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指针

作者: 宋颖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中央明确提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对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做出了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就新闻舆论工作发表过许多重要讲话,做出过一系列指示、批示,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扎实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领导

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进步刊物《新青年》改为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任主编。党的二大决定创办党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自1922年9月13日创办至1927年7月18日停刊,蔡和森、瞿秋白、陈独秀等几任主编或履行主编职责的负责人均是当时党的领导人。可以说在建党初期,这为落实党领导宣传舆论奠定了基础。1928年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湘赣边界各县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就指出,“共产党是要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其中的“拿宣传单”,正是对党领导宣传舆论工作的生动比喻。

在这方面,苏联解体前的新闻舆论管理状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反面例证。1990年6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表决通过《苏联报刊与其他大众传媒法》,允许不在党的领导下“自由办报”,许多苏联机关或国有报刊也借机宣布“独立”。据统计,当时登记注册的全国性报刊有1800种,苏共掌握的仅占1.5%,区区27种。一时间,大量丑化苏共、污蔑领袖人物、攻击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充斥媒体。《纽约时报》都惊叹道,“苏联报纸每天充斥着从飞碟之谜到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亵渎性批评之类的耸人听闻的新闻”。一定程度上,这推动了苏联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不满,致使人民群众很快失去了对苏共的信任。

以史为鉴,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2018年两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都特别指出,“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新闻网站”,“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对党忠诚可靠的人手中。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

新时代、新征程,新闻舆论工作就是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落实政治家办报办刊办新闻网站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毫不动摇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全过程。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观是关于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新闻传播活动中应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新闻舆论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不同于西方新闻观刻意强调新闻的传播属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倾向,公开强调新闻的党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正如恩格斯就将报刊称为“党的旗帜”。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就是教育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要针对“同人办报”的旧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和旗帜鲜明讲政治。

山无脊则塌,人无脊则垮。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挺起精神脊梁。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党性原则,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的所有工作都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指出,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

新时代、新征程,新闻舆论工作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定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开展工作,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自觉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自觉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增强战略定力、站稳政治立场,为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竭尽全力,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人民至上立场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就是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发声。解放战争时期,针对我们党在城市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经验还不多,1948年8月15日发布的《中央宣传部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指出,“我们的报纸,主要是为工人和农民服务。这就是说,我们主要是代表工人、农民(同时也代表工商业者与知识分子)”“工农兵是最可贵的,知识分子要为工农兵服务,要懂的工农兵的生活”,反对“忘记了我们主要是代表工农兵的”和“拒绝为工商业者、知识分子服务”的两种倾向,同时“要使工人、农民也能懂得市场与学校的情形”“要教育工人、农民(和我们的干部)如何做国家政权的领导者”。这凸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全国新闻舆论工作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自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底色没有变、本色没有改。在各个历史阶段,党先后提出了“拿事实来说话,反对形式主义”的观点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等一系列指导思想。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彻到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过程中。围绕新闻工作者的根本职责,他动情入理地指出,“记得有人讲过,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有毁誉忠奸,有是非曲直,有人命关天。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新闻舆论工作者代表党和政府,这种信任弥足珍贵。党的新闻舆论战线的同志不是自由职业者,不是自由撰稿人,而是党的事业的一分子,要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针对网络舆论,习近平总书记又设身处地地指出,“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怀着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热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这些深刻体现出人民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挚情怀。

新时代、新征程,新闻舆论工作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永葆为民情怀,始终不渝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实践伟力和精神风貌,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的崭新风貌,从而有力激发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高度重视宣传舆论引导,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绝不能小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1947年3月,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随行有军委作战部和新华社两支队伍,一面通过军委作战部指挥打仗,一面指导新华社开展舆论攻势。其间,经毛泽东修改的新华社社论《中国人民伟大斗争的二十年(为四一二惨案二十周年纪念作)》《战局的转折点——评蒋军一三五旅被歼》《全力准备大反攻——纪念五一节》《破车不能再开——评第四届第三次国民参政会》《哀号无济于事》等,号召消灭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宣传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攻势、断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必然失败,像一支支投枪、一把把匕首,成为军事进攻的有益助力,最终挫败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指挥全军取得解放战争初期战略进攻的重大胜利。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段历史时指出:“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内宣外宣、重视舆论建设,奏响交响乐、唱响大合唱,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党中央的声音传播得愈来愈洪亮。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强调,“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的奋斗和取得的成就,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2016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对外宣传,把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宣传好,把我国发展为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宣传好,批驳各种针对我国的无端质疑和不实攻击,为国内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供有力支持”。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新时代、新征程,新闻舆论工作就是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集中反映社会健康向上的本质,客观展示发展进步的全貌,重点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全面营造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力量。同时,我们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