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作者: 冯引弟 张科 王佐惠 陈慧 杨春影 吴江 陈虹地 刘洋
摘要 探讨不同播种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为确定适宜播种期、制定栽培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以春糯1和春糯10为试验材料,进行6个播期处理试验,播期设置分别为4月29日、5月9日、5月19日、5月29日、6月8日、6月18日。测定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单穗重、鲜整穗产量、鲜籽粒产量。结果表明,播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播期的延迟,生育期缩短,播种至出苗期缩短,出苗至散粉的生理日期也缩短。株高、穗位高、穗长、单穗重、鲜整穗产量及鲜籽粒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月29日处理达到最大值,5月19日处理次之,6月18日处理最小。穗粗各播期相差不大,前期比后期粗。秃尖长度随播期延迟逐渐增加。该试验在5月29日处理下获得最大产量,因此,长春及同积温地区糯玉米推荐适宜播期应在5月29日左右较为适宜。
关键词 糯玉米;播期;产量;相关性状
中图分类号 S 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8-003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8.00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ffects of Sowing Date on Yield and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Waxy Corn in Jilin Province
FENG Yin-di 1, ZHANG Ke 2, WANG Zuo-hui 1 et al
(1.Corn Breeding Institute,Changchu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chun, Jilin 130111;2.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 Jilin Province Water Resource and Hydropower Consultaive Company of P.R.CHINA, Changchun, Jilin 130022)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sowing date on yield and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waxy corn were studied, to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suitable sowing date and making cultivation measures of fresh-eating waxy corn. Taking Chunnuo 1 and Chunnuo 10 as research materials, we set up 6 sowing dates, which were April 29th, May 9th, May 19th, May 29th, June 8th and June 18th. We measured the growth period, plant height, ear height, ear length, ear thickness, bald tip length, weight per ear, fresh-ear yield and fresh grain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wing dat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yield and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waxy corn in Jilin Province. As the sowing date was postponed, the growth periods were shortened, days from sowing to seedling, and from seedling to milling also were shortened. Plant height, ear height, ear length, weight per ear, fresh-ear yield and fresh grain yield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sowing dates postponing, which reached the maximum at treatment May 29th, followed by treatment May 19th, and treatment June 18th took the last place. Ear thickness varied little and was thicker at the early stage than the late stage. Bald tip length increased with the delay of sowing date. The maximum yield was obtained under sowing date treatment May 29th, and the recommended suitable sowing date for Jilin waxy corn should be about May 29.
Key words Waxy corn;Sowing date;Yield;Related characteristic
糯玉米起源于我国西南云贵川一带 [1-2],其营养物质丰富,籽粒所含淀粉几乎全部为支链型淀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及E类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糯玉米鲜穗煮熟后柔软细嫩,甜黏清香,皮薄无渣,口感好,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3-4]。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渐深入,糯玉米的播种面积、产品质量、产量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鲜食玉米第一生产与消费国 [5]。
玉米产量、生物学性状与播种时间有一定的关系,适宜的播期是玉米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条件保障 [6],是实现作物高产的必要条件 [7]。适宜的播期可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研究表明,生育期间的光、温和水等生态因子与作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适宜播期可以调节光、温因子,改善群体环境条件,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使其产量性状、品质参数达到最优 [8-10]。长春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慢,气候干燥,倒春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播期的选择至关重要,播种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关于播期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已有很多报道。例如,曹庆军等 [11]研究表明,播种过早或过晚不利于玉米生物量的积累,适期播种有利于保持较高的物质积累速率,且穗粒数、百粒重及产量水平最高。邹原东 [12]认为,推迟播期会缩短各品种生育期,使相关生长性状指标下降,适宜的播期内早播使株高增加、穗位降低。这些研究大多是关于普通玉米的报道,但关于鲜食糯玉米适宜播种期的研究较少。鉴于此,笔者结合长春地区鲜食糯玉米生产实际,以春糯1和春糯10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播期处理,研究播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为长春及同积温地区鲜食糯玉米确定适宜播种期、制订栽培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田间试验于2020年在长春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试验田位于吉林省长春市(125.1°E,43.53°N)。试验地土壤为黑壤土,全氮1.44 g/kg,碱解氮107.1 mg/kg,速效磷12.4 mg/kg,速效钾 105.3 mg/kg,有机质含量为25.1 g/kg,pH 6.8,≥10 ℃有效积温为2 860 ℃,无霜期一般101~155 d。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吉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春糯1和春糯10,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提供。
1.3 试验设计
播种期每隔10 d进行1次,共6个处理,分别为4月29日(T1处理)、5月9日(T2处理)、5月19日(T3处理)、5月29日(T4处理)、6月8日(T5处理)、6月18日(T6处理)。试验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行长5.00 m,行距0.65 m,4行区,小区面积13 m 2,密度5.5 万株/hm 2。氮(N)、磷(P2O5)、钾(K2O)施肥量分别为335、149、125 kg/hm 2,氮肥分基肥、拔节肥2次施入,磷、钾肥一次性施入。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在最佳采收期实收中间2行计产。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调查播种期、出苗期(全区幼苗出土高约2~3 cm的穴数达50%的日期)、散粉期(全区50%以上的植株雄穗主枝开始散粉的日期)、采收期(在授粉后23~26 d采收并记载)。
采收期每小区定点10株对植株生长性状进行调查,株高为测量地面至雄穗顶端的高度,穗位为测量地面至第一果穗着生节的高度。对10个样本果穗进行考种,记录穗长(果穗长度)、穗粗(果穗中部的直径)、秃尖长(果穗顶端不结实部分的长度)、单穗重,测定鲜整穗产量(最佳采收期采摘中间2行所有果穗,剥去苞叶,称鲜果穗重量,折算成公顷产量)和鲜籽粒产量(全部鲜果穗脱粒后的籽粒鲜重,折算成公顷产量)。
1.5 数据分析
试验结果为3次试验的平均值,采用SPSS V 22.0进行数据分析,使用作图软件SigmaPlot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鲜食糯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表1为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生育期和生育进程。春糯1和春糯10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表现一致,生育期随播种期的延迟而缩短,播种期越晚生育期越短。当播期由4月29日(T1处理)推迟至6月18日(T6处理)时,春糯1和春糯10的生育期由103、106 d分别缩短至73、75 d。在不同生育进程中,播种至出苗期缩短,出苗至散粉的日期也缩短,其中出苗至散粉的天数相差较明显。
2.2 不同处理对鲜食糯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图1为不同播期各品种的植株生长性状,结果显示株高与穗位高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先上升后下降。T1~T4处理的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在T4处理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降低,在T6处理达到最小值。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春糯1和春糯10株高平均增加了1.6%,T3处理增加了6.2%,T4处理增加了9.0%,T5处理降低了3.4%,T6处理降低了9.0%。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春糯1和春糯10穗位高平均增加了2.1%,T3处理增加了5.1%,T4处理增加了11.6%,T5处理降低了3.4%,T6处理降低了5.3%。株高与穗位高均在T4处理最高,T3处理次之,T6处理最低。
2.3 不同处理对鲜食糯玉米鲜穗穗部性状的影响
由图2可知,随着播期的延长,春糯1和春糯10的穗部性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穗长和单穗重增长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穗长和单穗重T1~T4处理逐渐增加,到T4处理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在T6处理最低。春糯1和春糯10的穗粗各处理相差不大,其中T4处理较粗。春糯1和春糯10的秃尖长规律基本一致,均为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增加,从T1处理开始,秃尖长度逐渐增加,T6处理秃尖长度最长。
2.4 不同处理对鲜食糯玉米产量的影响
图3为各播期下春糯1和春糯10的鲜整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表现为随着播期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春糯1和春糯10的鲜整穗产量在不同处理的表现为T4处理>T3处理>T2处理>T1处理>T5处理>T6处理。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春糯1和春糯10的鲜整穗产量平均增加了9.2%,T3和T4处理分别增加了15.0%和17.7 %,T5和T6处理分别下降了0.8%和23.5%。
方差分析显示,春糯1和春糯10在T4处理的鲜整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T6处理产量均低于其他处理。春糯1的单穗重在T4处理与T1、T6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T1与T3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春糯1的鲜整穗产量在T4和T6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T4与T1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T6与T1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春糯1的鲜籽粒产量在T3处理与T1、T2、T5、T6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春糯10的单穗重在 T4处理与T1、T2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T4与T6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春糯10的鲜整穗产量在T6处理与T2、T3、T4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T6处理与T1、T5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春糯10的鲜籽粒产量在T4处理与T5、T6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T4处理与T1、T2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