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狸家欠款调查:失控在自救路上

作者: 刘以秦 李莹

河狸家欠款调查:失控在自救路上0

河狸家工作人员讲解平台的各类收入模式。图/受访者提供

当一家明星互联网平台公司融资多轮后,主营业务却迟迟无法盈利,面对消费市场和投融资环境的不断变化,等不来下一轮融资,失去自我造血能力,这家企业将会面对何种境地?

2020年,上门美业平台河狸家就开始面对这个现实问题。当年8月,这家公司宣布拿到了来自阿里巴巴2352万美元战略投资款。此后四年间,河狸家主营业务,上门提供美容、美甲、美发等手艺人上门服务业务始终无法实现盈利,平台运营资金量庞大,如果没有其他融资途径,这家公司的经营困难逐步加大。

四年间,河狸家采取了多种手段向平台上合作的手艺人寻求资金支付等方面的通融便利,消费者的预充金及退费也不断出现争议,引发手艺人和消费者不满,平台经营走向失控边缘。对此,河狸家核心高管,COO(首席运营官)李芬11月1日向我们回应称,是因为公司管理流程出了问题,高管团队在部分业务上投入精力不足导致的业务漏洞和误解。

自2024年9月开始,上门美业平台河狸家的顾客开始感到不对劲。有人接到手艺人的信息,告知如有平台预充金,建议发起退费,否则将很难拿回。有人下了单手艺人爽约,找不到客服。很快,越来越多用户反馈在该平台发起退费售后无果。多位消费者向我们反映,河狸家线上客服常常不能及时响应,客服热线也经常无人接听。

在河狸家内部,现金流危机要追溯到2024年4月。当时陆续有一些河狸家员工和手艺人在小红书、微信群等地方发布河狸家“拖欠工资”“非法集资”“诈骗”等消息。胡可原来是河狸家的培训人员,在河狸家工作了五年,2024年9月离开河狸家。她透露,她离职前,河狸家的不少技术人员、行政人员离职,公司还欠她四个月工资,以及十个月社保。今年,河狸家员工大范围离职,员工数量从2023年的约200人降至几十人。

损失更大的是河狸家平台上的“手艺人”。作为一个中介性平台,河狸家的全职雇员不多,服务主力是和平台签约的手艺人,可以理解为外卖平台的配送员或网约车平台的司机。据不完全统计,河狸家用户超过千万,注册手艺人数超过6万。手艺人们在河狸家平台上接单,收80%的订单费用,平台抽佣20%之后以工资的形式发放给手艺人。多位手艺人提到,自去年下半年起,这些钱陆续拿不出来了。

更糟糕的是,河狸家的运营人员长期引导手艺人给公司“刷流水”或“买期权”,拿出自己的积蓄资金投资给平台。之前承诺钱能随时取出,现在也取不出来了。有手艺人提供给我们信息显示,他们统计了148位手艺人的信息,不少人被河狸家欠款超过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

目前河狸家在全国多个城市的运营处于不正常状态,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成都、重庆等。多个城市的手艺人和门店已报警或起诉,不少员工也在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

11月1日,李芬向我们回应称:确实从5月到现在,(公司)现金流出现了压力,手艺人的结算节奏变慢;目前公司现金优先保障手艺人,员工薪资欠发情况也确实存在。

但是,李芬明确否认公司存在“刷流水”“投资理财”等情况,称是因为公司管理流程出了问题,高管团队在部分业务上投入精力不足导致业务漏洞和误解。

她说,“我们没有逃避过这个问题,公司一天不关门,我们就都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河狸家一度是移动互联网领域和风险投资圈的热门公司,自2014年开始,该公司成立前三年就完成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宽带资本、启明投资等知名机构。公司对外宣称的最高估值约50亿元。最后一轮公开融资是2020年8月,公司对外宣称拿到了阿里巴巴2352万美元战略投资。

企查查信息显示,北京河狸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11日,注册资本为203.7509万元人民币,目前大股东分别为:创始人孟醒(雕爷)持股72%,IDG资本合伙人闫极晟持股15.8%,梁吉庆持股6%,李芬持股3%,法定代表人为梁吉庆,因2024年10月18日被杭州余杭区法院裁定执行多起劳动争议,梁吉庆被限制高消费。工商信息还显示,2023年北京河狸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员工为96人,北京河狸家的控股子公司杭州河狸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员工为98人。李芬称,河狸家对外融资使用VIE架构,通过境外开曼公司融资,因此北京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能代表公司真实股权结构。但对于具体的VIE融资结构,李芬没有进一步说明。

根据河狸家公司此前的公开回应及相关工商信息,成立于2014年8月21日的河狸家香港有限公司,才是河狸家真正的母公司,该公司100%控股成立于2014年10月27日的北京梦想城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显示的注册资本为983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李芬、董事长为孟醒,李芬和梁吉庆均为公司董事。据悉,北京梦想城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一系列协议控制实体运营业务的北京河狸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狸家在此前的公开声明中曾强调:上述结构为通行的合法标准VIE公司架构,是一种外资基金参与投资的公司的标准架构。

河狸家定位是一家美业服务平台公司,但在河狸家工作超过五年的胡可告诉我们,她的观感是,大约在2021年后,河狸家基本就没有再将重心放在实际业务上,而是不断要求平台手艺人、合作门店以及员工刷流水、充钱和买期权。

多位知情员工根据公司业务报表数据计算,截至今年9月,河狸家共欠手艺人的“推广费”(订单分成,也就是工资)约6000万元,共欠各类名目费用(金鼎计划、GTV年框等)约1.5亿元(其中北京约7000万,上海约5000万)。至于平台消费者的退费欠款总额,目前尚未可知。

李芬称,这是河狸家成立以来遭遇到的最大危机。

河狸家诞生于移动互联网线上线下商业打通的高峰期,2014年河狸家创业,当时中国移动互联网平台几乎将所有线下商业领域都“重做一遍”,各种连接线上线下商业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应用应运而生,层出不穷,包括但不仅限于通过平台叫车、点餐,上门服务,以及各种共享消费模式。河狸家找到的突破口是上门美业,加上其创始人是明星连续创业者孟醒(雕爷)和知名投资机构的资本和流量背书,当时一度被一级资本市场看好。

近年来,几乎各类连接线上线下商业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均经历了大整合,如共享单车、网约车、平台服务等,一批明星创业公司退出舞台。河狸家所在的美业上门服务领域不仅需要面对大服务平台的竞争,也面临线下新诞生的价格更具吸引力、更透明的竞争对手的压力。

河狸家所处的“上门美业”赛道相对小众。但经历五轮融资后,上市压力较大。据我们了解,河狸家投资人给予河狸家的最后IPO(首次公开募股)时限是今年8月。河狸家管理层急切寻求上市但主营业务始终无法盈利,加上近四年来没有新融资输血,其战略定力、管理效率及治理规范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最终陷入了“进一步融资或IPO需要更好的运营数据—美化平台数据需要钱—钱从手艺人手里集资—手艺人拿不回钱—平台业务几乎瘫痪—融资或IPO更加困难”的恶性循环。

现在,河狸家管理层和实控人除了数亿元亏空待解,还有可能面临投资人追责、法律追责等诸多现实问题。

交钱,交更多钱

我们综合整理的资料显示,河狸家所欠款项内容复杂,主要包含六大类:一是手艺人推广费,自去年8月就开始陆续结算异常;二是部分消费者充值费用,近期无法退款;三是App资源位费用和刷单费用,有不同金额,每人3万至几十万元不等;四是自2023年开始以IPO为由,呼吁大家购买河狸家期权的费用;五是包含“金鼎”“百亿补贴”“GTV年框”在内的大额项目,10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此外,还有大部分员工的工资和社保。

河狸家平台的多位手艺人表示,前述几种钱中,手艺人多多少少都参与了,尤其是推广、IPO期权和大额投资项目。过去几年,从手艺人到员工,甚至他们的亲朋好友,都在陆陆续续往河狸家转账、打款,且金额不断提升。

李莉(化名)2017年以手艺人的方式加入河狸家,做上门美容业务。2022年8月,对接的运营人员告诉李莉,公司准备上市,需要更多现金流数据,所以要求手艺人们帮公司刷现金流,每个月重复操作,也就是所谓的“刷单”。李莉说,运营人员会给他们发一个河狸家平台店铺的二维码,他们扫码付费,这些二维码对应着不同的河狸家入驻手艺人或者商户,但钱最终都是到了河狸家的账户中。

河狸家平台承诺给手艺人每个月1.5%-3%的返佣,也就是说,每月刷10万元,会在次月返还本金,以及1500元-3000元的利息。李莉称自己没有那么多现金,运营人员一步步引导她办信用卡,通过信用卡完成刷现金流的操作。

但如果想顺利且较快地拿到这些钱,还需要接着在平台补充上和上一笔“投资”同等数额的资金,这样资金不断流入和流出的情况,被手艺人们称为“滚账”。

李莉最初拿出了30万元来“刷现金流”。慢慢地,她开始得到一些暗示或明示,让她继续为平台追加投资,比如不加投资就不能把“工资”拿走(“工资”即手艺人们在平台上接单、提供服务所获取的收入)。

需要刷单的不只手艺人,2020年后,河狸家拓展门店业务,和线下门店谈合作,相当于给线下门店一个线上接单的渠道。成都的一家美甲店店主李梦(化名)在2021年入驻河狸家,河狸家的工作人员给她推荐了“优选门店”服务,每个月刷10万元,就能让自己门店的排名靠前。

一开始,这笔10万元会在第二个月退回,李梦再继续往里刷。这笔钱并未给李梦带来实际的订单增长,她说,加入河狸家三年,共刷了约500万元流水,共计从平台接到4单-5单,订单总额约350元。

因为前期钱会按时顺利退回,李梦并未觉得有问题。到2023年9月,河狸家运营人员告诉李梦,这笔钱之后会有利息,10万元每个月利息是约1500元,运营人员解释,是因为公司要IPO,需要更多流水数据,所以用利息鼓励大家投钱。

有利息作保,李梦加大了刷单力度,从每个月10万元到20万元,最高峰时一个月刷了50万元。她其实没有这么多钱,运营人员一直在劝她,说可以去花呗、借呗、信用贷等渠道借钱。

2024年3月,李梦因母亲癌症住院需要医疗费,就想把刷单的钱退出来,此时她在平台还有20万元。但这一次,她被告知无法退出,运营人员说,必须再刷20万元,才能把之前的钱退出来。李梦至今未能拿回这笔钱,她的母亲放弃了治疗。

在互联网行业里,刷单和买流量是一个普遍现象,例如在电商平台开一家新店铺,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好评,否则很难吸引到消费者。业内会将其美化为“店铺运营”。在很多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平台上,买流量也是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且大多会有相应的ROI(投资回报率)数据。

但在河狸家,刷单和买量的性质与常见情况完全不同。买一条店铺好评的价格大约在几十元,但在河狸家平台上,刷单费用动辄几万元、几十万元,钱交出去后手艺人或店铺并不能拿到“好评”或流量,钱只是从平台账上转了一道,只有明确比例的“利息”。

多位手艺人和门店老板都提到,这些费用没有明确说明,也未签署过合同,大多都是运营人员口头或微信转达。李梦甚至还在运营人员的要求下,给其他城市的店铺刷过单。

手艺人小言在2015年就加入了河狸家,她之前在一家线下美容店上班,有多年美容服务经验。河狸家给手艺人的分成是80%,她觉得自己有能力,相比在美容店拿固定工资,这种模式更适合她。但她很快发现,在河狸家上想赚更多钱,光靠有能力完全不行,更重要的是要给自己买流量。她说,当时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拿不出额外的钱去刷量,只能没日没夜干活,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收入大约两三万元,“完全没有休息时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