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深化全民国防教育

作者: 何雷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深化全民国防教育0

党的二十大是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近日,本刊记者就报告中“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深化全民国防教育”问题,对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中将进行了专访——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您认为最主要的标志性工作有哪些?

何雷:国家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领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况,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国家安全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国际国内安全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有力推进国家安全理论、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实践活动的创新发展,国家安全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为继续推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制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与此同时,国家安全理论更加科学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更加巩固,成为举世公认的当今世界最安全、最稳定的国家之一。

我认为,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国家安全建设方面最突出的标志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组建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为新时代加强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强体制保障。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2014年1月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统筹协调解决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习近平同志担任主席。这在新中国历史上,在我党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对于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是创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加强国家安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习主席在组织领导国家安全工作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思想。2014年4月,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习主席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并全面阐述了科学内涵。其核心思想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要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三是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为新时代加强国家安全提供了战略指导方针。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安全战略文本。纲要强调在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家安全的绝对领导,坚持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和重大利益,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四是颁布国家安全法,为新时代加强国家安全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2015年7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安全的专项法律,为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国家安全法的制定并实施,表明把党关于国家安全的政策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固化为法律规范,把国家安全工作纳入到国家法治轨道上积极推进。

记者:相比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国家安全的表述,您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调整?

何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在国家安全理论、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创新发展,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国家安全得到进一步加强巩固。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强调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两个章节中,对国家安全论述的基础上,又把国家安全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问题,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一章节中进行专门论述,全面、系统和深入地予以强调。

我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对十九大以来五年乃至十八大以来十年国家安全工作进行了科学总结,给予充分肯定。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十年来,“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制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二是把对国家安全的地位作用和理性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论述的十五个章节之一单列出来,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既突出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极端重要性,又表明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理性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国家安,社会稳;社会稳,百姓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得不到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国家安全作为“民族复兴的根基”,把社会稳定视为“国家强盛的前提”。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深刻阐明了二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地位、逻辑关系,是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和国家生存发展的可靠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国之大者”和重大原则,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愿望和根本利益。国家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条件,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更为巩固”、“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平安中国建设扎实推进”,作为今后五年国家安全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建设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等等。据此,又提出应当做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是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必须为之努力奋斗。

与党的十九大报告相比,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更为深刻,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基本要求和具体举措也更加全面、有力和完善,必将为开创国家新的安全格局,为支撑国家新的发展格局提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可靠保障。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当前国际形势作出哪些判断?如何在国际视野下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国家安全观?

何雷:谋大事者必先观大势。正确判断国际国内安全形势,是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和方针政策、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基本前提。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国际国内安全形势进行深刻分析,做出科学判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多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对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出了更为严峻挑战和新的更高要求。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国际国内安全形势面前,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站稳脚跟立场,掌握战略主动,做好自己事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和全球安全倡议不动摇,统筹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为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国际格局。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您认为应当如何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何雷: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出的一条基本要求和任务,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需要做,诸如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等。其中“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涉及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是全民的共同愿望和殷切期盼。我们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至上。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既是党和政府执政的重要任务,也是全体人民的期望和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当做重要责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平安一方,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尽职尽责,做出应有贡献。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还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全体人民应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素养,以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的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到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战争”之中,扎实奠定国家安全雄厚的群众基础,筑牢坚固的人民防线。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是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的基础性工程,是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首先,要把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根本指导。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科学体系,既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魂和纲,也是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要把学习贯彻国家安全法作为重点内容。国家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国家安全的专项法律,对国家安全的概念、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基本要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职责、制度、保障等,做出全面规范,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法律依据,也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学习理解国家安全法的基础上,还应当结合国防法、网络安全法、反间谍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一并学习,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国家安全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再次,要把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关键少数。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负有双重责任,不仅要组织好本单位国家安全教育,而且要带头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站在前列、当好榜样、做出表率,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各类学校在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中负有重要责任,应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第四,要把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作为基本要求。开展国家安全教育重在“全民”,难在“全民”,也成在“全民”。必须在“全民”上下功夫、用气力,使全体人民增强国家安全观念和忧患意识,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提高全民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应当把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家全民教育体系,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国庆节、烈士纪念日等,开展严肃认真、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国家安全教育,探索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的新路子,改进国家安全教育形式和方法,切实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