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濠江新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 龚泓铭

横琴与澳门血脉相连、水脉相通,最近处仅隔着187米,正担负起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使命,成为“一国两制”创新实践的活跃平台。

横琴地处广东珠海南端,与澳门一水之隔,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横琴,为横琴发展把舵定向。2021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为合作区建设擘画美好蓝图。今年3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截至今年10月底,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超过1.6万人,就业人数5000多人,更多澳门人在横琴乐业、安居。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大潮中,琴澳并蒂之莲正精彩绽放。

仅有30多平方公里土地,澳门的发展曾受制于“小”。由于历史的原因,澳门经济结构长期“一业独大”。面对发展规律、时代变迁,无论从地理面积还是经济安全的角度,澳门都面临拓展发展空间的现实命题。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横琴开发建设15周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简称“合作区”)成立三周年,也是合作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验收的“大考”之年。三年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为横琴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从“琴澳同源”走向“琴澳一体化”,每一步都孕育新的希望。2024年前三季度,横琴澳资产业增加值26.3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318.6%。目前,横琴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户,累计引进院士和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29人。

在横琴,一首歌的时间,你猜能干点啥?20秒, 在口岸丝滑通关;1分钟,办妥澳门居民的个税优惠减免业务;2分钟,一手房契税就办好了;3分钟,跨境资金划转便捷完成……

加速奔跑的三年里,横琴的“小身材”不断释放出“大能量”。合作区生产总值稳步提升,2024年上半年,合作区GDP达249.93亿元,同比增长6.1%。合作区“四新”产业与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和鸣共奏,为促进澳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截至2023年底,合作区内“四新”产业企业数已超1.6万家。2024年上半年,合作区“四新”产业增加值117.80亿元,占GDP比重47.1%。作为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的主导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芯”势能不断,为澳门集成电路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便捷通道。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在“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下,不断探寻“澳门药、横琴造”的新机遇,“一会展两地”“一节两地”等合办模式。

与此同时,合作区金融产业也不断突破创新,“横琴金融30条”发布、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实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探索金融支持新路径。此外,澳大新校区建设的启动,与高校重点实验室分部的建立,使得“澳门研发+横琴转化”链条日趋完整。

在“粤澳联合一站式”通关模式下,横琴口岸的通行效率提升了40%。今年6月,该口岸年度出入境客流总量,在半年内就突破1000万人次。在“软联通”上,合作区也屡出新招:“双15%”税收优惠“红利”集聚大批高层次人才,“量身定制”跨境执业规范解决专业人才的“准入”难题,“内地+港澳”跨境纠纷联调机制找到了高效、便捷、经济的调解新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