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甘薯品种贮藏效果的比较

作者: 韦强 钱井 满杰

不同甘薯品种贮藏效果的比较0

摘要 [目的]研究7个甘薯品种在贮藏过程中理化性状的变化规律,了解北京地区主栽甘薯品种的贮藏特性,为京郊不同甘薯品种采后贮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烟薯25号、龙薯9号、普薯32号、济薯26号、心香、苏薯16号和浙薯75号7个北京地区主栽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7个甘薯品种在温度10~13 ℃、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贮藏150 d内的失重率、腐烂率、含水量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甘薯品种耐贮性存在较大差异,贮藏期间龙薯9号的失重率和腐烂率低,还原糖含量较高,较其他品种耐贮性较强;烟薯25号、苏薯16号和心香贮藏期间的失重率、腐烂率较高,浙薯75号易失重、易腐烂。[结论]龙薯9号的耐贮性强,贮藏期达150 d;普薯32号次之,贮藏期120 d;烟薯25号、苏薯16号和心香的耐贮性一般,贮藏期应控制在120 d内;浙薯75号耐贮性较差,贮藏期应控制在90 d内。

关键词 甘薯品种;贮藏特性;贮藏期

中图分类号 S50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9-018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9.04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mparison of the Storage Effects among Different Sweet Potato Varieties

WEI Qiang, QIAN Jing, MAN Jie

(Beij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change laws of seven sweet potato varieties during the storage, understand the storage properties of main sweet potato varieties in Beijing, an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s for the postharvest storage of different sweet potato varieties in Beijing suburbs. [Method]Taking seven sweet potato varieties (Yanshu 25, Longshu 9, Pushu 3Jishu 26, Xinxiang, Sushu 16 and Zheshu 75) mainly planted in Beijing as test materials, the changes of weight loss rate, decay rate, water content, and reducing sugar content in 7 sweet potato varieties were measur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temperature 10-13 ℃, relative humidity 85%-90% during 150 days storage. [Result]The storage tolerance of different sweet potato varieties had greater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other varieties, Longshu 9 had low weight loss rate, low decay rate, higher reducing sugar content, and stronger storage tolerance. Yanshu 25, Sushu 16 and Xinxiang had higher weight loss rate and decay rate duringthe storage, while Zheshu 75 was easy to lose weight and it was perishable. [Conclusion]Longshu 9 had strong storage tolerance, it could be stored for 150 days. The storage tolerance of Pushu 32 was the next, its storage period was 120 days. Yanshu 25,Sushu16 and Xinxiang had the average storage tolerance, the storage period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 120 days. The storage tolerance of Zheshu 75 was poor, the storage period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 90 days.

Key words Sweet potato varieties;Storage characteristics;Storage period

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又名甜薯,隶属旋花科甘薯属,是世界第七大、我国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1],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必需脂肪酸及抗氧化剂等[2],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功能[3-4],深受消费者喜爱。甘薯生产季节性较强,薯块含水量高,采收后容易出现发芽、腐烂、霉变、冻害等现象,造成营养流失和经济价值下降[5],制约了甘薯产业的发展。采用合适的保鲜措施保证甘薯贮藏品质,是解决市场周年消费需求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实际生产中,各地常见的贮藏保鲜方式主要有地窖贮藏、山洞贮藏、通风库贮藏、高温窑贮藏、双层膜活动库贮藏、冷库贮藏以及涂膜保鲜、臭氧保鲜等[6-8]。甘薯的贮藏保鲜效果除了受温度、湿度、气体等环境因素的影响[6]外,还与品种的贮藏特性密切相关。筛选出品质好又耐藏的品种对于搞好甘薯贮藏具有重要意义[9]。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对甘薯品种耐贮性做了一些研究。徐皓等[5]对陕南地区6种主栽甘薯品种在贮藏过程中4项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川紫1号和秦薯5号的耐贮性较强。胡康棣等[10]对不同耐贮性甘薯的抗氧化特性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耐贮藏甘薯品种较不耐贮藏甘薯品种有着更好的抗氧化能力。王雪姣等[9]对4个甘薯品种的耐贮性及抗氧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苏薯8号和红香蕉品种耐贮藏,而玉紫7号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甘薯的生长发育及品质受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的共同影响[11],同一紫薯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时产量、品质等性状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12]。目前已有报道中涉及的甘薯品种多为本地种植,而关于北京地区主栽甘薯品种的贮藏特性研究鲜有报道。

笔者选取北京地区的7个主栽甘薯品种,通过测定甘薯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腐烂率、含水量和还原糖含量等理化指标,分析甘薯在贮藏过程中理化性状的变化规律,旨在为京郊不同甘薯品种采后贮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烟薯25号、龙薯9号、普薯32号、济薯26号、心香、苏薯16号和浙薯75号,共7个品种。于2018年10月8日采自密云,挑选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甘薯,当天运至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产品贮藏加工实验室预贮。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1

主要仪器与设备。冷库,购自天津捷盛东辉保鲜科技有限公司;AE223C电子天平,购自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GZX-9023MBE电热鼓风干燥箱,购自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UA8000A分光光度计,购自上海市元析仪器科技有限公司;Easy-2-15 超纯水系统,购自上海康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2.2

主要试剂。硫酸铜、酒石酸钾钠、葡萄糖,均购自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氢氧化钠,购自北京化工厂。

1.3 试验方法

将甘薯运至实验室后,预贮至2018年10月22日入库贮藏,库内温度10~13 ℃,相对湿度85%~90%,贮藏期150 d。每个品种3个重复,每个重复甘薯20 kg。每30 d进行失重率、腐烂率、含水量和还原糖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1.4 测定指标

1.4.1 失重率、腐烂率的测定。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甘薯失重率和腐烂率:

失重率=(贮前鲜重-贮藏后鲜重)/贮前鲜重×100%(1)

腐烂率=腐烂甘薯个数/甘薯总个数×100%(2)

1.4.2 含水量的测定。

采用烘干法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甘薯含水量:

含水量=(甘薯鲜重-甘薯干重)/甘薯鲜重×100%(3)

1.4.3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采用斐林试剂法[13]测定甘薯的还原糖含量。

1.5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甘薯品种失重率的比较

甘薯在贮藏期间由于水分散失以及呼吸作用消耗养分,因而导致重量减轻[14]。如图1所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甘薯失重率整体上呈逐渐升高趋势,且不同品种在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存在显著差异。贮藏前期(30 d内),不同品种甘薯失重率均缓慢增加,与王雪姣等[9]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与徐皓等[5]贮藏 20 d左右的甘薯失重率约5%的结果存在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甘薯品种干物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也可能与贮藏环境(温湿度)有关。贮藏中后期甘薯失重不断加快,不同品种甘薯失重率存在一定差异。贮藏150 d时龙薯9号失重率最低,仅为10.77%;其次为普薯32号和济薯26号,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能更好地保持甘薯贮藏前的质量,相较于其他品种更耐贮藏。

2.2 不同甘薯品种腐烂率的比较

腐烂率是衡量甘薯贮藏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15]。薯块表皮薄,含水量大,易受损伤,受病原菌侵染后易腐烂。如图2所示,贮藏期间不同甘薯品种的腐烂率存在显著差异。贮藏60 d时,除了浙薯75号外,不同甘薯品种腐烂率均在1%以下,说明贮藏前期浙薯75号更容易腐烂。贮藏60 d后,不同甘薯品种腐烂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升高,且升高速率不同,其中龙薯9号的腐烂率升高得最慢;贮藏150 d时,龙薯9号腐烂率最低(14.09%),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说明龙薯9号相较于其他品种更耐贮藏。

2.3 不同甘薯品种含水量的比较

水分是影响甘薯感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甘薯采后果肉容易失水,引起表皮皱缩和失重,从而导致品质下降[16]。如图3所示,甘薯贮藏过程中含水量呈现波动性变化,且不同品种甘薯的含水量存在差异。贮藏中后期浙薯75号、苏薯16号的含水量较低,而济薯26号、普薯32号、龙薯9号和烟薯25号的含水量较高。龙薯9号、烟薯25号在贮藏期间水分保持较好,甘薯外皮皱缩较轻,与其他品种相比外观品质较好。

2.4 不同甘薯品种还原糖含量的比较

糖含量是甘薯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17]。如图4所示,不同甘薯品种在贮藏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存在一定差异,龙薯9号的还原糖含量峰值出现在贮藏60 d时,烟薯25号的还原糖含量峰值出现在贮藏30 d时,而其他甘薯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峰值均出现在贮藏120 d时;普薯32号和龙薯9号的还原糖含量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甘薯品种。这说明不同甘薯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且贮藏期间呈波动性变化;烟薯25号和龙薯9号还原糖含量相较于其他品种升高得更快。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