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发表的前前后后
作者: 王树仁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为雷锋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此后,雷锋精神就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生根开花传承。2009年9月,雷锋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8年9月,被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评为“全军10位挂像英模”之一。2019年9月,雷锋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等九个部门评为“最美奋斗者”。值此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六十周年之际,特将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发表的前后经过概述如下,权当纪念之。
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
1956年7月15日,雷锋从荷叶坝小学毕业后,在生产队当了近三个月秋征助理员,负责征收公粮工作,之后在安庆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被评为县委机关工作模范。同年夏天,雷锋被派往望城县治沩工程指挥部当通讯员,治沩工程结束后,被评为治沩模范。
1958年春,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就职后,响应望城县团委提出的“捐献一台拖拉机”的号召,捐款二十元人民币,成为全县青少年捐款最多的一个。3月16日,雷锋在《望城报》发表第一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11月15日,雷锋来到辽宁省鞍山市的鞍山钢铁厂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被分配在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不久又出席鞍山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59年8月20日,雷锋报名到鞍钢弓长岭焦化厂工作,同年12月9日,弓长岭《矿报》发表雷锋《我决心应召》的申请书,表达了雷锋积极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坚定决心。1960年1月7日,雷锋被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60年1月8日,雷锋入伍来到辽宁省营口市新兵连。当天下午,雷锋作为新兵代表在欢迎新战友大会上发言。3月,新兵连训练结束,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驻地在抚顺市)。一个月后,雷锋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第一个下到战斗班。8月,雷锋参加上寺水库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七天七夜,因表现突出,团党委为雷锋记二等功。雷锋把平时节约下来的一百元钱分别支援抚顺市望花区人民公社和辽阳水灾区后,受到部队表彰,团党委决定树立雷锋为“节约标兵”。11月23日,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的决定。11月27日,雷锋荣立二等功,作为立功代表在全团授奖大会上发言,此后,雷锋又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到团、营嘉奖。12月1日,雷锋日记(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15篇)在沈阳军区《前进报》首次发表,雷锋还在《前进报》发表了署名文章《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1961年2月3日,雷锋应邀到海城驻军作“忆苦思甜”报告,并与全国战斗英雄郅顺义(董存瑞的战友)会面交谈。5月,他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9月,他又担任了运输连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他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1962年1月27日,雷锋被批准晋升为中士军衔。春节之际,雷锋在《前进报》发表《62年春节写给青年同志们的一封信》。在此前后,他还在《前进报》发表了《在毛主席的哺育下成长》《我是怎样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和《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等文章。2月14日,雷锋被选为团代会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工程兵十团代表大会。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8月15日上午8时,雷锋与战友乔安山准备前去洗车,在下车指挥倒车过程,因车轮打滑,碰倒了一根木杆,这根木杆砸到了雷锋的左太阳穴上,雷锋当即昏迷过去。后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当日12时5分殉职,年仅22岁。
雷锋是如何被“发现”的
《人民日报》驻沈阳军区军事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在雷锋生前就采访过他。不但写过《好战士雷锋和红领巾》的报道,而且以雷锋为主角写的通讯《党的好后生》,还由时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杜平中将批示发到部队,并将标题改为《毛主席的好战士》。当时的工程兵第十团俱乐部主任陈广生中尉,因在雷锋生前就写过宣传雷锋的报道,又通过他的恋爱对象了解到了雷锋的不少感人事迹。雷锋牺牲时,他已完成了三万多字的关于雷锋的报告文学的草稿。之后,陈广生就拿着这份稿子进行宣讲,一个月就讲了四十二场,使雷锋的闪光事迹在辽宁省抚顺市家喻户晓。《辽宁日报》后来发表了署名霍庆双和波阳写雷锋的长篇通讯及雷锋日记摘抄,196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又刊登了国防部于1963年1月7日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的消息。
《人民日报》社军事记者连云山在抚顺采访时听了有关雷锋事迹的介绍和陈广生的宣讲,认为雷锋是和平时期真正的英雄形象,应该在更大范围宣传雷锋。他走访了雷锋生前所在的运输连,看了雷锋的遗物,十分认真地阅读了雷锋的十几本日记,找雷锋的战友进行了座谈。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同时在一版、二版和五版编发了报道雷锋的文章和雷锋日记摘抄及雷锋的照片,并刊登了连云山撰写的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伟大的普通一兵》。用两个半版面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上宣传一个普通战士,在当时尚属首次。继《人民日报》后,首都的几家大报都相继刊登了雷锋日记摘抄,这样,雷锋就从辽宁“走遍”了全国各地。
毛泽东为雷锋题词的经过
1963年2月,北京的几家大报相继刊登了雷锋事迹和雷锋日记摘抄后,为深入宣传好雷锋,《中国青年》杂志社决定出版一期学习雷锋专号。当时的总编辑邢方群等人在专门讨论如何宣传雷锋,认为《人民日报》等刊物已经刊登了雷锋事迹,要想后来居上,必须“标新立异”“出奇制胜”。于是就决定写信请毛泽东主席为雷锋题词,信的大意是:现在全国正在掀起一个向雷锋学习的热潮,我们为了向全国人民推荐这个典型,教育青年一代在社会主义时期更好地锻炼成长,恳请您为雷锋题词。
据当时担任毛泽东主席秘书的林克回忆,当他收到《中国青年》杂志社的信后,当天就去了毛主席在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院内的寝室,向毛主席汇报了需要批阅的文件,也提到了《中国青年》杂志社请毛主席题词的信。大约过了两天,《中国青年》杂志社打来电话询问毛主席是否答应题词时,他回答说:毛主席已看过信,但没有做什么表示。又过了两天,《中国青年》杂志社打电话询问时,他告诉对方说毛主席已答应题词。对方听后说:“《中国青年》在3月1日出版,能否请毛主席在2月25日前写好,因为印刷还需一周时间。”他把这个要求报告毛主席后,毛主席就让他先拟几个题词供参考。他回到办公室,拟好诸如“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雷锋同志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风格”等十多条题词后,立即送给毛主席。2月22日,毛主席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交给他,并对他说:“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要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马上给《中国青年》杂志社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毛主席的题词已经写好,请他们到中南海西门来取。
1963年3月1日出版的《中国青年》第五、六期合刊首先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新华社本应在3月2日发通稿,但因当时《人民日报》要发很长篇幅的中苏论战的“九评”,所以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就指示推迟两天,这样新华社就在3月4日发了通稿。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刊登了毛泽东主席为雷锋题词的手迹。从此,每年的3月5日就成了毛泽东主席为雷锋题词的纪念日。
大张旗鼓宣传雷锋
毛泽东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后,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一时间雷锋在全国家喻户晓,成了全国各行各业学习的好榜样。为了使学习雷锋的活动不断深入并掀起更大的高潮,宣传雷锋也成了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首都各大报纸刊登后,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团长晨耕、政委王引龙召集全体同志传达了毛主席的题词,并说下午天安门有游行,全团要去参加宣传活动。当时许多同志都提议说,我们是文工团,下午游行应该有首歌。于是,词作家洪源和作曲家生茂马上赶写了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并由文工团的成员在天安门前金水桥畔充满激情地进行了大合唱。当年10月,《学习雷锋好榜样》词曲在《解放军歌曲》发表,由战友文工团首唱录音,中央及各地广播电台向国内外播放,随着无线电波的传送和军内外的传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一歌开始妇孺皆知,人人高歌,极大地推动了学习雷锋活动的蓬勃发展。
1963年3月31日,著名诗人贺敬之创作了政治抒情诗《雷锋之歌》(1300行)。该诗成功塑造了雷锋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热情洋溢地赞颂了雷锋无比崇高的革命精神,在《北京日报》《人民日报》相继发表后,以独特的构思、丰富的语言、奔放的激情感染了一代人。随即,中国青年出版社于当年5月发行了单行本。
1963年4月,《雷锋日记》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也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雷锋日记》。一共收集整理了雷锋在1958年到1962年写的日记、书信、诗歌、文章等共计121篇,约4.5万字。一个公开的数字表明,《雷锋日记》光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就印刷了160万册。
1963年4月,《雷锋的故事》(署名为:陈广生、崔家骏、潘照坤、王德昌)由解放军文艺社和春风文艺出版社同时出版(春风社版本只发行东北地区)。到当年年底,解放军版向全国共计发行273万册,春风社版也发行了20万册。
1963年4月,《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作者陈广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封面雷锋像为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木刻,内有著名版画家李桦的木刻插图,扉页上有毛泽东题词和雷锋遗像。全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陈广生编写的雷锋故事,从雷锋的苦难人生一直讲述到牺牲;第二部分是“雷锋日记摘抄”,摘抄的日记从雷锋1959年进厂工作到1962年8月10日止,计92篇。
1964年8月15日,是雷锋因公殉职两周年纪念日。这天,抚顺市各界人民1000多人,在望花公园举行“抚顺雷锋纪念馆”奠基典礼。1965年8月15日,是雷锋牺牲3周年纪念日。雷锋纪念馆竣工开馆,该馆占地5.65万平方米,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和平东段,原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附近。纪念馆主要建筑物有雷锋纪念碑、雷锋事迹陈列馆、雷锋墓和雷锋塑像。馆内藏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题词和手迹及雷锋遗物、照片等文物400多件,真实生动地向人们再现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展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雷锋活动的关心和支持。
1965年3月5日,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雷锋》在全国上映。影片选择了雷锋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断,通过提炼、集中、概括和加工,成功地塑造了雷锋的光辉形象,影片以其感人的纪实性风格,展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人事迹。
老一辈革命家
为雷锋的题词和题诗
雷锋因公殉职后,一些老一辈革命家曾相继为雷锋题词。现把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的题词和题诗实录如下:
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后,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杜平中将指示雷锋所在团党委举办了“雷锋事迹展览”,并为展览题词:“学习雷锋同志”“雷锋同志不愧是毛主席的好战士”。
1962年10月,雷锋所在3317部队在抚顺市望花区驻地举办“雷锋烈士事迹展览”,时任中共抚顺市委第一书记的沈越题词:“全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都要向雷锋学习”。
1963年1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为雷锋题词:“伟大的战士——雷锋同志永垂不朽”。
1963年1月2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上将为雷锋题词:“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1963年1月20日,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上将为雷锋题词:“党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
1963年1月20日,沈阳军区政委赖传珠上将为雷锋题词:“永生的战士,光辉的榜样”。
1963年2月,国家主席刘少奇为雷锋题词:“学习雷锋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1963年2月,周恩来总理为雷锋题词:“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
1963年2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为雷锋题写了一首名为《歌咏雷锋同志》的五言诗是:“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阶级观清楚,勤劳念朴纯。螺丝钉不锈,历史色长新。只作平凡事,皆成巨丽珍。普通一战士,生活为人民”。
1963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雷锋题写的一首题为《满江红·赞雷锋》的词是:“劈断昆仑,有宝剑,锋芒淬砺。平地起,电光火石,一声霹雳。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牧猪童,身世本平凡,真奇迹。理安在?毛选集。窍安在?忠党业。大海中,一滴水珠洋溢。公而忘私人本道,粉身碎骨心皎洁。日记抄,字字出心头,言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