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走好中国道路
作者: 毕磊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全国政协委员冯远征:走进生活深处 讲好人民故事

“今年两会,我建议设置话剧类的相关奖项。无论是对老艺术家,还是年轻文艺工作者而言,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肯定和荣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表示,除了聚焦话剧行业本身,他还带来了关于持续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制度化的提案。
坚守人民立场,向精品向高峰迈进
“希望通过表彰优秀话剧作品和从业者,激励大家不断追求艺术精品,尤其让更多年轻人创作出有特色的、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冯远征说。
身为演员,如何更好地创作精品、讲好中国故事?冯远征认为,必须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开展精品文艺创作的必由之路,也是应有之义。
对此,在今年两会上,冯远征还建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一项主题实践活动,在这些年的开展中已经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相关部门可在深入调研各地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调配和机制保障,形成长效机制。特别是调动各级文联和艺术家协会、文化艺术基金等组织,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加强资源统筹与服务保障。
冯远征提出,例如对慰问演出、结对帮扶等项目,可采取加强东西部联动,扩大辐射范围,鼓励文艺工作者下基层;对艺术采风、体验生活等工作,可采取项目制跟踪服务,对采风成果转化为文艺精品、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可追加相应奖励。
“广大的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发掘更多的现实主义题材,再通过艺术创作,把它转化成能够让时代留得住、让观众记得住的好作品。”冯远征说。
让戏剧在青年一代落地生根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才是关键。
如何加强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冯远征认为,演员的“声台形表”符合要求是基础,首先得能说清楚台词,最重要的还有德行要好。“德艺双馨是我们演员一辈子都要恪守的标准。”
近年来,随着影视行业发展,“演技派”受到更多关注。在冯远征看来,“演技派”的回归是必然。“这是文化的沉淀,观众的喜爱不光是说你长得好看,他喜欢的是你的表演,所以,作品才是立身之本,是你的真本事。”
新时代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广阔舞台,文艺工作者必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冯远征还提到,“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文化是不断学习来的,而看书就是必修课,应该像吃饭一样。我常常和剧院的年轻人说,没事就拿起书看看,读书的过程也是自我愉悦的过程。”
冯远征表示:“人民对文艺的热爱和渴望,是我们持续努力和不懈追求的动力源泉。只有敬畏舞台,磨炼演技,同时紧贴时代脉搏,不断守正创新,才能创作出更多深受人民喜爱、贴近生活的优质作品,为文艺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田代琳:以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书写精彩中国故事

“过去这一年,文学拥有了更多读者,一批精品力作以积极力量照见时代,彰显了文学的力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作协主席田代琳表示,近年来,优秀文学作品屡屡“破圈”,当今读者的审美能力水涨船高,创作者更应深入生活、练好内功,坚定文化自信,以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书写精彩中国故事。
“现实主义题材引领潮流,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更广。”在近年的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备受瞩目,大批作家深耕现实主义沃土,书写普通人平凡而坚韧的奋斗生活。影视行业也纷纷将更多优秀文学作品搬上荧屏、银幕,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成为影视剧改编的“第一梯队”。
“这些年,书写现实题材的作品有所增加,但把现实题材写好的作品还不是太多。”田代琳直言,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创作难度高,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距离的题材更好把握。书写过去,我们有历史经验;书写未来,我们可以天马行空。唯独‘现在进行时’,需要超高的技艺才能准确把握。”
“作家要观照所处时代的社会和问题,呈现现实主义艺术品格和精神质地,才能让作品有力量。中国故事很精彩,但需要优秀的创作者来讲述。最怕创作者急功近利,只想走捷径,不想下功夫。”田代琳认为,当今读者的审美能力水涨船高,创作者更应深入生活、练好内功,创新表达方式,挖掘精彩故事,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更广。
“人工智能带来新挑战,但创作的源头仍然是人”。写故事大纲、谱曲、跳舞、作画……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在丰富文艺创作方式和文艺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对传统文艺创作带来了挑战。
特别是ChatGPT引爆社交网络,有不少用户尝试使用AI生成故事。随着人工智能写作能力越来越强,文学创作是否有可能被机器替代?
“ChatGPT、Sora相继问世,引发了作家、编剧、导演等创作者深思,假如人类教给AI足够的知识、足够的情感体验、足够的哲学思想,它会不会砸了大家的饭碗?”在田代琳看来,人类的创作能力逐渐被新型智能模仿取代,这不是创作者的“杞人忧天”,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不容小觑。
但同时,田代琳也看到,技术与人文的结合可以为创作者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他提出,广大文艺创作者应该以更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创作服务。
“说到底,AI是人的创造,ChatGPT、Sora的作品遵循着我们的个体经验和审美标准。创作的本质没有改变,创作的源头仍然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田代琳表示,“AI考验着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对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原创、避免同质化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欧阳黔森:讲好人民的故事 写好人民的作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古人创作文章诗歌流传的一句古训。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欧阳黔森看来,“为时”“为事”之后,还要加上“为民”。
“为时”“为事”,就是文学作品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为民”则是体现文学创作要以人民视角,展现人民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
2024年,《求是》杂志第1期发表了欧阳黔森最新创作的报告文学《黔村行记》。据了解,为创作《黔村行记》,欧阳黔森先后赴9个市州、36个县、156个村寨采风调研,走进老百姓家中,和老百姓交朋友、拉家常,目睹了贵州农村发展蒸蒸日上的火热场景。
在《黔村行记》的题记里,欧阳黔森写道:“只有贫困过,你才会知道,不再贫困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只有贫困过,你才会倍感珍惜,才会自觉地牢记使命、感恩奋进。”
寥寥数语,将文学作品“为时”“为事”“为民”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过去一年里,欧阳黔森将笔尖对准新时代贵州大地的巨大变化,创作了一件件反映贵州大踏步前进的文学作品。
《人民文学》发表的报告文学《天堑变通途》,记录贵州交通大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历史巨变,真实展现了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重峦叠嶂、绵延纵横、高山险峻不再是贵州前进的阻碍,就像他在文章所写的那样:“高山挡不住,天堑变通途。”
欧阳黔森引起更大反响的长篇小说《莫道君行早》,同时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以武陵山腹地的贵州山村为切入点,聚焦三个典型的贫困村庄,全面、细致、鲜活地展现了脱贫攻坚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动实践,深刻阐释了由深度贫困到乡村振兴的蝶变。
欧阳黔森认为,好的文学创作要“两脚沾满泥”,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实际上,讲好人民的故事,就是讲好江山的故事。要始终和人民在一起,写人民的作品,才有可能写出老百姓喜欢的东西。”欧阳黔森说。
《莫道君行早》之所以如此成功,重要的创作经验就是接地气,与老百姓交心,扎根基层,真正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思。“否则,坐在家里面写,你写的东西和老百姓毫无关系,他们就是认为你是瞎掰的。不可能写出一个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艺作品。”谈及未来计划,欧阳黔森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作品诠释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重大成就,围绕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讲好贵州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张时荣:推动中阿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服务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际贸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纽带。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对外文化服务贸易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文化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文化产品方面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在旅游和数字化产业方面也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张时荣在调研中发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间贸易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数字文化产业、国际传播等新兴领域的合作还相对较少。文化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品牌效应和创新能力,实现外贸跨越式发展难度较大。其次,现阶段国内文化产业人才缺口较大,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和团队,尤其是高端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更为紧缺,政策支持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都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张时荣提出了关于推动中阿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张时荣建议,支持宁夏建立“共建‘一带一路’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促进平台”。建设阿拉伯国家融媒体矩阵,搭建各类数字化平台,重点开展影视、中文教育、资讯、文化活动等领域的文化贸易和国际传播。加大对中阿文化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资金扶持等,鼓励更多企业参与中阿文化贸易,成立中阿版权贸易中心、中阿网络游戏联盟,举办中阿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中阿高校校长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