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从文明建设中受益

作者: 韩宇 刘晓彤

让群众从文明建设中受益0

街巷村落干净整洁,公益广告遍布城乡,村规民约口口相传,公共服务日益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漫步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城乡各处,风景秀美,一幅幅以文明为底色的美丽画卷引人瞩目。

近年来,乌兰浩特市紧盯人民群众文明生活需要,把为民惠民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大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明培育,涵养崇德向善城市气质

不久前,“乌兰浩特市道德模范沙龙——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来谈感受”活动,在兴安领创·展示体验中心举行,30余名模范典型结合亲身经历、分享心得感悟,与居民群众“同频共振”,使大家在美好轻松的氛围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这场活动是乌兰浩特市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一个缩影。

乌兰浩特市一方面积极开展身边好人选树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宣传学习身边好人,用身边实例和榜样的力量教育人、带动人。截至目前,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自治区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人、内蒙古好人榜17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品牌活动的价值引领作用,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宣讲、道德模范沙龙、“榜样就在身边”公益海报展等活动,建设模范典型主题公园2个、好人馆2个、主题广场1个,在图书馆、民族解放纪念馆等公共场所及社区(小区)等520余个点位进行模范典型专题展示,同时设立社区(嘎查村)“善行义举榜”110余处,在全社会树立“德者有得、德者受尊”的价值导向。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乌兰浩特市以“一约四会”为抓手,建立完善文明团结超市积分制,引导村民自觉摒弃婚丧大操大办、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并通过开展“文化村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等活动,逐步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在城乡广泛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养犬、文明祭扫等系列活动,让文明成为群众的生活习惯。

文明实践,打造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走进义勒力特嘎查开心牧场文明实践小院,采摘、观赏动物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免费饮用水、爱心雨伞、手机充电、应急药箱等服务项目,理论宣讲、助农销售等志愿服务活动,也让开心牧场愈加热闹。“现在,我和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志愿服务,我们嘎查的旅游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开心牧场负责人白双龙说道。

自2023年以来,乌兰浩特市围绕自治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重点村镇打造了8个集纳凉小憩、宣传教育等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小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益站”,将“8+N”类36项文明实践项目引进“小院”和“益站”,动员文化村长、致富带头人,发挥“能人效应”,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农民增收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中心、所、站、基地、小院”五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引导和带动了更多群众参与志愿服务。

乌兰浩特市还将“党的声音进万家”实践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群众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组织127支“益·身边人”宣讲小分队,通过走村入户、田间地头“面对面”宣讲等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依托12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75个“我帮你”文明实践点和18个文明实践基地,广泛开展帮扶关爱、健康教育、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了一批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其中,“党派我来服务”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我帮你”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爱心妈妈”关心关爱乡村留守儿童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文明创建,让民生实事落在群众的心坎上

实施供暖管网“温暖工程”,让居民幸福感“旧地升温”;建成一座座社区“幸福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出“幸福滋味”;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群众提供“近在咫尺”的服务和便利……通过文明创建,乌兰浩特市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难题,办成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城乡环境焕然一新。

“文明社区创建,就是致力于为居民打造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据乌兰浩特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为此在各社区设立了日间照料中心、文体和健身活动中心、图书室、心理咨询室、家长学校等功能区。走进社区,居民或聊天或健身或下棋,乐在其中。一场场邻里节、百家宴、“家风好故事”宣讲、“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让社区既有温度、更有人气。

作为城市文明程度重要标志的城市服务水平,也是乌兰浩特市文明创建的重中之重。他们聚焦“诚信建设”“服务便民”“规范管理”等内容,广泛开展文明单位评选推荐活动,推评出全国文明单位7家、自治区级文明单位32家,全市形成了以“百姓满意”为根本标准、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喜人局面。如今,越来越便利的服务环境,成为这个城市发展繁荣的“软实力”。

文明创建为城市赋能的同时,也让乡村旧貌换新颜。乌兰浩特市将文明村镇创建与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相结合,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使嘎查村环境更美、颜值更高。如今,花香小镇义勒力特、红色马镇葛根庙、三合民俗风情步行街游客络绎不绝,“生态饭”也逐渐转化为村民致富增收的“金饭碗”。

(责任编辑:陈运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