固守石家庄,导致我攻占石家庄的意图未能实现。清风店战役的胜利,直接摧毁了敌防守石家庄的王牌部队,导致守敌更加空虚,促进了敌我力量对比向更加有利于我的方向转换,为成功夺取石家庄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加速扭转了战略全局,为实施“三大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晋察冀战场是连接华北与东北两大解放区的枢纽,军事斗争的胜败深刻影响着东北、华北的战场形势。清风店战役的胜利,对扭转华北战局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使我军钳制了华北之敌,配合了东北战场作战,沉重打击了傅作义集团,为打大规模的歼灭战、攻取更多大城市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为党中央和毛主席移驻西柏坡,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清风店战役结束当天,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就赶到前线指挥部,他在祝捷大会上夸赞道:“这次歼灭战打得很干脆,从军长至马夫没有一个逃跑掉。李文亲率十六军、九十四军和九十五师等部的增援救不了他们,蒋介石在北平亲自指挥也救不了他们!”

朱德总司令听到我军取得清风店战役的伟大胜利,极为欣慰,提笔以《祝晋察冀军区歼蒋第三军》为题赋诗一首以表热烈祝贺之意:

南合村中晓日斜,

频呼救命望京华。

为援保定三军灭,

错渡滹沱九月槎。

卸甲咸云归故里,

离营从此不闻笳。

请看塞上深秋月,

朗照边区胜利花。

10月23日,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中共中央起草致晋察冀野战军电文,嘉勉清风店战役全体官兵和广大支前群众:你们领导野战军在保定以南(清风店地区)歼灭敌第三军主力,俘虏军长罗历戎,创晋察冀歼灭战新纪录,极为欣慰,特向你们及全军指战员致庆贺之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