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
作者: 本刊评论员“文者,贯道之器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思想的力量,穿越时空,直抵人心。去年底,《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这本近7万字的权威辅导读物,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九个坚持”概括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十四个强调”明确文化建设根本遵循,“七个着力”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重要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含着科学真理价值、强大精神力量、博大文化情怀和鲜明实践品格,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高屋建瓴,经世致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有思想理论层面的认识论,也有实践操作层面的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规律性认识,也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文化引领,日月新天。新时代的中国,鲜活多元,充满活力,习近平文化思想焕发出更加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一种文明“亘古亘今”,一个民族“日新又新”,中华文化“一池春水”生气盎然,神州大地升腾起“郁郁乎文哉”的盛大气象。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被冠以“中国”二字,在于其为中华文明所滋养,与中国实际相符合。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历史与文明相辅相成、互为支撑,长河浩荡、千里奔涌,终将越过重重险阻,冲开高山绝壁,浇灌出这片土地的勃勃生机。
一座山峰的崛起,挺立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复兴,昂扬的是精神。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浩荡弦歌。习近平文化思想唤醒文化自信“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日益融入14亿多中国人民的精神血脉,化作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必将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绘就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奋斗图景。
当前,我们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何以文明?何以中国?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明立世,文化兴邦。我们要坚持原原本本、深入系统学,结合实际、聚焦重点学,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学,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
(执笔:张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