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俄乌、巴以战事升级有益于成功推进 “一带一路”

作者: 杨晨

避免俄乌、巴以战事升级有益于成功推进 “一带一路”0

在中国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不久,地球另一端的中东火药桶巴以再次爆发严重冲突。美国、以色列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无数积怨,是导致这次巴以冲突最主要的原因。虽然此次冲突发生在遥远的中东,但在“一带一路”的视角下,此次冲突就对中国海外利益形成直接或间接威胁,而且现在美国、俄罗斯、中东各国也都很有可能卷入其中,这些国家中多数都是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合作伙伴。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如果不受控制反而持续扩大,对“一带一路”毫无疑问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

中东战事是否会波及“一带一路”?下一个会是埃及?

中东地缘向来十分重要,这里是连接欧亚非大陆的“大桥”。可以说,这座“大桥”如果长期处于严重战乱,欧亚非的连接贯通就受到严重影响。土耳其扼守欧亚大陆最重要通道,暂时无战乱之忧,但北面的邻居乌克兰已经在美国挑动下战火纷飞,黑海通道屡次受到战争威胁。而巴勒斯坦加沙地带一旦被以军占领,埃及西奈半岛与长期觊觎它的以色列之间将不再有战略牵制,同时会有大批巴勒斯坦难民进入西奈半岛。穿过西奈半岛,就是欧亚非之间最重要的海上通道苏伊士运河,霸权国家对于这条运河早已垂涎欲滴,届时不能排除以色列借口打击逃亡埃及境内的哈马斯成员重新策划发动新的侵略强占西奈半岛的军事行动。

以色列“复国”后,曾经一度占领西奈半岛,后埃及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帮助下,突破巴列夫防线驱逐以色列军队,收复了整个西奈半岛,也令埃及成为唯一一个战胜过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一跃成为中东强国和美苏都曾争取的对象和能够一定程度上代表东西方国家调解巴以冲突的国家。但收复失地后,埃及总统萨达特不顾阿拉伯盟友的反对,在美国的斡旋下与以色列交好并与以色列签订《埃以和平条约》。这一媾和也为多年后这个中东话事人在美国的“颜色革命”下国力、影响力被削弱埋下伏笔。

综合网媒报道,1970年纳赛尔去世后,埃及副总统萨达特接任总统。埃及对外关系开始由“亲苏反美”转向“亲美反苏”,对内放弃自主工业化道路,开始推行“开放政策”,一时间外资蜂拥而入,也为欧美等国进一步控制埃及打开了大门。1981年穆巴拉克上台后,更是不遗余力地推行“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改革”。

放弃自主的工业化等于是自废武功,埃及彻底沦为西方国家商品倾销地和原料劳动力攫取地,内部原材料和资源被西方工业国家低价攫取,失业严重,倾销而来的工业品对埃及民众进行再一次掠夺。几十年间,埃及国内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私有化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此外,经济上的对外依附性日渐增强,粮食安全也被美国控制。

1981年上台的穆巴拉克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朗的政策以及借伊核问题制裁伊朗, 反对美国对海湾各国及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国的政策,这可能是美国在埃及不断输出煽动的原因之一。

背后的经济逻辑非常简单,国门洞开后,本土工业无法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本土商品缺少竞争力,民众自然会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进而导致民族工业进一步萎缩,只能依赖进口,国家经济被外资掌控。粮食上的逻辑与工业品一样,但后果更加严重,等于是给外资提供了通过粮食价格控制国家命脉的渠道。

在外资疯狂灌入埃及的同时,西方国家资助指导的非政府组织也不断渗入埃及社会。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利用非政府组织诱导埃及走所谓的“民主化”道路,以便弱化埃及的政治能力,进一步控制和利用埃及。1960至2008年间,埃及非政府组织年均增长471个。这些非政府组织平时看似人畜无害,但一旦埃及发生社会动荡,就会到处煽风点火,扩大事态,诱导民众对抗政府。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开始重点培训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并利用这些非政府组织攻击埃及的集权官僚体制,煽动民众。另一方面,美国国际开发署、福特基金会、国家民主基金会、国家民主研究所、国际共和研究所、欧洲人权委员会等境外组织对埃及“金字塔战略研究中心”“埃及经济研究中心”“民主发展集团”等著名智库开展资助,影响埃及政策制定。2010年12月,“阿拉伯之春”颜色革命浪潮席卷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的老大哥埃及也没能幸免。2011年1月25日,埃及开罗、亚历山大等地上百万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半月后,在埃及执政30年的总统穆巴拉克下台。

穆巴拉克被“颜色革命”成功搞下台,美西以重点培训非政府组织和媒体一定还会驻留在埃及国内,现在其对埃及的渗透可能更深,加之埃及民族经济、工业不完备,很大程度上依赖美西国家,一旦外部战事烧到国境线上,一墙之隔的加沙地带巴勒斯坦难民再大量涌入,以色列借口打击哈马斯追杀进入埃及的巴勒斯坦人,则很可能重新强占西奈半岛。

加沙需要维和部队,提防美国挑动扩大战事

考虑到以色列已经在加沙地带制造包括屠杀儿童、炸毁医院这样人道主义灾难,新添30万现役部队随时进攻巴勒斯坦,以及美军两艘航母编队进入巴以周边海域等情况,现在亟待在联合国框架下成立有中俄、伊朗、沙特、埃及抑或还有其他中东国家军事力量参与的维和部队,进驻加沙与以色列控制地带、约旦河东西岸,强行隔开以色列占领军与巴勒斯坦平民,维护人道主义救援,而且越早越好。既防止巴勒斯坦人遭受屠杀,也防止以色列变本加厉作孽将自己“放在火堆上烤”。向加沙派驻维和部队,对巴以双方以及随时可能面临难民压力的埃及都有利。

说到这,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近期坊间有消息称美国因为面临政府要关门的财政困难和国债上限等严重经济困难,要准备收割富有犹太人。因为其他国家在被美国收割多次后,已经学精了,美国盟友能供美吸的“血”也快被榨干了,而美国国内各地穷人掀起“零元购”,中产阶层日子一天天差下来,自2008年“两房事件”以来,美国民众能够供养美国的血汗钱也越来越有限;中美贸易战美国都打不赢,未来美国算计华人的钱成功率也有限,更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美国经济危机。而犹太财团则不同,在美国的庇护下,他们吃了长时间的巨额红利。在美国的枪炮和强权逻辑下,全球特别能发财的领域基本都让犹太人掌握,几次“灯塔国”主导下的世界金融风暴,犹太财团既是操盘者又是获利者,因此犹太财阀个个富可敌国,可是呢,他们又都十分吝啬。现在美国需要少则数十万亿美元才能度过难关,看来看去,就必须要让犹太财团放出巨款才行。可犹太人拿到口袋里的钱哪那么容易再拿出来?因此,霸权统治者存在收割犹太财团的动机,当然也就存在在犹太群体身上发挥它们善于制造混乱纷争从而火中取栗的“长处”。以色列靠美国立国,自然也有许多关键部分拿捏在美国手上,美国要想让以色列乱或是挨揍后发起战火冲突,应该是不难的。

以色列对整个犹太贵族集团的意义何等重要不言而喻,他们为避免老巢出现闪失,犹太财团大出血帮“灯塔国”续命,而拿到这笔巨额保护费的美国利用影响力帮以色列当然也就不难想象了。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析:个个富可敌国的犹太财团拿出巨额财富帮“灯塔国”续上“灯油”,继续获得其末代霸权的支持保护,但花了巨额保护费的犹太集团能做赔本交易吗?上文已经说了,已经衰败的美国能够继续提供给巨鳄收割的项目已经不多:新兴国家纷纷崛起,不仅是意识的崛起,在防止霸权盘剥的手段上也有所增强,许多国家在面对美式收割时还团结了起来;乌克兰战局一直不利于美方,美国也就很难通过军事策动新的经济收割,还得不断往战场上投入金钱;华为自主5G功能手机征服我国和国际市场的佳绩,基本上宣告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以完败而告终;日本、韩国、欧盟配合美国收割的经济泡沫早已被挤碎,日本接连排放核毒液、日本人全体饮鸩止渴的招都使出了,霸权国家的资本危机依然无法去除,还愈演愈烈,美国还能从其盟友处吸榨多少可想而知……

如果犹太财团的巨额保护费换不来巨额的经济回报,那他们就极有可能拿他国之土地填一己之欲壑。而衰败中的美国,同样存在通过打代理人战争抢夺地盘特别是战略要地来“换手气”摆脱博弈被动局面的战略动机,以此来维系自身霸权地位。

美以若发动战争为何难以取胜?

乌克兰战场打响后,外媒便报道有大批犹太人进入乌克兰,加之泽连斯基也是犹太裔,以色列鸠占鹊巢先例在前,这样就自然引发坊间关于以色列将“搬家”到乌克兰的传言。然而面对强大俄罗斯军事力量,美西乌军队长期处于被动,更是无法战胜强俄,于是这场“搬家”计划大概率要泡汤,很难成为现实。就连以色列领导人也呼吁泽连斯基回国参战,由此可见以色列人对鸠占乌克兰已经不抱太多希望。那么接下来以色列很可能就近攻击,主动出击加沙,占领巴勒斯坦所剩不多的领土后,在进军西奈半岛,西奈半岛是犹太人出埃及的一个重要地理节点,而乌克兰的许多领土也是当年可萨犹太部曾经建国的地方,因此,不能排除未来“西奈有事”。

凭借现在埃及实力,单独对抗美以怕是凶多吉少,一旦美以军事力量进入西奈半岛进而控制苏伊士运河,那将对中东甚至欧亚非地区局势产生严重影响,对南南合作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也必然从战略上威胁到“一带一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中东国家、我国和俄罗斯都不能接受这种局面。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美军败走阿富汗,近十多年来俄、伊力量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取得强势地位,美国军事力量在中东已经事实处于龟缩状态,从伊拉克、叙利亚、沙特等阿拉伯国家都坚定联合伊朗反对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一点就能看出,美国挑起和发动的叙利亚和伊拉克战争都失败了,其中伊拉克还刚刚宣布放弃以美元交易石油,美国在伊拉克输的连裤衩都不剩。美国的这两场失败可能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这其实是美西霸权控制的媒体很少对上述两场失败进行宣传罢了。

据网媒报道,前不久,一支俄罗斯部队突然进入加沙地带,虽然人数不多,可以色列上下也惹不起这些俄军,一旦这些俄军出现多人伤亡,俄战略轰炸机和超音速导弹就能把以色列的一些城市炸成现在加沙的这个样子。这里我们要将上述来源于媒体的消息和分析结论一一摆出来,才能有助于我们对中东战局得出准确的判断:现在的伊斯兰世界在反以保巴问题上十分团结,俄伊斯兰(联军)士气正盛,而美以则是强弩之末。如果以色列用强开战,侵入加沙造成大量巴勒斯坦人进入埃及境内,进而以色列再以打击哈马斯为借口入侵埃及,加之埃及以前被美西以渗透势力里应外合,埃及一家恐难以抵挡,因此俄罗斯和伊斯兰联军应提防以军全面占领加沙并入侵埃及。上文中提到向加沙地区派驻有中俄阿伊等参与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是尽早结束巴以冲突、确保中东稳定的有效方案。

美国或让以色列失望了,以色列强行动武必败

美国总统拜登来到以色列访问前后讲话左右逢源,并未公开支持以色列占领加沙,这恐怕会令以方感到一丝不安。说实话,现在以色列与对方军事力量交锋没有完全的胜算,如果美国不能鼎力支持,或是美国不做亲自下场的底牌保证,以色列的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可能草草收场,否则以赌博用强甚至可能引火烧身。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漫长脆弱的防线,和已经被哈马斯武工队渗入的国土,能够禁得起轮番不断的折腾?原本就示威不断的以国内部可能更为分裂,现任政府能否继续执政都会成为问题。这种情况下,如果以色列不在国际社会调停下借坡下驴终止进攻,定会招来一场空前的伊斯兰圣战。缺乏人口基数和战略纵深的以色列,在战斗经验实力全面提升的伊斯兰军事力量面前,已无全面优势。

以往美国实力鼎盛,阿拉伯联军都敢和以色列开战,现在美国实力衰败,伊斯兰军士气正盛,更有挟战胜美国侵略军之勇胜利之师和历经一二十年对美以战火洗礼的数十万野战部队,以国岂能平安渡劫?有媒体视频报道,伊朗大军的重型装备,正在源源不断运往斗争前线,周边各阿拉伯武装力量也都在厉兵秣马展开局部攻势。反观以方,除了对平民大打出手能够取得胜利外,对决当前阿拉伯任何一支武装力量,都占不到上风。不知道现在的以方能否客观洞察到这些现实问题。

现在,美国人已经按不住阿拉伯世界,那如果此次拜登访问不能按住以色列,以色列在外援弹药不充分的情况下也要强行用兵,不具备迅速取胜的条件,陷入旷日持久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是以色列不收手将要面临的大概率事件。

由于以色列在内线基本找不到敌人在哪,在外线抬眼一看都是敌人,表面上看以军美式装备强大,但弹药和油料的补给美国人能否跟上还有问题,如此腹背受敌、内外皆敌,先期战斗又一败涂地士气低落带丢人现眼,指挥系统急于开战又找不到对手,情报系统似大面积失灵打起来或成睁眼瞎,而多年的战场熟悉和渗透的对手对以却比较了解,战斗打响后靠袭击平民捞不到战绩却惹来全球声讨,这些都是当前以方的短板和危困局,这样打起来,以军胜面不大。

现在以军唯一的军事优势就是武器装备,但这一优势很大程度取决于美方支援。可老美已经被乌克兰战场上的战斗民族拖累够呛,美国国内军火商唯利是图,让他们援助以色列也要看犹太人能否将其喂饱。就算是喂饱了,跨大洋运送军火属劳师袭远,这些都是用兵大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