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植密度对切花多头菊品质性状的影响

作者: 范方喜 罗素梅 陈碧露 陈远华 郭荣生 赖金莉 郭承芸

定植密度对切花多头菊品质性状的影响0

摘要 [目的]筛选出适合赣州地区栽培的切花多头菊品种,探索不同定植密度对切花多头菊品质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初步建立切花多头菊的评价体系,对6个试验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应用层次分析对准则层3个因素进行权重排序,花部特征的权重值最大,表明花部特征对切花多头菊的综合评价影响最大;对方案层11个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赋值,单株花朵数、株型和花开放期相对权重值较大,说明其对切花多头菊的品质性状影响较大;不同定植密度对切花多头菊的外观品质影响较大。[结论]筛选出3个优良品种,分别是“黄金岛”“安葵”“闪耀红”,其最佳定植密度为81株/m2。

关键词 切花多头菊;定植密度;层次分析法;品种筛选

中图分类号 S 68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8-0047-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8.01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ffects of Transplanting Density on Quality Traits of Spray Cut Chrysanthemum

FAN Fang-xi,LUO Su-mei,CHEN Bi-lu  et al

(Vegetables and Flower Research Instiute of Ganzhou,Ganzhou,Jiangxi  341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select the suitable spray cut chrysanthemum varieties for planting in Ganzhou area,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the quality characters of spray cut chrysanthemum.[Method]A system for assessing of spray cut chrysanthemum was established by AHP,and 6 varieties were evaluation.[Result]The weight of three factors in the standard layer was ranked by AHP,and the weight value of flower feature was the highest, it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wer parts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ut flower chrysanthemums. The weight of 11 influencing factors was assigned by AHP,among which the weight of flower number,plant type and flowering period were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other characters,indicating that they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on spray cut chrysanthemum;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 spray cut chrysanthemum.[Conclusion]3 good varieties were screened out,which were ‘Golden Island’‘Anquetil’‘Blink Mary’,which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was 81 plants/m2.

Key words Spray cut chrysanthemum;Planting densit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Variety selection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花卉[1],是我国传统名花[2],迄今已有3 000余年栽培历史。切花多头菊因其花色鲜艳丰富、花型多变、叶色浓郁、花茎通直挺拔、姿态优美,深受国人的喜爱和推崇[3],是高档花束、高档婚礼、瓶插鲜花的花材主角[4]。但与传统切花单头菊相比,切花多头菊品种繁多,且品种间特性差异大,因此选择适合的栽培品种,了解其生育特性[5],探索定植密度对切花多头菊品质性状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匹茨堡大学运筹学家Staaty于1973年提出,它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是将复杂的问题分层次简化,并在客观上提高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6-7]。近年来层次分析法已广泛应用于观赏植物新品种筛选与评价[8-9]。伊艳杰等[10]采用AHP对河南省17个桂花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在生产加工利用和园林观赏方面具有较高价值的桂花品种;李娜娜等[11]利用层次分析法初步建立了切花单头菊杂种F1代初选的评价体系,可有效地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刘召强等[12]为筛选出适合园林景观营造的观赏植物,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新疆阿尔泰山区226种高山野生植物进行观赏性评价分析。定植密度对园艺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13],是影响切花外观品质的重要元素[14-15]。目前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切花多头菊品质性状综合评价体系,主要集中在观赏性和适应性方面;定植密度对切花多头菊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尚未见报道。笔者通过构建适合赣州本地的切花多头菊品质性状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适合本地的栽培品种,并对定植密度对切花多头菊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探索出适合的定植密度,为地方切花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6个切花多头菊品种(表1),均引自Armada云南分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简易单体大棚内完成,定植密度分别为10 cm×10 cm、11 cm×11 cm、12 cm×12 cm,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定植300株,3次重复。田间管理按照切花多头菊栽培管理方式进行。

1.3 观察记录与性状测定 在盛花期即群体50%植株开花时进行植株各项指标测定,测定方法参照《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菊花》的要求进行[16]。结合市场和生产实际需要对分枝长度、花枝角度、花朵数等11个性状进行测定,每个品种随机选取5株进行测定,取平均值。

1.4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标准的确定 以选择的11个性状作为具体的评价指标,根据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隶属情况构建切花多头菊的品质性状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分为3层,第一层为目标层A,优良的切花多头菊,第二层为准则层C,分别为整体感(C1)、花部特征(C2)、抗性(C3),第三层为方案层(P),为11个具体的评价因子(图1)。

参照菊花及其他花卉的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标准[17-18],在广泛征求花卉专家和切花多头菊种植大户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各项指标的3分制评分标准(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构造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2.1.1 构造判断矩阵。

在确定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时,采用1~9比率标度法,通过任意2个性状指标进行比较,结合专家意见,确定它们相对重要性,并形成A-C,C-P之间的4个判断矩阵(表3~6)。

2.1.2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CR=CI/RI),其中1~9阶随机一致性指标RI分别为0、0.58、0.90、1.12、1.24、1.32、1.41、1.45。由表7可知,各个矩阵随机一致性比例(CR)均小于0. 接近0,表明各层因素的权重赋值符合要求,各个矩阵一致性合理。总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0.060 7<0. 说明层次总排序符合一致性检验。

2.2 评价因子的权重与排序 由表8可知,按照A~Ci权重大小进行排序,花部特征的权重值最大(0.501 0),其次是整体感(0.347 3),抗性的权重值最小(0.151 7),表明花部特征对切花多头菊品质性状影响最大,抗性影响最小。按照C~Pi权重大小进行排序,单株花朵数(P6)、株型(P1)和花开放期(P7)相比其他性状权重占比较大,分别是0.197 8、0.163 2、0.120 3,表明在切花多头菊生产过程中单株花朵数、株型和花开放期是主要考虑因素。花朵直径、茎长和茎重的权重居倒数前3,说明其对切花多头菊的品质性状影响较小。

2.3 各个品种的综合评价分析 将6个切花品种按照图1对11个影响因子进行评分,然后根据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值计算出每个品种的综合评分并进行排序(表9)。参考切花菊的分级标准和日本切花菊的品质标准[19],根据专家意见、市场调查及6个切花多头菊的综合评分情况,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分值大于2.300,定为Ⅰ级,共有3个品种,分别为“黄金岛”“安葵”“闪耀红”,其品种优良、花型花色等性状较受主流市场的认可,种植风险较低,可进一步推广。分值为2.000~2.300定为 Ⅱ 级,共2个品种,分别是“莲子”“露西尔”,需充分了解其品种特性,加强管理,以提高切花品质。分值低于2.000,定为Ⅲ级,共1个品种,为波波粉,不宜大面积推广。

2.4 定植密度对切花多头菊品质性状的影响 不同定植密度下,各品种的品质性状综合评分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安葵”“黄金岛”对定植密度最为敏感,“露西尔”“闪耀红”和“波波粉”次之,“莲子”对定植密度适应性最广。由表10可知,当定植密度为100株/m2时,6个试验品种均为Ⅱ级。当定植密度为81株/m2时,Ⅰ级品种3个,分别是“闪耀红”“黄金岛”和“安葵”;Ⅱ级品种3个,分别是“波波粉”“莲子”和“露西尔”。当定植密度为64株/m2时,Ⅰ级品种1个,为“闪耀红”;Ⅱ级品种1个,为“莲子”;Ⅲ级品种4个,分别是“波波粉”“安葵”“露西尔”和“黄金岛”。定植密度对切花多头菊的品质性状具有较大的影响,“波波粉”“闪耀红”“露西尔”“黄金岛”和“安葵”5个切花品种在定植密度为81株/m2时,得分最高,切花的综合品质最佳。“莲子”在定植密度为100株/m2时,得分最高,切花的综合品质最佳。

3 讨论

近年来,AHP已广泛应用于观赏植物新品种选育和资源评价[8-9],在菊花品种资源评价中,亦有较多关于切花菊评价体系的建立[5,17],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大部分体系中递阶层次的构建,主要围绕观赏性和适应性[7,10,16],将花卉产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定植密度指标囊括其中较为罕见。定植密度是影响切花菊品质的因素之一[13],其对作物的群体发育和产量有明显的影响[20]。黎磊等[21]认为密度对植物生长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影响,低密度下植株的个体生物量以及根、茎、叶和繁殖器官生物量比高密度大。该研究发现,不同定植密度下,切花多头菊的品质性状综合评分差异显著,如“安葵”在定植密度为81株/m2时,得分2.417 5为 Ⅰ 级品种;而定植密度为64株/m2时,得分1.989 0为Ⅲ级品种,与李向茂等[14]等研究发现定植密度对单头切花菊的单株叶数、茎粗和花颈长度等外观品质具有明显的影响基本一致。不同品种在不同定植密度下其品质性状综合评分也存在较大差异,如“莲子”在3个不同的定植密度下,其综合评分差异不大,均属于Ⅱ级品种得分范畴;而“黄金岛”在3个定植密度下,其综合评分差异显著,说明有的切花多头菊品种对定植密度较为敏感,如“安葵”“黄金岛”等,有的切花多头菊品种对定植密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如“莲子”,表明切花多头菊品种间差异性大。因此,选择适合的切花多头菊品种及相应的定植密度能有效地降低生产风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