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草莓新型基质槽使用技术
作者: 杨文雄 徐全明 钟连全 袁震
摘要 分析了土栽、高架、半基质栽培等温室草莓种植设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一种日光温室草莓新型基质槽栽培模式,具有节水节肥、保护土壤生态环境、草莓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通过3年多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该模式的使用操作规程,为草莓种植者提供具体、可行的技术指导。日光温室草莓新型基质槽在北京昌平草莓种植区已示范推广近100栋,共计5 500套,有效促进了昌平草莓种植设施的更新换代和提质增效,为北京乡村振兴贡献技术力量。
关键词 基质槽;草莓;示范推广;操作规程
中图分类号 S 6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22-0203-0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2.22.05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New Substrate Tank for Strawberry in Solar Greenhouse
YANG Wen-xiong XU Quan-ming ZHONG Lian-quan2 et al
(1. Beiji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 Beijing 102442;2. Changping Plant Protection and Inspection Station,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trawberry planting facilities in greenhouse such as soil planting, elevated cultivation and semi substrate cultivation were analyzed, and a new substrate trough cultivation mode of strawberry in solar greenhouse was proposed,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water saving and fertilizer saving, soi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of strawberry. Through more than three years of production practice, summed up a set of operating procedures of this mode, to provide specific and feasible technical guidance for strawberry growers. Nearly 100 new strawberry substrate trough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and promoted in Changping strawberry planting area, Beijing, with a total of 5 500 sets, 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of strawberry planting facilities in Changping,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in Beijing.
Key words Substrate tank;Strawberry;Demonstration and promotion;Operating procedures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提到,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1]。《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也明确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确保农业生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切实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两减”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三基本”指畜禽的粪便、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的处理)[2]。
1 温室草莓种植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北京草莓种植中存在栽培设施陈旧、落后,相关草莓生产设施与京郊草莓种植农户不匹配、不适用,土壤破坏、污染严重、水肥药超量使用,草莓休闲采摘体验差、草莓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成为制约草莓提质增效的关键因素。
土栽草莓目前仍占我国日光温室草莓种植的90%以上,但温室土壤经过多年连续种植,土壤严重酸化、土壤板结严重,导致草莓苗小、开花少、果小,甚至大量出现死苗现象[3]。为了改善草莓种植条件,更新设施,近年来发展了H型高架基质栽培,在温室中建立高1.2 m(20 cm埋入地下,即距地面高为1.0 m),长度为6.0 m的H型高架,利用PVC膜、黑白膜、防虫网、无纺布包裹基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施用肥水的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的缺点是基质承载量小,需要经常浇水,由于钢架结构建造成本较高,需要在土壤上进行固定,对土壤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性[4-5]。后来,北京京郊又示范推广了硅酸钙板半基质栽培模式,栽培槽下部将土壤回填成三角形,上部铺设基质,呈梯形,下底宽0.60 m,上底宽0.40 m,地上部高0.35 m,长度根据每个大棚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长6.50 m,农户可达7.00~7.50 m。400 m2标准温室原则上建45~50个栽培槽[6]。但是,半基质栽培槽需要人工组装,工作量大,而且在实际草莓种植中,硅酸盐板的坚硬方形边会导致草莓藤茎因槽壁过于有棱角而勒细或勒断。藤茎勒细,草莓果实在生产过程中会因营养输送不足而弱小;藤茎勒断,草莓果实还没长大就夭折,没有收成,这2种情况都会造成草莓产量或商品价值的下降,影响农户收益[7-8]。
选用一种新型材质的草莓栽培槽,并设计适合草莓种植特点的栽培槽样式及尺寸,积累总结草莓种植经验,能够保证草莓1周只浇1次水,让草莓充分积累糖分,在周末品质为最佳,满足北京市民周末休闲采摘的需求;并且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草莓种植的技术含量[9]。经过3年的实践,已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使用操作规程。日光温室草莓新型基质槽栽培模式在北京昌平草莓种植区已推广近100栋,共计5 500套,促进了昌平草莓种植设施更新换代和提质增效,为北京乡村振兴贡献技术力量[10-11]。
2 日光温室草莓新型基质槽的特点
日光温室草莓新型基质槽栽培是农业无土栽培颠覆性的创新栽培模式。其优势是:显著节水节肥10%以上;不产生回流液,减轻土壤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每周只灌1次水肥,提升周六、周日采摘果品品质;产量高、下果早。
3 日光温室草莓新型基质槽使用技术
3.1 新型基质槽的建造标准
3.1.1 温室及场地要求。
3.1.1.1 温室要求。
拟采用新型基质槽栽培方式种植草莓的应选用砖墙钢拱架,结构坚固,保温性能好,水电有保障的日光温室。
3.1.1.2 场地要求。
日光温室内土地尽量做到平整一致,东西向水平,南北向北高南低,坡度在1/1 000左右。
3.1.2 材料及施工要求。
3.1.2.1 材料及规格。
新型基质槽选用材质PVC原生料,由工厂化统一生产梯形槽。规格:上底33 cm,下底20 cm,高25 cm,材质厚度3 mm,或上底31 cm,下底20 cm,高24 cm,材质厚度4 mm。
3.1.2.2 施工标准与要求。
(1)作小高畦(图1)。温室地面平整后,根据摆放新型基质槽数量和位置作小高畦,畦面长与新型基质槽长度相同,畦面宽20 cm,畦面高5~7 cm,人工夯实压平。在小高畦上面摆放新型基质槽,提升槽高到30 cm以上。防止草莓花枝过长果实托地,影响果品质量。
(2)新型基质槽摆放、数量与要求。新型基质槽须南北摆放,横平竖直,在一个平面上,防止倾斜与变形;新型基质槽每标准栋摆放55~60个,槽间距为50 cm(图2)。基质槽长度根据棚内实际跨度事先预定,一般为6 m;基质槽两端各装1个堵头,南端堵头下端用电钻打2个泄水孔;为防止基质槽填充基质后胀肚、变形,需在基质槽上加固8号铅丝弯制卡勾或用专用槽口卡勾,每2 m至少1个。
3.1.3 栽培槽基质填充要求。
3.1.3.1 基质标准。
使用草莓专用基质。基质组成为草炭 ∶蛭石 ∶珍珠岩5 ∶3 ∶2混合。草炭绒长0~10 mm,珍珠岩粒径6~8 mm,蛭石粒径2~4 mm。
3.1.3.2 基质填充要求。
基质填充分2~3次完成,每次填充后灌水。以填满(基质与上口平齐)为宜。按长度为50 m的标准棚计算,1栋温室需要的基质总量为33 m3左右。禁止填充有机肥污染基质。
3.1.4 滴灌系统。
配备500 L的塑料施肥桶,配有单独的水泵。主管材料为直径32 mm PVC管道,滴管采用滴距为15 cm 的滴灌带,要求每槽2条。
3.2 草莓品种及种苗选择
3.2.1 品种选择。
早熟品种选择圣诞红、隋珠;中熟品种选择红颜、章姬。
3.2.2 种苗选择。
选择购买使用多年质量相对稳定草莓种苗。
3.2.3 基质消毒。
第一年新购的基质无需消毒,基质消毒从第二年开始。
3.2.3.1 辣根素消毒时间与方法。
第一次消毒时间6月上旬开始。第一步清除草莓植株残体,用塑料薄膜覆盖畦面;第二步利用滴灌设施将辣根素4 000~5 000 mL/标准棚施入基质槽中,使其均匀一致,闷槽30 d。
3.2.3.2 石灰氮消毒时间与方法。
第二次消毒时间7月上旬开始。第一步将基质深翻晒干,每标准棚均匀撒施20~30 kg石灰氮,用塑料薄膜覆盖畦面30 d;第二步深翻晾晒一周。
3.3 定植前准备工作
3.3.1 安装水系。
安装500 L施肥桶1个/标准温室,每个基质槽安装2排滴灌管,滴水间距15 cm。
3.3.2 施用抗重茬菌剂。
在草莓定植前撒施用抗重茬菌剂。将基质槽畦面整平压实,略高于畦面。
3.4 草莓定植
3.4.1 定植时间。
8月20日至9月15日。
3.4.2 定植密度。
定植株距15 cm,每标准温室5 000~5 500株。
3.4.3 定植技术。
同高架栽培或半基质栽培。
3.5 肥水管理
草莓新型基质槽栽培是农业无土栽培颠覆性的创新栽培模式。新型基质槽栽培模式不同于其他栽培模式,不形成大量回流液,根据草莓生理需求科学使用肥水,即需要多少肥施多少肥,需要多少水给多少水。切记:肥水过多烂根烧苗。
3.5.1 定植前。
第一次使用的干基质必须浇足灌透清水,含水量达到20%以上。
3.5.2 定植至缓苗后。
定植后前3 d,每天灌清水1次,每次0.7 m3;之后每隔3 d灌清水1次,每次0.7 m3,直至草莓缓苗成活。
3.5.3 缓苗后至现蕾期。
缓苗后每周灌水施肥1次,每次用水量1.0 m3,施用圣诞树(N ∶P ∶K为20 ∶20 ∶20)0.5 kg,基质含水量达到20%以上,但不能高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