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20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

作者: 韩东起

合作共赢20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0

金秋九月,邕江之畔,绿城南宁喜迎八方宾客。承载着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共赢梦想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简称东博会和峰会)9月16日至19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东博会主题是“和合共生建家园,命运与共向未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打造经济增长中心”。中国和东盟各国高规格代表团共襄盛会,共签订投资合作项目470个,总投资额达人民币4873亿元,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均创历届新高。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东博会和投资峰会创办20周年。依托东博会和投资峰会平台,中国与东盟不断增进互信、增加共识,全方位合作走深走实,高水平开放向宽向远,谱写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建“一带一路”美丽篇章。

20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积极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共襄合作盛举,共筑互赢平台,战略互信不断巩固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升级发展,“南宁渠道”不断扩宽通畅,合作平台不断丰富延伸,带动作用不断显现增强,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合作共赢之花。本期特别关注从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平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助推器、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务实平台、广西亮丽的名片等方面全面回顾中国—东盟博览会20年来的发展历程。

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平台

每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开展高层对话,增进战略互信,凝聚合作共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加快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地区力量。

增信释疑,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关系深入发展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友好交流、增进政治互信的高层对话平台,为双方友好合作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政治保障。每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通过开幕大会演讲、双边多边会见、纪念活动等,就深化睦邻友好关系、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各国发展规划对接、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不断增强共同意志、协调共同行动,推动双方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促进中国-东盟关系从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推动双方建立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2020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发表重要视频致辞,指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务实平台”、倡议“用足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功能, 为中国—东盟乃至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全面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强调“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指导下,推进各领域合作,维护本地区繁荣发展良好势头,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方愿同东盟一道,设计和举办好纪念活动,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东盟国家领导人在演讲中高度赞扬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的成就,对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反响积极。当届主题国老挝总理通伦表示,老挝政府和人民将继续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与其他丝路沿线国家共创共享和平、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对接,进一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2021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向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致贺信,指出“面向未来,中方愿同东盟增强战略互信,深化抗疫、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早日生效实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好本地区繁荣发展良好势头”。当年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带来了许多机会,通过包括东盟东部增长区在内的次区域合作,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柬埔寨首相洪森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和东盟应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抗击新冠疫情,维护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保障民众的生活。当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后2个多月,在2021年11月举办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中国-东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12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发表重要致辞时指出:“中国同东盟作为友好近邻和战略伙伴,应该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携手推进深度合作,共同赢得持续发展。”

推动双方达成合作路线图和行动计划。2020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发表重要视频致辞,强调“中方愿同东盟一道,按照《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21-2025)》,推进未来5年各领域合作;落实《中国一东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依托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加快推进现有经济走廊和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

2006年第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与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同期在南宁举办,中国领导人和东盟10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共同出席盛会。纪念峰会签署了《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成为双方合作的路线图和行动计划。

推动双方友好合作从“黄金十年”再创“钻石十年”。2013年,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演讲中高度评价10年来双方战略伙伴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了在双方友好合作“黄金十年”基础上再创“钻石十年”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打造自贸区升级版、推动互联互通、加强金融合作、开展海上合作、增进人文交流”等5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东盟国家领导人积极响应,老挝总理通邢提出“加强贸易合作”和“加强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越南总理阮晋勇表示“支持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表示“新加坡非常欢迎中国关于升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议,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东盟与中国之间的互通互联”。

战略对话,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凝聚共识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大会上,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充分发表真知灼见,凝聚“五通”合作共识,双方代表性观点摘要如下:

政策沟通方面,2019年是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愿景》开局之年,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共建“一带一路”,共绘合作愿景”为主题。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开幕大会上提出深化战略对接、深化经贸合作、深化互联互通、深化创新合作、深化人文交流等5点建议。当届主题国印度尼西亚总统特使卢胡特表示,印度尼西亚认为本地区应该加强合作,共同繁荣,而不是开展战略竞争,印度尼西亚将与东盟其他成员国及中国共同努力,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设施联通方面,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在致辞中指出“依托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当届主题国老挝总理潘坎在致辞中指出“将于2021年12月2日老挝国庆正式运营通车的老中铁路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标志性项目,更是在‘四好’(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精神基础上,推进新时代老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构建老中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

贸易畅通方面,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共享RCEP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为主题,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开幕大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中方愿同各方共同高质量实施RCEP,充分释放一体化大市场的巨大潜力,我们愿同东盟各国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当届主题国马来西亚总理伊斯迈尔在演讲中表示,我们必须努力保持供应链不中断,通过消除贸易壁垒,使基本商品流通和服务流通便利化。

资金融通方面,在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指出“要积极推进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解决本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融资瓶颈,推动地区的共同发展。”当届主题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就进一步促进东盟—中国经济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包括建设升级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加坡对这些倡议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与中国密切合作,并就相关细节作进一步的探讨”。

民心相通方面,2019年是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 在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方愿与东盟各国进一步扩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智库、 青年、体育等领域合作,夯实双方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缅甸第一副总统吴敏瑞在演讲中指出“中国提出了一系列计划,尤其是蓝色经济、高级城市合作、中国-东盟青年领袖奖学金项目、2019年媒体交流年、2020年数字经济合作年等,缅甸支持这些计划”。

强化认同,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入人心

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提出“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东盟各国对这一倡议给予积极回应。10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肩负着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使命,不断增强理念认同、情感共鸣、经验分享,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进入低迷的新形势下,中国-东盟博览会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商抗疫合作、共促经济复苏、共谋双方关系走深走实的重要平台。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峰会开幕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视频致辞,全面回顾近年来中国同东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并指出新形势下,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构建开放包容的地区架构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主席就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4点倡议:提升战略互信,深入对接发展规划;提升经贸合作,加快地区经济全面复苏;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提升抗疫合作,强化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致辞,擘画了“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蓝图,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坚定信心,是积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当届主题国老挝总理通伦表示,老挝政府和人民将继续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对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表示,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促进疫情后的区域经济复苏,并深化东盟与中国在贸易、旅游、投资等关键领域的合作。缅甸总统温敏表示,实施中缅两国互利的“一带一路”项目,加强数字经济合作,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促进贸易和投资,缓解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示,让我们进一步加强各国间友好合作,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蓝图下,实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目标。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场危机更加凸显了维护多边主义、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泰国总理巴育表示,要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丰富双边合作。越南总理阮春福表示,值此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10周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之际,应以此为契机推进合作,并致力于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和各自经济增长。

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以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向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致贺信,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发展成就,表达了对加强中国—东盟合作的良好期待,擘画了中国—东盟关系的新蓝图。东盟国家领导人在开幕大会视频致辞中高度认同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成就,表达了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马来西亚总理伊斯迈尔表示,我坚信,东盟和中国将继续加强合作,将双方战略伙伴关系提升至更高的水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