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作者: 李芸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此前,现代化被认为只有一种模式——西方模式,但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鲜明特色击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偏见。
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基于对历史的总结和对现实的判断而作出的战略性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国以和平发展为核心。国内,战争创伤未愈,百废待兴,亟须和平环境重建家园。中国深刻认识到和平的宝贵,坚决不走侵略扩张之路,而是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努力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中国的发展之路,是和平的、开放的、共赢的,不仅实现了自身繁荣进步,也为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彰显,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赞誉。
中国在崛起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压与孤立策略。这些外部挑战虽严峻,却未能动摇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与意志。中国深知,真正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与军事实力上,更在于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与引领。
面对打压,中国非但没有采取对抗姿态,反而更加积极地倡导多边主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合作共赢理念处理国际事务。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加强与世界各国互联互通,促进共同繁荣。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也为世界和平与稳定注入了正能量。中国的发展成就和经验,为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彰显了和平发展道路的时代价值与生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坚定立场,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时代命题的深刻把握与积极回应。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不仅为自身现代化进程明确了方向,更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这一选择,彰显了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切关怀与坚定承诺,体现了中国智慧与力量的全球贡献。通过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走自主新型现代化路径的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这揭示了中国不走以西方为标准的现代化老路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因。
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现代化。西方国家长期对外战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同时也形成了好战的文化传统,导致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了以武力对外侵略扩张积累财富,其战争行为令人发指。例如在美洲,欧洲殖民势力入侵当地土著家园,导致人口遭到大幅锐减。近代以来,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在科学技术上取得明显优势,为通过战争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通过殖民实现现代化。西方国家对外武力扩张伴随着殖民行为,通过拓展殖民地加速自身现代化进程。西方国家从殖民地获取原材料和金银等贵金属,并向这些地区出口商品获取利润,为现代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三是通过掠夺实现现代化。西方国家发起对外战争和拓展殖民地目的是掠夺金银、原材料和人口促进现代化。英国曾在中国进行贩卖鸦片、人口,火烧圆明园等恶行。西方国家通过掠夺积累原始资本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国不会选择野蛮武力的西方式路线实现现代化道路,而是坚定选择和平发展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现代化的坚实步伐
当今世界,以实现现代化达到国富民强是每个国家的奋斗目标,中国也不例外。近代以来,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进行了多次探索,清政府时期的洋务运动,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等尝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但不是因为封建统治过于顽固,就是因为只是单纯照搬西方发展模式均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的领导核心,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了主心骨。中国现代化建设落后于西方国家很多年,想要后发赶超、逆风翻盘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在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主权独立,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之时被迫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最终“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本前提和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水平落后,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帮助下,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完整工业体系,提高工业化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设立经济特区,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竞争,取得巨大成就。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政治舞台风云四起,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国一国独大,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巨大的外部压力,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却更加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专注于推动现代化快速发展: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促进科技取得跨越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推动国防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通过低调务实的外交手段,中国成功塑造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形象。
三、新时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外交与内政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的快速崛起令世界瞩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大幅上升,引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担忧,并开始对中国进行遏制和打压。2012年,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围堵中国,中国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毫不动摇。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承诺,“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中国在国际上作出郑重承诺,并采取了重要举措去践行承诺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强调大国关系、周边稳定、发展中国家合作及多边舞台的重要性。面对美国政策转变,中国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通过“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倡议,促进周边国家经济发展与地区稳定。同时,支持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倡导和平发展道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挑战。
国内方面,中国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国家治理水平稳步提高。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在新型工业化方面,中国坚持走出了一条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新路,在信息技术、卫星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军事现代化建设方面厚积薄发加速发展,军事实力上不断缩小和西方国家的差距。
四、和平发展道路的辉煌成就与未来挑战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历程,是一条充满艰辛与辉煌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经济腾飞,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过程中,中国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经济领域,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激活了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中国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也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社会建设方面,中国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系列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加强了与各国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促进了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救援等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和平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平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引发了国内外对中国发展前景的担忧和疑虑。一些西方国家出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考虑,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打压。另一方面,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加,两国在经贸、科技、安全等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给两国关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紧张。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毫不动摇。因此,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共享的理念,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也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总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历程是一条充满辉煌与挑战的道路。面对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中共固始县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