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

作者: 聂阳欣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0

雨中吹着芦笙祭祀祖先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1
贵州省剑河县展留村

一只黑色的鸟落在孩子的头顶上。

孩子似乎早有准备,他戴着连衣帽,鸟儿落到头顶时,一点儿也不慌张,只小心地停在原地,不去惊扰它。

这一幕让龙胜海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时候,村里的孩子们没有手机和游戏机,喜欢去山里捕鸟,抓住了就带回家养,养久了,即使把鸟儿放出笼子,它也不会飞走,成为孩子们的“玩伴”。近几年不同了,孩子们空余时间都用来看短视频,与自然和土地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离开家乡贵州省剑河县展留村去西北读大学后,龙胜海越发感觉到苗族村寨生活的独特性。回家时,他又感觉这些独特的风俗正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渐消失,“慢慢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了。”

为了留住生活的吉光片羽,从2013年至今,龙胜海以展留村为起点,探访过百座苗寨,拍摄了几十万张村里人的照片。

有的照片记录村里办婚礼时的独特习俗,例如“抹黑脸”,接亲人用锅底炭灰把整张脸抹黑,源于苗族古歌中人们为躲避恶魔而用炭灰遮掩容貌、繁衍后代的故事。有的照片拍摄了苗族洗寨节、祭桥节等特殊节日的场面,但龙胜海拍的大多数还是日常生活,“节日慢慢从仪式变为了形式,变为一种表演,很多外地人都来看,那节日以外的日子里,村里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他拍摄村里人插秧、收谷子、舂米的劳动场景,也拍摄人们遛鸟、看赛马、跳芦笙舞的欢乐时刻。他拍摄戴着银项圈、贴着创可贴的孩子,从头到脚包裹着黑色民族服饰、坐着晒太阳的黑苗老人,十指粗糙却仍然用蓝靛染指甲的妇女,跳芦笙舞开心得把鞋都跳丢了一只的中年男人。

村寨在不断地变化。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的沙土路不见了,水泥路修到了每一户人家的房屋门口。穿着需要手工一针一线制成的传统服饰的人越来越少,人们更愿意花十几块钱在集市上买一件T恤。山外的物质文明逐渐以其便利和低廉占据了村里人的生活。

以前,拍照片在村里是件稀罕事儿,有的人从生到死,甚至没留下一张照片可以用来当作遗照;有的风俗直至消失,外人都难以获悉;有的记忆逐渐远去,却没有人想将之留住。龙胜海打算把照片集成一本书,书名就叫“村里人”,也许多年以后,它能指引那些外出的疲惫心灵,找到回家的路。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2
村里孩子和他的玩伴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3
用被蓝靛染了色的手遮住脸的村里人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4
包着创可贴的孩子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5
跳芦笙舞跳丢了鞋子的村里人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6
田里,大人插秧苗,小孩玩水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7
看斗鸟作乐的村里人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8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9
村里的婚俗——“抹黑脸”。接亲人用锅底炭灰把整张脸抹黑,越黑越喜庆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10
奶奶等我杀年猪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11
奶奶和她的朋友在舂米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12
打着芭蕉叶的老人和打着雨伞的年轻人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13
看赛马的村里人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14
苗家网红在直播
村里人 苗族村寨的过去和日常15
“宝马”与奔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