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司令对坑道战束手无策

作者: 王太行

美军司令对坑道战束手无策0

抗美援朝5次战役,美军将领的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一、“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是在广播中知道自己被解雇的。

二、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在逃跑中被汽车压死。

三、后任,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在艾森豪威尔就职当天,当着全世界,出了美国总统的洋相,他被解除了职务。

四、抗美援朝期间,美国有八个师长参战,其中6个被解职,一个被俘,只有一个得到嘉奖,还是因为他善于逃跑才得到的。

五、志愿军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附近,抗美援朝的战略目的达到了。志愿军进入阵地战,要坚守三八线。

进入阵地战,美军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志愿军进入阵地战,擅长的穿插、打夜战,都没有用了。美军3千架飞机轮番轰炸,美军一共出动了19艘航母,舰载机共起飞25万次。美军一个师有149辆坦克。志愿军的阵地不断被美军蚕食。志愿军的伤亡越来越大。三八线能不能守住?

毛主席命令王耀南开展坑道战

1951年9月初,王耀南从北京医院出来,毛主席说:“冬伢子!我派你到朝鲜去打洞子。”

王耀南发现现场气氛不对。毛主席眼眶含着泪水。彭德怀说:“志愿军每天伤亡150多人,一定不能再让战士们的老妈妈收到阵亡通知书了。”

王耀南说:“请主席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马良山成了英军坟场

在64军参谋的指引下,王耀南来到了三八线临津江附近元洞山的小村庄,这里是64军的前进指挥所。在曾思玉的司令部门口,曾思玉和第64军政委黄文明,看见王耀南急急忙忙赶来了,曾思玉说:“老兄!我等你两天了。今天已经是1951年9月9日了。”

曾思玉身后,闪出洪林。王耀南一惊说:“‘沙司令!’你怎么刚生完孩子就到这个不毛之地来了?”洪林哈哈一笑:“我是来欢迎你的。”曾思玉的夫人洪林原名叫沙春喜。抗战时,任鲁西特委书记,人称“沙司令”,她在鲁西的名气超过曾思玉。曾思玉说:“她专门从前线赶回来,想听听你的高见。”王耀南说:“我被3兵团批了一通,哪有什么高见。”曾思玉说:“到司令部里面说话。”王耀南抬头一看,曾思玉的司令部设在了一座败落的小学校,这个学校只有一间教室。说着话,大家进入曾思玉的司令部。

王耀南一看,第19兵团从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委李志民、参谋长郑维山,第63军军长傅崇碧,第65军军长肖应棠,3个军的领导都来了。

司令部外边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这个司令部内的气氛可能已经达到了零下40度。 王耀南一看都是熟人说:“抱歉,方虎山一直缠着不让走。”王耀南跟各位领导打过招呼。杨得志说:“我每天都派参谋到方虎山的阵地了解情况,咱们开门见山吧。”王耀南知道司令部的气氛为什么这么冷:志愿军有3个师被撤销番号,3个师长被撤职,其中一师长差点被枪毙。这个师长还救过朱德的命,军法真是无情。这3个师只是影响了局部战役,可是64军耽误的是第5次战役的全局。

1951年4月22日,第5次战役打响了。彭德怀最得意的一步妙棋,就是命令曾思玉的第64军,穿插到议政府(韩国城市),占领议政府南边的道峰山,控制敌人南逃的公路。随后,杨得志的第19兵团和陈赓的第3兵团合力消灭美军第3师、英军第29旅、韩军第1师,第5次战役首战,能够大获全胜。结果,美军54架飞机的炸弹,像下冰雹一样,砸向第64军的191师和192师,这两个师,耽误了3天,等64军赶到议政府,美军的主力已经逃到汉城了。64军伤亡1万多人。”

彭总当时暴跳如雷,大骂杨得志司令员:“杨得志,我今天就把话撂这儿,今天晚上,如果还是完不成任务,那就不管你们革命资历有多么深厚,也不管你们现在的职务有多高,责任到人,尤其是你杨得志,如果完不成任务,你提头来见。“说完,彭总就愤怒地挂断了电话。

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主动向彭德怀检讨,承担了兵团在这次重大失利上的责任。王耀南知道大家现在担心什么,在第5次战役刚开始,在第64军政委带领下,191师和192师,向议政府前进,美军54架飞机疯狂轰炸下,在10公里宽的道路上,两个师都没有能冲到议政府;现在,马良山宽不到1千米,在美军1700架飞机轮番轰炸下,191师一个师怎么守住马良山。马良山守不住,19兵团将会怎样?曾思玉说:“咱们就开门见山吧。”王耀南问:“进攻马良山的敌人是哪部分?”参谋长郑维山说:“由英联邦师师长哈罗德少将指挥,英军第28旅苏格兰皇家边防团主攻,美军骑兵第一师第5团配合。美军1700架轰炸机,19艘航空母舰;英联邦5艘航空母舰,6个炮兵营。”被英国誉为组建150年来,从无败绩的英国皇家苏格兰团第1营打头阵。(王耀南在北京就得到消息:1951年9月初,毛主席的预备方案是:准备马良山丢失,防止美军仁川登陆。毛主席下令,成立东西海岸指挥所。西海岸指挥所,邓华担任司令员、梁兴初担任副司令员,辖第38军,第40军、第50军,3个军11个师。1951年9月17日,西海岸指挥所正式成立)

王耀南又问:“这次任务是什么?”曾思玉说:“由谢正荣的191师守住马良山(“联合国军”如果控制马良山,就可以轻而易举占领开城,开城以北是一马平川的平原,美军可以依仗空军优势向北进攻,战火又可能烧到鸭绿江边。而志愿军控制马良山则可以威胁汉城,双方战线就成胶着之势,只能通过谈判停止战争。所以说,谁占领了马良山,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王耀南想了想问:“估计什么时候开战?”郑维山说:“美军一直在用5万多辆卡车运炮弹,估计要运一个多星期。”

王耀南仔细看了司令部里的,马良山沙盘。马良山是朝鲜开城的南大门,在三八线北侧,共有5个山头。马良山主峰是318高地、旁边有216.8高地陪伴。更远处是3个小山头。山头由花岗岩石组成。曾思玉说:“我陪你到马良山现场看看吧。”洪林也要跟着去。王耀南说:“你这么披头散发,衣服脏兮兮,不怕美军笑话!我给你们军每一个女同志,都带来了镜子,红围巾,还有化妆品。等抓到俘虏,你们在美军俘虏面前好好亮亮相,显示我们志愿军的英雄气概。”

洪林高高兴兴地走了。王耀南叹了口气说:“就你们军特别!”曾思玉没有理解王耀南在说什么,看着王耀南。

王耀南说:“你们军,把团以上干部的家属,都带到朝鲜参战,不合适!”曾思玉说:“是洪林动员她们来的。她们都是自愿来当卫生员的。”在马良山现场,王耀南一看:191师在阵地上,大量构筑“猫耳洞”式的防炮洞。191师是晋察冀军区二分区的部队。抗战时期,王耀南担任过二分区司令员职务,指挥这个部队开展过地道战。

王耀南对曾思玉说:“你等一下,我给6个工兵团长安排任务。安排他们在马良山修蜂窝状坑道。”王耀南对工兵团下达任务后,曾思玉说:“你看,我们的地道工事怎么样?”王耀南一看,说:“你们军挖的地道,一点用都没有。”曾思玉赶快用毛巾擦自己头上的汗,说:“朝鲜的山体是花岗岩山体,一炸掉一层皮,只好在平地的黄土地上挖地道了。”王耀南说:“你这是对付日本人的办法,日本人使用的迫击炮,口径是60毫米。地道顶层有两米。就不会伤人。”“王耀南看了看曾思玉,接着说:“美军一直使用的250磅航空炸弹,能炸出6米多深坑,你这种地道管用吗!更不用说,对付美国500磅的航空炸弹了。你们军挖的地道顶部土层才3米。”

王耀南看着曾思玉,说:“1951年6月,咱们兵团第63军在铁原进行阻击战,大雨淹死地道里的1千多战士,又炸死几千人。这次咱们搞坑道战,在半山腰打坑道。”曾思玉说:“马良山是一座花岗岩山体,怎么打?”王耀南说:“6个工兵团带来的都是刚买的,苏联的高级空压机,使用的钢钎都是特种钢打造的。我也偏心,把1000支狙击步枪都给你带来了。”曾思玉说:“到底是老战友。”

战斗坑道

王耀南说:“这次在马良山构筑的每一组战斗坑道,呈6边型,像个马蜂窝。”王耀南发现黄文明没有听明白,就说:“ 战斗坑道必须与野战工事相结合,成为能打(消灭敌人)、能防(保存自己)、能机动、能生活的完整体系,统一施工标准:坑道顶部的厚度一般在30米以上,坑道口的防护厚度10~15米,坑道宽2米,高1.7米。每条坑道至少有2个以上出口。按上述要求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建成的坑道构筑了火力点、观察孔、住室、粮弹库、储水池,设置了防毒门。刚上任的,第19兵团64军政委,黄文明和王耀南抗战时是老搭档,抗战时,王耀南担任晋察冀二分区司令员时,黄文明是政委,俩人关系一直很好。

英国兵也有老婆孩子

1951年10月6日,在美军1700架飞机轮番轰炸下,防守马良山216.8高地的部队是,64军第191师的一个连,依托坑道,在一天内,抗住了美军3万多发炮弹和几百枚航空炸弹的轰炸,连续击退英国人21次冲锋,毙伤英联邦第1师第29旅和美军1师第5团的700多人(狙击手击毙了640人)在山坡上,苏格兰风笛和小鼓散落了一地。志愿军这个连,可惜伤亡了26个人。杨得志看到战报非常高兴,马上向志司报告,向毛主席报喜。王耀南提醒曾思玉,打伤英国兵就可以了,英国伤兵还可以回国养家糊口,他们有老婆孩子。”

英军再一次攻打马良山

刚过了两天,1951年10月8日,英联邦第1师不服气,联合美军和一些英联邦部队,第二次来进攻马良山。志愿军伤亡51人,英联邦第1师和美军伤亡2600多人。他们还是没有占领马良山。这一次,杨得志看到191师的战报,很不满意:“英军俘虏里,怎么连个营长都没有?得钓大鱼。”

从1951年10月9日开始,一直到11月4日,191师反复与英军和美军争夺马良山,马良山经过了失守、夺回,再失守、再夺回,反复经过5次争夺,191师让出了马良山阵地。马良山阵地由英军第28旅苏格兰皇家边防团第1营防守。杨得志本以为英联邦师师长哈罗德少将会慰问苏格兰皇家边防团第1营。志愿军侦察员抓了个英军俘虏一问,才知道,韩国将军告诉哈罗德少将:“中共军队5次从马良山逃走,连一支步枪都没有丢下,说明中共军队等你上钩,千万别上当。”

争强好胜不行

杨得志决定:1951年11月5日清晨4点,全歼英军第28旅苏格兰皇家边防团第1营,和马良山上的美军。杨得志配给191师包括喀秋莎在内的60门大炮和坦克。有了这些武器,191师的师长在11月4日16点下令:“总攻!夺回马良山。”马良山战斗,打了3个小时。战斗结束后,191师的领导向兵团和军的领导报告战斗结果:俘虏英军46名,“苏格兰团”第一营和美军的1701名官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布满阵地。191师伤亡1694人。

王耀南用颤抖的手,抚摸着阵亡通知书,对191师的领导大声喝道:“叫你们明晨4点进攻马良山!为什么今天16时,光天化日下,就攻打马良山!白白牺牲了这么多战士。你们怎么把阵亡通知书递给他们的年迈的老妈妈!”191师的领导一惊,191师长谢正荣说:“我们错了。进攻马良山战斗有误,表面阵地不应该用人去争夺,用炮就可以解决问题……”杨得志说:“不应该伤亡那么多战士。本来是一台好戏,让你们演砸了。王耀南主任还准备请你们到北京政协去做报告。”“到了北京,烈士的妈妈问你们要儿子,你们怎么回答?你们回去好好做个检讨。”

在坑道中开展冷枪运动

美军对马良山发射了778万发炮弹。马良山318高地炸成317高地,216.8高地炸成了215高地。

1951年9、10两个月,志愿军在坑道中开展冷枪运动。美军伤亡2.2万人。

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体系,经受了初步检验,坑道工事的优越性进一步得以体现。坑道有炉子供暖,志愿军战士可以在坑道里包饺子,吃新鲜的萝卜、芹菜。

开展坑道战以后,每天,志愿军的阵亡人数由原来的150多人,降为2至3人。

人民军使用坑道战也是得心应手

朝鲜所有的山脉都是由北边白头山延伸到南海边九在峰的白头大脉,都是由花岗岩石组成。人民军战斗的地方在东海岸金城的东边,金城是三八线的东大门,5个山头环卫金城,由朝鲜人民军第5军团防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