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费增长合情合理合法合规

作者: 何雷

2003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2023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15537亿元,比2022年预算执行数增长7.2%。这一数据一经公布即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特别是美西方国家一些反华势力趁机再一次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等。我们有责任、有必要驳斥他们的无稽之谈,揭露其险恶用心,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军队故事、中国军费故事,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一、中国国防费增长是人民军队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需要

国防费是用于维护国防安全和保障军队建设的专项经费,是国家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可能,是我国确定国防费投入规模的基本依据。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深刻调整,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频发,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随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陆地边界最长、海上安全环境十分复杂的国家之一。我国与14个国家陆地接壤,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陆地边境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目前与一些国家还存在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人民解放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任务艰巨。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中唯一没有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常任理事国。台湾与大陆分离已达70多年之久。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在美西方反华势力的怂恿和支持下,分裂祖国的活动猖獗,严重威胁台海安全稳定,破坏两岸和平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人民解放军肩负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使命神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国家的海外利益不断扩大,但也面临着国际和地区动荡、恐怖主义、海盗活动等现实威胁。人民解放军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战略需求愈发凸显。

中国是负责任的世界大国。随着现代化建设发展和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联合国框架内,人民解放军担负着国际维和、远海护航、人道主义救援、打击恐怖主义等任务。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更多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的期待不断增强。人民解放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责任重大。

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人民解放军为巩固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外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的神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国际国内安全形势,人民军队使命任务,党和人民的希望重托,都对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对国防费的投入也提出了相应的实际需求。

二、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国防费增长提供了可能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包括经济在内的现代化建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自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态势,战胜新冠疫情等严重影响,经济建设稳中求进、稳中有进,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GDP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约合17.7万亿美元),人均GDP从3.98万元提高到8.1万元(约合1.25万美元)。2021年,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022年,GDP超过121万亿元(约合18万亿美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人均GDP达到8.57万元人民币(约合1.27万美元)。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为适度增加国防费,不断满足国防安全和军队建设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党和国家对国防安全高度重视,对军队建设非常关心。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各方面都需要经费投入的情况下,继续适度增加国防费,是党和政府从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正确抉择,提供的坚强政治保障和经费支持。随着国防安全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防费还将不断适度增长,这应该是一种必然趋势,任何外国说三道四、横加指责都是徒劳的。

三、中国国防费增长适度、公开透明

中国国防费的投入,坚持发展与安全兼顾、富国与强军统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勤俭建军与提高效益统筹并举的三项原则,始终保持合理适度的规模。近年来,中国国防费主要用于提高和改善官兵生活福利待遇;加大武器装备建设投入,提高现代化水平;保障军事训练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等需要。随着国防费合理适度的增长,国家的国防安全进一步巩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战斗力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国防费与世界其他军事大国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自2009年以来,中国国防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绝对数不到位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的1/3;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军事大国相比的相对数也处于较低水平,无论是占GDP的比重、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还是国民人均数、军人人均数等都有不小差距。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2022年全球军费开支达2.2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2%。而中国长期以来国防费开支仅占GDP的1.3%左右,低于全球国防费开支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左右。近年来,受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美国在债台高筑,政府债务高达31.4万亿美元的情况下,国防费仍逐年增长。特别是2023财年,美国国防费预算较上一财年增长超过10%,高达8579亿美元,占世界各国国防费总量的40%左右,比其后面9个国家的国防费总和高出20%左右。受国际安全形势特别是俄乌冲突的影响,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英、法、德、波兰等国普遍增加国防费,增长幅度都比较大。而中国2023年国防费预算按照当前的汇率换算约为2250亿美元,实际上低于2022年中国国防费当时的美元数(2295亿美元)。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对中国国防费增长的非议,不是不明真相,就是持双重标准、别有用心。

中国政府是讲诚信、守信用的人民政府,国防费的投入、使用对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都是公开透明的。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每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交包括国防费在内的财政预算报告和决算报告,经审查批准后向国内外公布。从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在定期或不定期发表的国防白皮书中,向国内外公开介绍国防费的数量、保障范围、主要用途等情况。自2007年起,中国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每年向联合国提交上一财政年度国防费开支的基本数据。所以说,中国国防费根本不存在、也没有必要存在所谓的隐形军费。

中国国防法规定:“国防经费依法实行预算管理。”中国是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中国军队是坚持依法治军的法治军队。人民解放军实行严格的财政拨款和预算管理制度,依法依规管好用好国防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四、中国国防力量增强是捍卫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力量的增强

中国国防费的增长,必将为增强国家安全和国防力量,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中国是热爱和维护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求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担当。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实行积极防御,已旗帜鲜明地写进新修订的国防法,成为始终不渝、长期坚持的基本国防政策。中国既不走一些西方国家追逐霸权、“国强必霸”的老路,也不走军备竞赛、穷兵黩武的邪路。无论国防费投入多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扩张、永远不谋求建立势力范围,也永远不搞军备竞赛、永远不会威胁任何国家。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郑重指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经济蓬勃发展、国防不断巩固、军队日益强大,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没有侵略过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占领过别国一寸土地。与个别邻国发生的为数很少的边境和海上武装冲突,都是在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危害,和平手段全部用尽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中国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纠纷和海洋划界争端,目前已经与全部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与有关国家在海洋划界问题上取得了重要共识。

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出兵国,在联合国框架内,承担着单独或与其他国家军队一道遂行国际维和、远海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要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自1990年首次派遣军事观察员,30多年来已累计派出近5万人次维和人员,先后参加25项维和行动,有16名官兵牺牲在维和一线。目前,仍有2200多名官兵在联合国7个任务区及联合国总部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并组建完成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自2008年12月,中国派出首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和打击海盗任务,10多年来累计派出44批护航编队,共计130余艘次舰艇,近百架次直升机,3万余名官兵,为1500多批、7000多艘中外船舶护航(其中一半为外国船舶),解救、接护和救助遇险船舶近百艘,查证驱离疑似海盗船只约3000艘。2012年以来,组织或参加马航MH370失联航班搜救、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尼泊尔抗震救灾、汤加火山爆发灾害救援和近期的土耳其、叙利亚抗震救灾等国际救援行动;新冠疫情暴发后分别向巴基斯坦、柬埔寨、埃塞俄比亚等20多个国家军队提供抗击疫情的物资、疫苗、技术或专家援助,博得受援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事实雄辩证明,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有信心、有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