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祖国/张帅 综合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出发,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为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自2014年以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每年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推动了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9月11日至17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网络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福建福州开幕
据央视网消息,9月11日上午,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十部门联合举办的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福建福州正式开幕。本届网安周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至9月17日。一周时间里,各类网络安全宣传活动精彩纷呈,网络安全法治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推动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氛围更加浓厚。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从201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本届网安周继续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安全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宣传《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国家标准,通过论坛、研讨、展览、竞赛等形式,党政机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全面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作为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安全博览会9月10日至16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博览会展览面积约2万平方米,设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产品与服务等展区,以及福建网安企业特展区,全国70余家单位、企业参加展览。
本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更加突出人民性,在常态化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七进”活动的基础上,福州还推进建设网络安全主题街区、主题公园,开通网络安全主题公交、主题地铁,凝聚起全社会维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力量,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面对复杂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网络安全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前夕,福州市获批创建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福州)基地,将聚焦培养高质量的网络安全应用型人才、建设前沿创新技术研发平台、培育网络安全产业集群,大力推动福建省网络安全产业人才融合发展。
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发布的《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3月,国内已有80所高校开设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32所高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
9月13日,《网络安全人才实战能力白皮书—人才评价篇》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发布。白皮书显示,本科及以上院校是培育网络安全人才的主力军,培养了90%的网络安全新生力量。网络安全竞赛演练成为院校评价网络安全人才实战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各类网络安全技能比赛活动在全国火热开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在云计算服务安全分论坛上,移动云、联通数科、天翼云、华为云、阿里云等8家云服务商联合签署了《云计算服务安全自律公约》,推动云计算行业自律和共治。
连日来,各地积极开展网络安全进基层活动。方言快板小曲传唱网络安全知识,趣味问答互动寓教于乐,专家讲座科普防诈骗“攻略”……活动以通俗易懂、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
此外,针对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部门还围绕法治、金融、电信等重点领域和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推动网络安全宣传接地气、聚人气,让网络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网络安全关系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互联网通达亿万群众,连接党心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要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既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新应用,又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络安全为人民。守好网络安全防线,更好为人民美好生活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进一步解决好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防范等人民群众关切的网络安全问题,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惠及14亿多中国人民。
网络安全关乎人民幸福,关乎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安全感。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庞大的网民规模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网络安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关系着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高低。近年来,有关部门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严厉打击“网络水军”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等突出违法犯罪,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色情等乱象也得到有效整治,有力维护了网络安全环境。
网络安全靠人民。人民群众是网络安全依靠的关键主体,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网络安全,人人有责,每位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对于建设和实现网络安全至关重要。维护网络安全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安全中的主体作用,每位公民应严格自律并自觉维护网络安全,对发现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要及时向网信、公安等部门举报,积极为维护网络安全秩序作出贡献,构筑起维护网络安全的钢铁长城。
据统计,当前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将地球上的每个人紧紧相连,网络已经深度融入百姓生活,并且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家治理等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防不胜防的电信诈骗、不经意间的信息泄露……大到国家机密,小到个人隐私,网络安全防线稍有松懈,就有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9月11日下午,随着三架中国民航包机降落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64名从事虚假投资理财类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被河北、河南、重庆公安机关从老挝押解回国,加上前期由安徽公安机关押解回国的15名犯罪嫌疑人,此次中老警方开展警务执法合作抓获的179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押解回国,涉及全国13个省(市)的270余起重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告破。
为坚决遏制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公安部部署云南公安机关强化边境警务合作,持续开展多轮次打击行动,先后有1482名涉诈犯罪嫌疑人移交我方。9月16日,打击行动再传捷报,云南普洱公安机关持续开展边境警务合作,又有109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和一批作案工具移交我方,其中网上在逃人员11名,形成持续打击态势。
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接下来,邀您一起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2018年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多次说过,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网络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切断网络犯罪利益链条,持续形成高压态势,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要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2018年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
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网络安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个技术漏洞、安全风险可能隐藏几年都发现不了,结果是“谁进来了不知道、是敌是友不知道、干了什么不知道”,长期“潜伏”在里面,一旦有事就发作了。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和市场化引导,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确保大数据安全,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护。
——2017年2月17日,习近平在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既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新应用,又积极利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引导新技术应用。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4月20日,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8年4月22日,习近平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