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考察
作者: 李海媚党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全党践行初心使命、增进团结统一、应对风险挑战的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庆祝建党3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这是党领导新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党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
(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新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严重困难。首先在国际上,新中国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在国内,境外势力的干扰、封建主义残余势力的破坏都给新政权的稳定带来了威胁。在经济方面,战后的中国经济基础薄弱,大量人口仍处于贫困状态。社会安定方面,存在大量土匪、流寇等群体,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如何组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恢复经济、完成革命遗留任务,保持社会的安定和发展,这是党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新形势下继续夺取社会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认识党的历史,掌握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把马克思主义用到具体工作中去,因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建设新中国的必然要求。
(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客观需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局面。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新解放区内,群众对共产党的了解有限,容易被各种谣言误导。朝鲜战争爆发后,敌特制造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谣言在各地扩散,造成人心惶惶。广大群众甚至有些党员干部因不了解时事,受谣言的影响,也造成了社会层面的人心不稳。二是各阶层思想比较复杂,部分老党员滋生出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新党员的数量发展较快,但质量欠佳。社会各阶层思想上也存在偏差。开展党员教育,改造知识分子、工人、农民的思想,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党在吸取延安时期开展党史学习的经验基础上,号召全体党员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统一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举措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挑战,以及外部的政治压力和经济封锁等威胁,中国共产党需要强大的领导力和组织力来应对执政挑战。因此,加强执政党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成为一项重大的任务。当时党内的问题体现在:一是理论教育工作较为薄弱,存在着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危险倾向。如艾思奇指出,“在我们极多数的干部中间,马列主义的理论知识水平还是很低,我们甚至于缺乏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这种情形,与中国今后愈益复杂的革命任务极不相称”。二是党员干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较低,不善于运用理论来解释和指导实践工作。李达指出,“只有通过学习党的历史,才真能学习到毛主席如何应用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决定中国革命的总路线”。因此,党史学习教育成为提高党员素养、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党史学习教育的具体实践
(一)组织合力:党的宣传组织与群众宣传组织形成联动
党史学习教育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的各级组织及政府机关、各民主党派及群众宣传组织的有机联动下开展的。首先,党的宣传网成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组织。1951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指示要有系统地建立对人民群众的经常性的宣传网。到12月底,全国共有宣传员155万余人。宣传网以各级党委宣传部为中心、以报告员和宣传员为核心骨干,依托党支部、青年团、工会等机构开展党史宣传工作,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强劲工具。此外,读报组、通讯组、广播组等群众宣传组织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以读报组为例,1952年初,全国各地的工厂、农村、街道和学校都普遍建立了读报组。党的宣传网与群众宣传组织互相配合、形成联动,充分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广大党员和群众中去。
(二)内容融通:党史学习与理论学习、时事教育有机融合
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和时事形势,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讲,在内容上将党史学习与理论学习、时事教育融会贯通,拓展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首先,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毛泽东思想有机结合,从党史学习中把握规律。党员、干部重点学习《毛泽东选集》和胡乔木撰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学习的主要目的,一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通过研读毛泽东著作,领会其思想及其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把握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二是通过学习党的革命斗争史,加深对马列主义的理论认识,提高阶级觉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实现思想改造。其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心任务紧密结合,提高群众的觉悟,激发群众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如北京市工商界将学习毛泽东思想与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充分结合起来,有效动员全市各行业、各市场、各区加强抗美援朝运动,推动思想改造。
(三)形式多样:党媒发挥领航作用,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核心媒体主要包括党报、党刊、电台等,党媒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首先,党媒积极宣传党史和毛泽东思想。一是在报刊上宣传党的革命斗争史。如《人民日报》陆续登载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撰写的文章和毛泽东同志的论著。二是出版党史学习教育资料。如胡乔木所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成为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的重要论著,华北人民出版社还绘印了《中国共产党三十年连环画》,使农村不识字的党员也能进行学习。其次,各级党组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党史学习积极性。广大农村还充分利用座谈会、广播、黑板报、快报、漫画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和学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党史学习使党的意识形态逐步在社会扎根,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三、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党史学习教育有效增强了党员的自我认同,提高了全党的理论水平,同时增进了群众的政治认同,赢得了广大群众对新政权的普遍支持,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指引。
(一)提高了全党的理论自觉,加强了党的建设
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路径,其成效体现在:第一,改变了党员、干部的落后思想,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如察哈尔省(1952年11月15日,察哈尔省撤销,划归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市)举办了党史教员训练班,学员们深入检查自身是否存在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作风、个人英雄主义、工作中的主观主义等,并努力进行克服。第二,提高了全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水平。如天津市干部通过对《实践论》的学习,大多数干部初步学会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改进了实际工作,打消了过去认为“学习理论和业务无关”的思想。很多地方建立和健全干部理论学习的教学组织,组成理论教育队伍。第三,增强了党员干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尤其是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后,各地加强了工作中的调查研究和克服对问题草率下结论的偏向,一般干部也扭转了过去不愿下乡、下厂、下矿的思想,愿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
(二)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联系,增进了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
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强调党的宣传工作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服务。首先,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和宣传党史,不仅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效果显著,报告员和宣传员通过深入工厂、学校和企业单位作报告,增进了党员和群众对党的认识,明白了党的艰苦斗争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道理。其次,在组织群众学习时,注重宣传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生产技术知识,以读报组为例,群众通过参加读报活动,不仅学到了生产技术知识,也提高了自身文化水平,由此深刻建立起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进一步认识到党的光荣和伟大,如《毛泽东选集》出版后,许多解放军战士、海员、学生和少数民族的干部在各地新华书店购书处意见簿上写下“我学习毛泽东选集,就觉得毛主席站在我的面前向我指出着前进的方向”等内容。
(三)党史学习教育以学促干,推动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
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切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首先,党史学习教育提高了群众的政治参与度,通过学习,广大群众改变了过去不问政治的第三者立场思想,在学习党的革命斗争史后,许多党员和群众都表示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积极投身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其次,党史学习教育促使广大群众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如华东地区工人群众听了中共中央华东局举办的党史报告后,向中共支部保证搞好爱国增产捐献运动。很多厂矿工人在了解党的艰苦奋斗史后,积极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制定生产计划。党史学习教育凝聚起群众强大的精神动力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有力保障了新中国的生产建设。
四、结语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党史学习教育在提高党员和群众思想觉悟、推动党的建设、新中国的建设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思想引领作用。政治上加强了党的领导,思想上改造和塑造了政治新人,有效提升了广大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实现了政治社会化和资源整合,助力经济的恢复和国家的建设。新时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更应总结以往的成果经验,将党史学习、理论学习与当前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合力,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艾思奇全书》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达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北京市工商界举行动员大会决定广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并加强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学习[N].人民日报,1951-11-10(1).
[4]中共察哈尔省委宣传部举办党史教员训练班的一些收获[N].人民日报,1952.08.19(3).
[5]一年来各地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情况[N].人民日报,1952-10-21(3).
[6]各地人民决心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N].人民日报,1951.10.15(3).
[7]中共中央华东局暨上海市委会组织报告员报告党史获很大效果[N].人民日报,1951-07-15(3).
【基金项目】202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发挥社会号召力的历史经验研究”(批准号:GD23XDS04);2022年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认同研究”(批准号:522003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